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本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欧阳修撰。是书凡为《说》一百十有四篇,《统解》十篇,《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於卷末。修文章名一世,而经术亦复湛深。王宏撰《山志》,记嘉靖时欲以修从祀孔子庙,众论靡定。世宗谕大学士杨一清曰:“朕阅《书·武成篇》,有引用欧阳修语,岂得谓修於《六经》无羽翼,於圣门无功乎?”一清对以“修之论说见於《武成》,盖仅有者耳。其从祀一节,未敢轻议”云云。盖均不知修有此书也。自唐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俱废。推原所始,实发於修。然修之言曰:“后之学者,因迹先世之所传而较得失,或有之矣。使徒抱焚馀残脱之经,伥伥於去圣人千百年后,不见先儒中间之说,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果有能哉?吾未之信也。”又曰:“先儒於经不能无失,而所得固已多矣。尽其说而理有不通,然后以论正之。”是修作是书,本出於和气平心,以意逆志。故其立论未尝轻议二家,而亦不曲徇二家。其所训释,往往得诗人之本志。后之学者,或务立新奇,自矜神解。至於王柏之流,乃并疑及圣经,使《周南》、《召南》俱遭删窜。则变本加厉之过,固不得以滥觞之始归咎於修矣。林光朝《艾轩集》有《与赵子直书》曰:“《诗本义》初得之如洗肠,读之三岁,觉有未稳处。大率欧阳、二苏及刘贡父谈经多如此。”又一书驳《本义》《关雎》、《樛木》、《兔罝》、《麟趾》诸解,辨难甚力。盖文士之说《诗》,多求其意。讲学者之说《诗》,则务绳以理,互相掊击,其势则然,然不必尽为定论也。
《诗说简正录》·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提桥撰。桥字景如,号澹如居士,河间人。前明天启壬戌进士,入国朝官至刑部侍郎。是
《诗经朱传翼》·三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承泽初附东林,继降闯贼,终乃入於国朝
《诗传名物集览》·十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大章撰。大章字仲夔,号雨山,黄冈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以母老乞归。
《诗经备考》·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章调鼎撰。调鼎字玉铉,富顺人。是编因锺惺未成之本增损成书,以攻击朱子《集传》。
《诗经稗疏》·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录。是书皆辨正名物训诂,以补《传》、《笺》诸说
《诗经汇诂》·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范芳撰。芳字令则,如皋人。其书大旨以朱子《集传》为主,而衷诸常熟杨彝、太仓顾
《诗经脉》·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魏浣初撰。其标题又曰“闵非台先生增补”。浣初字仲雪,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布政
《田间诗学》·十二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有《田间易学》,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己巳。大旨以《小序》首
《诗经惜阴录》·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有《周易惜阴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记》,又有《小引》,谓曾
《读诗私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人,寄籍濮州。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明
《诗传通释》·二十卷(内府藏本)元刘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学问渊源出於朱子。故是书大旨在於发明《集传》,与辅广《诗童
《圣门传诗嫡冢》·十六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凌濛初撰。濛初字稚成,乌程人。是书辑《诗序》及毛《传》、郑《
《毛诗名物解》·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蔡卞撰。卞字元度,兴化仙游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官至观文殿学士。事迹具
《毛诗原解》·三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是书前有《读法》一卷,大指在驳朱《传》改《序
《诗故》·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撰。谋有《周易象通》,已著录。是书以《小序》首句为主,略同苏辙《诗传》之例,而参
《诗经集成》·三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赵灿英撰。灿英字殿飏,武进人。是书成於康熙庚午。大旨为揣摩场屋之用,故首列朱
《诗序补义》·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炳璋撰。炳璋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人。乾隆甲戌进士,官石泉县知县。是编以《诗
《风雅遗音》·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史荣撰。荣自号雪汀道人,鄞县人。其书据朱子孙鉴所作《诗传补遗后序》,定朱子《集传
《毛诗集解》·四十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录人名氏。集宋李樗、黄櫄两家《诗》解为一编,而附以李泳所订吕祖谦《释音》。樗字若
《诗集传》·二十卷(内府藏本)宋苏辙撰。其说以《诗》之《小序》反复繁重,类非一人之词,疑为毛公之学,卫宏之所集录。因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