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林》·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谠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长安王谠正甫,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三十五门,又益十七门为五十二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未详撰人,效《世说》体,分门记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门,馀皆仍旧。马端临《经籍考》引陈氏之言,入小说家。又引晁氏之言入杂家。两门互见,实一书也。惟陈氏作八卷,晁氏作十卷,其数不合。然陈氏又云《馆阁书目》十一卷,阙记事以下十五门,另一本亦止八卷,而门目皆不阙。盖传写分并,故两本不同耳。谠之名不见史传。考书中裴佶一条,佶字空格,注云御名。宋惟徽宗讳佶,则谠为崇宁大观间人矣。是书虽仿《世说》,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视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明以来刊本久佚,故明谢肇淛《五杂俎》引杨慎语,谓《语林》罕传,人亦鲜知。惟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分为上、下二卷,自德行至贤媛止十八门。前有之鸾自序,称所得非善本,其字画漫漶,篇次错乱,几不可读。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参互校订,删其重复,增多四百馀条。又得原序目一篇,载所采书名及门类总目,当日体例,尚可考见其梗概。惟是《永乐大典》各条散於逐韵之下,其本来门目,难以臆求,谨略以时代为次,补於刻本之后,无时代者又后之,共为四卷。又刻本上、下二卷,篇页过繁,今每卷各析为二,仍为八卷,以还其旧。此书久无校本,讹脱甚众,文义往往难通,谨取新、旧唐书及诸家说部,一一详为勘正。其必不可知者,则姑仍原本,庶不失阙疑之义焉。
《闲窗括异志》·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宋鲁应龙撰。自署东湖,盖嘉兴人。书中称淳祐甲申馆於沈氏,则理宗时也。其书皆言神怪
《见闻录》·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此书排次明代朝士事实,间及典章制度。如
《唐阙史》·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唐高彦休撰。彦休始末未详。书中郑少尹及第一条,有开成二年愚江夏伯祖再司文柄语。
《樊川丛话》·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姜兆熊撰。兆熊字恂如,归安人。是编皆纪录杂事,分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
《才鬼记》·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梅鼎祚撰。鼎祚字禹金,宣城人,尝作《三才灵记》。一为才神记,一为才幻记,一即此书
《知命录》·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陆深撰。盖亦杂志之类,而所记秦蜀山川名胜为多。乃深於嘉靖十三年赴四川左布政使任时途
《鄢署杂抄》·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汪为熹撰。为熹字若木,桐乡人。康熙末官鄢陵知县。欲修县志而未果,因摭其地之遗闻
《陆氏集异记》·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比部郎中陆勋撰。《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并作二卷。陈振孙曰:语怪之书
《峤南琐记》·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万历壬子湛卢山中人题词云,汇箧中所录西事,见《大荒经》所载神人有
《太平清话》·四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是书杂记古今琐事,徵引舛错,不可枚举。当时称继儒能识古今书画,然如所载耐辱居士
《续博物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晋李石撰。然第二卷称今上於前朝作镇睢阳,洎开国,号大宋,是宋太祖时人矣。而又称
《随隐漫录》·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临川陈随隐撰。盖后人以书中自称随隐,而称陈郁为先君,知为临川陈姓,故题此
《志怪录》·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祝允明撰。允明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是编所载皆怪诞不经之事。观所著《野记》诸书,记
《步里客谈》·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陈长方撰。长方字齐之,侯官人。绍兴戊午进士第,官江阴县学教授。初,长方父侁为洪州录事,
《大唐传载》·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记唐初至元和中杂事。唐、宋艺文志俱不载。前有自序,称八年夏,南行岭峤,
《醉翁滑稽风月笑谈》·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首条为二胜环,刺高宗不迎徽、钦。又有韩信取三秦之谑,以刺秦桧。
《云间杂记》·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人撰,不著名氏。下卷载顾氏东园北园一条,称后遭鼎革,二园皆成榛莽,则国朝人撰
《归潜志》·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刘祁撰。祁字京叔,浑源人。御史从益之子。为太学生,举进士不第。元兵入汴,遁
《前定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蔡善继编。善继字伯达,乌程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福建左布政使。其书皆载古来前定之事
《月河所闻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莫君陈撰。君陈,湖州人。其始末未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劄子权刑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