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传通释》·二十卷(内府藏本)
元刘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学问渊源出於朱子。故是书大旨在於发明《集传》,与辅广《诗童子问》相同。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於二家多所驳诘。然广书皆循文演义,故所驳惟训解之辞。瑾书兼辨订故实,故所驳多考证之语。如注《何彼襛矣》,以齐桓公为襄公之子。注《魏风》以魏为七国之魏。注《陟岵》,谓毛《传》先出,《尔雅》后出。注《绸缪》,谓心宿之象,三星鼎立。注《鹿鸣之什》,谓上下通用,止《小雅》二《南》,其《大雅》独为天子之乐。注《节南山》,以家父即《春秋》之家父,师尹即《春秋》之尹氏(案此项安世之说,见朱善《诗解颐》,瑾袭之而隐其名也。)注《楚茨》,误读郑康成《玉藻注》,以楚茨为即采齐。注《甫田》,误读毛《传》车梁,以为即《小戎》之梁辀。注《殷武》,杜撰殷庙之昭穆,及祧庙世次。皆一经指摘,无可置辞。故启源讥胡广修《诗经大全》,收瑾说太滥(案《大全》即用瑾此书为蓝本,故全用其说。启源未以二书相较,故有此语。谨附订於此)。然徵实之学不足,而研究义埋究有渊源。议论亦颇笃实,於诗人美刺之旨尚有所发明,未可径废。至《周颂·丰年篇》,朱子《诗辨说》既驳其误,而《集传》乃用《序》说,自相矛盾。又三夏见於《周礼》,吕叔玉注以《时迈》、《执竞》、《思文》当之,朱子既用其说,乃又谓成康是二王谥,《执竞》是昭王后诗,则不应篇名先见《周礼》。瑾一一回护,亦为启源所纠。然汉儒务守师传,唐疏皆遵注义。此书既专为朱《传》而作,其委曲迁就,固势所必然,亦无庸过为责备也。
《毛诗微言》·二十卷(内府藏本)明张以诚撰。以诚字君一,华亭人。万历辛丑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是书杂采旧说,无所发明。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江西按察使王昶家藏本)国朝陈启源撰。启源字长发,吴江人。是书成於康熙丁卯。卷末自记,谓阅十有四载
《续诗传鸟名》·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毛诗续传》,以遭乱避雠佚之。后从邻人吴氏子得卷末《鸟名》一卷
《诗经大全》·二十卷(通行本)明胡广等奉敕撰。亦永乐中所修《五经大全》之一也。自北宋以前,说《诗》者无异学。欧阳修、苏辙
《诗意》(无卷数,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刘敬纯撰。敬纯,武进人。是书大旨宗朱子《集传》。虽间采诸家,然其发明《集传》者亦科举
《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初,施闰章为江西参议,延湖广杨洪才讲学
《张氏说诗》·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张廷臣撰。廷臣字元忠,昆山人。嘉靖戊子举人。是编题“娄上编甲之己”,盖其全集之一
《毛诗通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葇如撰。葇如有《周易通义》,已著录。是书但列经文,别无训释,各章之下必引《四
《诗经提要录》·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有《易经提要录》,已著录。是书以朱子《集传》为宗,而亦参取《小序
《诗经正解》·三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姜文灿撰。文灿字我英,丹阳人。是书首为《诗经字画辨疑》,次为《天文、舆地、服
《风雅遗音》·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史荣撰。荣自号雪汀道人,鄞县人。其书据朱子孙鉴所作《诗传补遗后序》,定朱子《集传
《诗深》·二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已著录。是书用苏辙之说,以《小序》首句为古《序》,而
《诗传旁通》·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元梁益撰。益字友直,号庸斋,江阴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尝举江浙乡试,不及
《诗经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溥撰。溥字天如,太仓人。崇祯辛未进士,改庶吉士。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学诗阙疑》·二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青芝撰。青芝字芳草,襄阳人。雍正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未散馆卒。是编皆引旧说以驳
《诗传遗说》·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朱鉴编。鉴有《朱文公易说》,已著录。是编乃理宗端平乙未鉴以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时所成
《诗传》·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曰“子贡撰”。实明丰坊所作。《明史》坊本传称“坊为《十三经训诂》,类多穿凿。世所传子贡《
《诗缉》·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严粲撰。粲字坦叔,邵武人。官清湘令。是书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
《诗传诗说驳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作《鲁诗世学》一书,往往自出新义,得解於旧注之外。
《诗经传说取裁》·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能鳞撰。能鳞字西山,顺天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其书以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