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戒录》·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蜀何光远撰。光远字辉夫,东海人。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事为多,皆近俳谐之言。各以三字标题,凡六十六则。赵希弁《读书后志》以为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似未睹其书,因其名而臆说也。旧本前有刘曦度序,亦见希弁志。《宋史·艺文志》遂以刘曦度《鉴戒录》三卷、何光远《鉴戒录》三卷分为二书,益舛误矣。书中间有夹注,如判木夹一条云,此答木夹书,元是胡曾与路岩相公镇蜀日修之,非为高骈相公也。何光远误述危乱黜一条云,据《禅月诗集》中此诗自哭涪州张侍郎,非张拾遗,何光远错举证也。四公会一条云,此篇元在《本事诗》中,叙说甚详。何光远重取论说,又加改易,非也。皆驳正光远之说,不知出自何人。此本析为十卷,有朱彝尊跋,称从项元汴家宋本影写,则犹宋人所分也。今观所记,如徐后事一条所载王承旨诗,《后山诗话》以为花蕊夫人作。蜀门讽一条所载向瓒嘲蒋炼师诗,《南唐近事》以为庐山道士,其语大同小异犹可曰传闻异词。鉴冤辱一条,全剽袭殷芸小说,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鬼传书一条,不知《水经注》有梁孝直事,更属粗疏。至逸士谏一条,称昭宗何后荒於从禽,考《新唐书·后妃列传》,昭宗奔播岐、梁间,后侍膳,无须臾去。《旧唐书》亦云,后於蒙尘薄狩之中,尝侍膳御,不离左右,安得有畋游之事?且昭宗寄命强藩,不能自保,又安能纵后畋游,恒至六十里外?殊为诬诞。灌铁汁一条,称秦宗权本不欲叛,乃太山神追其魂,以酷刑逼之倡乱,是为盗贼藉口,尤不可以训。特以其为五代旧书,所载轶事遗文,往往可资采掇,故仍录之小说家焉。
《汉世说》·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章抚功编。抚功字仁艳,钱塘人。是书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以纪汉人言行。大抵以
《陶朱新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马纯撰。纯字子约,自号朴翁。单州武城人。绍兴中为江西漕使。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
《谈纂》·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是书记录元、明以来逸事。然多涉神怪,不足徵信
《螭头密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杨仪撰。仪字梦羽,常熟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其书杂记明代时事
《觚不觚录》·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书专记明代典章制度,於今昔沿革尤详。自序
《睽车志》·六卷(内府藏本)宋郭彖撰。彖字伯象,和州人。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是书皆纪鬼怪神异之事,为当时耳目所见闻者。其
《前闻记》·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祝允明撰。是书杂载前明事实,散无统纪。大抵於所为《野记》中别撮为一书,而小更其次第。
《耳抄秘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上元壬午南赡部洲二十八年林之东无名氏撰述。考书中所纪,其人当在嘉靖时。壬午即嘉
《居学馀情》·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中州撰。中州字洛夫,青田人。弘治中由贡生官庐江县教谕。初号太鹤山人,久而落拓不得
《乐郊私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姚桐寿撰。桐寿字乐年,睦州人。顺帝后至元中尝为馀干教授。解官归里,自号桐江钓叟。至
《见闻杂记》·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李乐撰。乐字彦和,号临川,归安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前二卷全
《客座赘语》·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顾起元撰。起元有《说略》,已著录。是书所记皆南京故实及诸杂事,其不涉南京者不载。
《耳新》·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郑仲夔撰。仲夔有《兰畹居清言》,已著录。是书杂记琐事,多及仙鬼因果,亦《辍耕录》之流亚
《太平广记》·五百卷(内府藏本)宋李昉奉敕监修,同修者扈蒙、李穆、汤悦、徐铉、宋白、王克贞、张洎、董淳、赵邻几、陈鄂、吕
《燕丹子》·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燕太子丹事。《汉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不知作者。杂家有《荆轲
《泊宅编》·三卷(内府藏本)宋方勺撰。勺有《青溪寇轨》,已著录。勺家本婺州,后徙居湖州之西溪。湖有张志和泊舟处,后人以志
《广谐史》·十卷(内府藏本)明陈邦俊编,邦俊字良卿,秀水人。先是,徐常吉尝采录唐、宋以来以物为传者七十馀篇,汇而录之,名
《明逸编》·十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邹统鲁撰。是编搜访有明一朝逸事,以《世说新语》原目分录,本名《明世说补》,会其友江
《投辖录》·一卷(内府藏本)宋王明清撰。是书乃其晚年所作。见於《书录解题》者一卷,与此本相同。其以投辖为名者,陈振孙谓所
《蚓菴琐语》·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李王逋撰。王逋字肱枕,嘉兴人。是编记明末及国初见闻,皆其乡里中事,大抵语怪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