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林》·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谠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长安王谠正甫,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三十五门,又益十七门为五十二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未详撰人,效《世说》体,分门记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门,馀皆仍旧。马端临《经籍考》引陈氏之言,入小说家。又引晁氏之言入杂家。两门互见,实一书也。惟陈氏作八卷,晁氏作十卷,其数不合。然陈氏又云《馆阁书目》十一卷,阙记事以下十五门,另一本亦止八卷,而门目皆不阙。盖传写分并,故两本不同耳。谠之名不见史传。考书中裴佶一条,佶字空格,注云御名。宋惟徽宗讳佶,则谠为崇宁大观间人矣。是书虽仿《世说》,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视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明以来刊本久佚,故明谢肇淛《五杂俎》引杨慎语,谓《语林》罕传,人亦鲜知。惟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分为上、下二卷,自德行至贤媛止十八门。前有之鸾自序,称所得非善本,其字画漫漶,篇次错乱,几不可读。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参互校订,删其重复,增多四百馀条。又得原序目一篇,载所采书名及门类总目,当日体例,尚可考见其梗概。惟是《永乐大典》各条散於逐韵之下,其本来门目,难以臆求,谨略以时代为次,补於刻本之后,无时代者又后之,共为四卷。又刻本上、下二卷,篇页过繁,今每卷各析为二,仍为八卷,以还其旧。此书久无校本,讹脱甚众,文义往往难通,谨取新、旧唐书及诸家说部,一一详为勘正。其必不可知者,则姑仍原本,庶不失阙疑之义焉。
《苹野纂闻》·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伍馀福撰。馀福有《成化陕西志》,已著录。是书所纪仅二十条,皆吴中故实,间及朝政。
《埤雅广要》·二十卷(内府藏本)明牛衷撰。衷里贯未详。官蜀府护卫千户。蜀王以陆佃《埤雅》未为尽善,令衷补正为此书。然佃虽
《谈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陈日华撰。日华不知何许人。《文献通考》载所著《金渊利术》八卷,亦不著时代。别有《诗话》
《残本唐语林》·二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以《永乐大典》所载考之,即王谠之书,佚其八卷耳。前有明嘉靖间桐城齐之鸾序,
《涑水记闻》·十六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司马光撰。光有《易说》,已著录。是编杂录宋代旧事,起於太祖,讫於神宗,每条皆
《续齐谐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梁吴均撰。均事迹具《梁书》本传。《唐·艺文志》作吴筠。案唐有道士吴筠,乃大历时人。是
《玉泉子》·一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记皆唐代杂事,亦多采他小说为之。如开卷裴度一条,全同《因话录》,韩昶金根车事
《王氏杂记》·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兆云撰。兆云有《词林人物考》,已著录。是编凡湖海搜奇二卷,挥麈新谈二卷,白醉璅
《古今奇闻类记》·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施显卿撰。显卿字纯甫,无锡人。嘉靖壬子举人,官新昌县知县。是书成於万历丙子。分
《江淮异人录》·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淑撰。淑有《事类赋》,已著录。是编所纪,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凡唐代二人,南唐二十
《孔氏谈苑》·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孔平仲撰。平仲有《珩璜新论》,已著录。是书多录当时琐事,而颇病丛杂。赵与旹
《皇华纪闻》·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康熙甲子,士祯以少詹事奉使,祭告南海。因缀其道途所经之地,搜采故事为此
《四朝闻见录》·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叶绍翁撰。绍翁自署龙泉人。又书中载程公许与论真德秀谥议手柬,字之曰靖逸,而厉鹗《
《幽居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亦多未著录。检勘其书,乃全载今本周密《齐东野语》第六卷至
《高斋漫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曾慥撰。慥有《类说》,已著录。《类说》自序,以为小道可观,而归之於资治体,助名教,供谈
《前闻记》·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祝允明撰。是书杂载前明事实,散无统纪。大抵於所为《野记》中别撮为一书,而小更其次第。
《史异纂》·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傅燮詷撰。燮詷字去异,灵寿人。工部尚书维鳞子,官至汀州府知府。是书杂纂灾祥怪异之
《见闻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徐岳撰。岳字季方,嘉善人。是编皆记怪异之事,亦《夷坚》、《睽车》之流。
《博异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谷神子还古撰,不著姓氏。考晁公武《读书志》载《老子指归》十三卷,亦题谷神子注,
《蹇斋琐缀录》·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直有《明良交泰录》,已著录。是书所载,多明代掌故,於内阁尤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