△《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通行本)
明王圻撰。圻有《东吴水利考》,已著录。是编续马端临之书,而稍更其门目。大旨欲於《通考》之外兼擅《通志》之长,遂致牵於多岐,转成踳驳。尽《通考》踵《通典》而作,数典之书也。《通志》具列朝为纪传,其略即志,其谱即表,通史之属也。其体裁本不相同。圻既兼用郑例,遂收及人物,已为泛滥,而分条标目,又复治丝而棼。如各史有不臣二姓之人,不过统以忠义。圻则别立忠隐一门。各史於忠孝节烈之妇女,不过统以列女,圻则别立忠妇、孝妇、节妇、烈妇诸门。各史於笃行畸节,不过统以孝义,圻则别立顺存、义夫、义女、义徒、义母、义姜、义仆诸门。均乖史法。至於义物一门,孝释一门,尤为创见罕闻。各史但有儒林,《宋史》别出道学传,已为门户之私,圻更立道统考,而所收如楚元王之类,不过性喜聚书,范平、王接之类,不过隐居高尚,去取更为不伦。此皆牵於通志纪传之故也。他如田赋考内所载免租,当列於赈恤门,贵州盐引课,宜列於盐铁门,打青草喂养马匹事例,宜列於兵考,而皆误载於田赋、国用考内。漕运门载金天兴元年运饷汝州兵,此乃用兵转饷,非漕运也。又海运已自列一门,而杂出於漕运之内,所载海道远近,尤为不详。运官选补属选举考绩之事,更不当列於漕运门。土贡考内所载明制,其时虽已归折於一条鞭之法,然尚有解赴内府之项,载於明《会典》者甚详。乃皆脱略。选举考内所载邵元节、李孜省,乃一时恩倖,不当别立方伎。选举一门学校考内所载州县书院,元制官置山长,犹属学校之支流。明则处处私置,志书尚不能悉登。此书乃泛载之,殊为冗滥。职官考内载元职官仅本《元史》,其上京分署载於《析津志》诸书甚详,见元人集者尤夥,乃皆漏略。谥法考只引《史记》,馀多挂漏,即朱谋所辑诸篇,万历初尚存,不容嘉靖末不见,亦为挂漏。《经籍考》内所载南宋诸人文集,尚不及《文渊阁书目》之半,金人文集载於《中州集》小传者百有馀家,所载仅十之一二。而《琵琶记》、《水浒传》乃俱著录,空为后来论者之所议。《六书考》全抄郑樵《六书略》,又录《唐韵》及宋《礼部韵略》各序,毫无断制。所载法帖,仅明代所刻《宝贤堂帖》十数则。又既立《经籍考》一门,复於《六书考》内复载字学、书法各书,更为舛杂。至於释家一门,本可不立,既已立之,而宗、律二门未能分晰。列释家法嗣一门,而二祖六祖以下旁出法嗣,又未能详叙,殆进退无据矣。自明以来,以马氏书止於宋嘉定中,嘉定后事迹典故未有汇为一编者,故多存圻书以备检阅。今蒙睿鉴高悬,洞知是编之舛陋,特诏儒臣重为纂辑,业已勒有成书,圻之旧笈,竟以覆瓿可也。
(案:此书虽续《文献通考》,而体例迥殊,故《文献通考》入故事,此则改隶《类书》。)
《姓氏谱纂》·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李日华撰。日华有《梅墟先生别录》,已著录。是书所列姓氏,一依《百家新笺》。《
《骈语类鉴》·四卷(编修周厚辕家藏本) 国朝周池撰。池有《唐鉴偶评》,已著录。是书兼仿李瀚《蒙求》、吴淑《事类赋》之体,
《韵府群玉》·二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阴时夫撰。其弟中夫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阴幼遇一作阴时遇,字时夫,奉
《古赋题》·十卷、《后集》·五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天历己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盖元仁宗时所刊,其刘氏名字则不可考矣。前
《丽句集》·六卷(内府藏本)明许之吉撰。之吉爵里未详。其书采前人俪偶之语,或一联或数十联,分门编次,亦杨慎《谢华启秀》之
《类苑琼英》·十卷(两淮监政采进本)明俞安期编。分别事类,纂辑故实,每条止撮举二字,而以原文细注其下,其体例前后颇无伦次
《韵府续编》·四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元青田包瑜撰。考括苍汇编,包瑜字希贤,青田人。景泰庚午举人。官教谕。著有《周易衍义
《书叙指南》·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任广撰。广字德俭,浚仪人。今本《文献通考》作任广浚,盖传刻讹脱,以人名地名误连为
《广修辞指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与郊撰。与郊有《檀弓集注》,已著录。是书分二十部,每部或分子目,或不分子目,
《谢华启秀》·八卷(内府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取诸书新艳字句裁为对偶,自二字以至八字,各为一卷。
《王制考》·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李黼撰。黼无锡人。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以《周礼》、《礼记》、《春秋左传》
《敏求机要》·十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旧本题月梧刘实撰,凤梧刘茂实注。而撰人於刘字之下实字之上空一字。疑二人兄弟,本以
《别本实宾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卷首题曰《苏台云翁录》,末志正德五年五月望后苏台云翁录於西
《异物汇苑》·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书分二十七门,大抵捃摭类书,冗碎无
《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林瀌撰。瀌字元盛,福州人。官广东三水龙门二县教谕,终於昌化县知县。是书
《玉海纂》·二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刘鸿训编。鸿训字默成,长山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
《六经类聚》·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常吉编,陶元良续增。元良字乃永,武进人。是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以备时文剽
《均藻》·四卷(内府藏本)明杨慎撰。其书乃《韵府群玉》之流。案许慎《说文》无韵字,小学家以均字代之,引《鹖冠子》五均为证
《五车韵瑞》·一百六十卷(通行本)明凌稚隆撰。稚隆有《春秋左传评注测义》,已著录。是编因《韵府群玉》而稍变其体例,每韵之
《政典汇编》·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芝藻撰。芝藻有《大易疏义》,已著录。是书以天下之事统於六曹,自周官始,后世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