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佥载》·六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唐张鷟撰。鷟有《龙筋凤髓判》,已著录。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作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佥载》二十卷,又《佥载补遗》三卷。《文献通考》则但有《佥载补遗》三卷。此本六卷,参考诸书皆不合。晁公武《读书志》又谓其分三十五门,而今本乃逐条联缀,不分门目,亦与晁氏所记不同。考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载鷟在开元中,姚崇诬其奉使江南,受遗赐死,其子上表请代,减死流岭南。数年起为长史而卒。计其时尚在天宝之前,而书中有宝历元年资阳石走事,宝历乃敬宗年号。又有孟宏微对宣宗事,时代皆不相及。案尤袤《遂初堂书目》亦分《朝野佥载》及《佥载补遗》为二书,疑《佥载》乃鷟所作,《补遗》则为后人附益。凡阑入中唐后事者,皆应为《补遗》之文。而陈振孙所谓书本三十卷,此其节略者,当即此本。盖尝经宋人摘录,合《佥载》、《补遗》为一。删并门类,已非原书,又不知何时析三卷为六卷也。其书皆纪唐代故事,而於谐噱荒怪,纤悉胪载,未免失於纤碎,故洪迈《容斋随笔》讥其记事琐屑擿裂,且多媟语。然耳目所接,可据者多,故司马光作《通鉴》亦引用之。兼收博采,固未尝无裨於见闻也。
《病逸漫记》·(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陆釴撰。是书杂记当时事实。如《明史·高启传》称启归居青邱,知府魏观为移其家,旦
《耳谈》·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王同轨撰。同轨字行父,黄冈人。由贡生官江宁县知县。其书皆纂集异闻,亦洪迈《夷坚志》之
《西台漫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蒋以化撰。以化字仲学,常熟人。隆庆丁卯举人。官至监察御史。是书杂记见闻,多及僻逸幽
《才鬼记》·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梅鼎祚撰。鼎祚字禹金,宣城人,尝作《三才灵记》。一为才神记,一为才幻记,一即此书
《括异志》·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张师正撰。师正字不疑。熙宁中为辰州帅。《文献通考》载师正擢甲科后,宦游四十年不得志,
《至正直记》·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曰《静斋类汇》,元孔齐撰。齐字行素,号静齐,曲阜人。其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
《林居漫录前集》·六卷、《畸集》·五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伍袁萃撰。袁萃字圣起,吴县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广东海北道按
《兰畹居清言》·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仲夔撰。仲夔字龙如,江西人。其书采录僻事隽语,自汉、魏以迄嘉、隆,分门别类,一
《世说新语补》·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何良俊撰补,王世贞删定。良俊有《四友斋丛说》,世贞有《弇山堂别集》,皆已著
《汝南遗事》·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李本固撰。案神宗时有两李本固:其一临清人,万历壬辰进士;此李本固字叔茂,汝宁人,万
《孝经集灵》·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虞淳熙撰。淳熙字长孺,钱塘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经义考》载淳熙
《玉堂漫笔》·三卷(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乃在翰林院时记其每日所得,而於考核典故为尤详。其载
《剧谈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康骈撰。王定保《摭言》作唐軿,盖传写之讹。《唐书·艺文志》作康軿,以其字驾言证之,二
《燕山丛录》·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昌祚撰。昌祚字伯昌,常熟人。是编盖其官刑部时所作。多载京畿之事,故以燕山为名
《青琐高议前集》·十卷、《后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晁公武《读书志》及《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亦皆不云
《辍耕录》·三十卷(内府藏本)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此书乃杂记闻见琐事。前有至正丙午孙作序。书中称明兵
《豆区八友传》·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王蓍撰。蓍字宓草,秀水人。以制造菽乳,其名有八,因呼八友,各为寓名而传之。盖游
《金台纪闻》·二卷(内府藏本)明陆深撰。皆深官翰林时杂记正德乙酉至戊子四年中朝廷故事,及友朋论说。
《述异记》·二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梁任昉撰。昉字彦升,乐安人。官至新安太守。事迹具《梁书·本传》。此书《宋志》始著录,卷
《玉堂诗话》·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皆唐、宋人小说,随意杂录,不拘时代先后,又多取鄙俚之作,以资笑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