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传通释》·二十卷(内府藏本)
元刘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学问渊源出於朱子。故是书大旨在於发明《集传》,与辅广《诗童子问》相同。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於二家多所驳诘。然广书皆循文演义,故所驳惟训解之辞。瑾书兼辨订故实,故所驳多考证之语。如注《何彼襛矣》,以齐桓公为襄公之子。注《魏风》以魏为七国之魏。注《陟岵》,谓毛《传》先出,《尔雅》后出。注《绸缪》,谓心宿之象,三星鼎立。注《鹿鸣之什》,谓上下通用,止《小雅》二《南》,其《大雅》独为天子之乐。注《节南山》,以家父即《春秋》之家父,师尹即《春秋》之尹氏(案此项安世之说,见朱善《诗解颐》,瑾袭之而隐其名也。)注《楚茨》,误读郑康成《玉藻注》,以楚茨为即采齐。注《甫田》,误读毛《传》车梁,以为即《小戎》之梁辀。注《殷武》,杜撰殷庙之昭穆,及祧庙世次。皆一经指摘,无可置辞。故启源讥胡广修《诗经大全》,收瑾说太滥(案《大全》即用瑾此书为蓝本,故全用其说。启源未以二书相较,故有此语。谨附订於此)。然徵实之学不足,而研究义埋究有渊源。议论亦颇笃实,於诗人美刺之旨尚有所发明,未可径废。至《周颂·丰年篇》,朱子《诗辨说》既驳其误,而《集传》乃用《序》说,自相矛盾。又三夏见於《周礼》,吕叔玉注以《时迈》、《执竞》、《思文》当之,朱子既用其说,乃又谓成康是二王谥,《执竞》是昭王后诗,则不应篇名先见《周礼》。瑾一一回护,亦为启源所纠。然汉儒务守师传,唐疏皆遵注义。此书既专为朱《传》而作,其委曲迁就,固势所必然,亦无庸过为责备也。
《诗经类考》·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万钶撰。万钶字玉台,嘉善人。万历丁酉举人。官知县。兹编於三百篇所载名物典故,分
《诗缵绪》·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元刘玉汝撰。玉汝始末未详。惟以周霆震《石初集》考之,知其为庐陵人,字成之,尝举乡贡进士。
《诗志》·二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范王孙撰。王孙字士文,休宁人,寄籍钱塘。是书乃馆於金声家时所著,声为序而梓之。皆杂
《言诗翼》·六卷(两浙总督采进本)明凌濛初撰。此编仍列《诗传》、《诗序》於每篇之前。又以《诗传》、《诗序》次序不同,复篆
《诗经传说取裁》·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能鳞撰。能鳞字西山,顺天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其书以丰坊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此其说《诗》之作也。朱子与祖谦交最
《毛诗微言》·二十卷(内府藏本)明张以诚撰。以诚字君一,华亭人。万历辛丑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是书杂采旧说,无所发明。
《毛诗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诸锦撰。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雍正甲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知县,改补教授。
《六家诗名物疏》·五十四卷(内府藏本)明冯应京撰。应京字可大,号慕冈,盱眙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佥事。事迹具《
《诗说解颐》·四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是书凡《总论》二卷、《正释》三十卷、《字义》
《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内府藏本)元许谦撰。谦有《读书丛说》,已著录。谦虽受学於王柏,而醇正则远过其师。研究诸经,亦多明
《诗补传》·三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曰“逸斋撰”,不著名氏。朱彝尊《经义考》云:“《宋史·艺文志》有范处义
《诗通》·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陆化熙撰。化熙字羽明,常熟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是编不载《经》文,止标篇
《诗疑辨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黄中松撰。中松字仲严,上海人。是书主於考订名物,折衷诸说之是非,故以《辨证》为名
《诗经大全》·二十卷(通行本)明胡广等奉敕撰。亦永乐中所修《五经大全》之一也。自北宋以前,说《诗》者无异学。欧阳修、苏辙
《诗所》·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是编大旨不主於训诂名物,而主於推求《诗》意。其
《诗意》(无卷数,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刘敬纯撰。敬纯,武进人。是书大旨宗朱子《集传》。虽间采诸家,然其发明《集传》者亦科举
《诗传遗说》·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朱鉴编。鉴有《朱文公易说》,已著录。是编乃理宗端平乙未鉴以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时所成
《诗童子问》·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辅广撰。广字汉卿,号潜斋,其父本河朔人。南渡居秀州之崇德县。初从吕祖谦游,后复从
《诗问》·一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国朝吴肃公撰。肃公字雨若,号街南,宣城人。是书大旨攻朱子《诗集传》,然亦不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