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指归论》·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汉严遵撰。《隋志》著录十一卷。晁公武《读书志》曰:《唐志》有严遵《指归》四十卷,冯廓注《指归》十三卷。今考新、旧唐书均载严遵《老子指归》十四卷,冯廓《老子指归》十三卷,无严遵书四十卷之说。疑公武所记为传写误倒其文也。此本为胡震亨《秘册汇函》所刻,后以版归毛晋,编入《津逮秘书》,止存六卷。钱曾《读书敏求记》云,曾得钱叔宝钞本,自七卷至十三卷,前有总序。后有人之饥也至信言不实四章,今皆失去。又引《谷神子》序云,《道德指归论》,陈、隋之间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论德篇》。近代嘉兴刻本,列卷一之卷六,与序文大相迳庭云云。此本亦题卷一之卷六。然则震亨所刻,即据嘉兴本也。曹学佺作《玄羽外编》序,称近刻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乃吴中所伪作。今案《通考》引晁氏之言,(案:此条《通考》所引与今本《读书志》不同。)称其章句颇与诸本不同,如以曲则全章末十七字为次章首之类,则是书原有经文。《陆游集》有是书跋,称为《道德经指归》古文,亦以经文为言。此本乃不载经文,体例互异。又《谷神子》注本晁氏尚著录十三卷,不云佚阙,此本载《谷神子》序乃云陈、隋之间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论德篇》,因猎其讹舛,定为六卷。与晁氏所录亦显相背触。且既云佚其上经,何以说目一篇独存?至於所引《庄子》,今本无者十六七,不应遵之所取皆向、郭之所弃。此必遵书散佚,好事者摭吴澄《道德经》注跋中庄君平所传章七十有二之语,造为上经四十,下经三十二之说。目又因《汉志·庄子》五十二篇,今本惟三十三篇,遂多造《庄子》之语,以影附於逸篇,而偶未见晁公武说,故《谷神子》伪序之中牴牾毕露也。以是推求,则学佺之说不为无据,钱曾所辨殊逐末而遗其本矣。以其言不悖於理,犹能文之士所赝托,故仍著於录,备道家之一说焉。
《洞仙传》·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晁、陈诸家书目皆未著录,然《太平广记》尝引之,《云笈七签》第十卷第十一
《参同契注》·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兆成撰。兆成字宜赤,上虞人。案《浙江遗书目录》,载有两陈兆成。其作《太极图说注
《南华简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廷槐撰。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人。雍正庚戌进士。是编於《庄子》内篇全录其文,
《神仙传》·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晋葛洪撰。是书据洪自序,盖於《抱朴子·内篇》既成之后,因其弟子滕升问仙人有无而作。所录
《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王雱撰。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子也。未冠登进士,累官龙图阁直学士。事迹附见《
《御注道德经》·二卷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老子》载《汉书·艺文志》,而不载其有注。《隋书·经籍志》以下,注其书者著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后蜀彭晓撰。晓字秀川,永康人。自号真一子。仕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
《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朱子以《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
《阴符经注》·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阴符经》文意刻酷,五贼三盗之名,尤为奇险
《阴符经注》·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金陵道人唐淳撰。前有至大己丑孟绰然序,称不知淳为何代人。其说皆主於内丹
《墉城集仙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蜀杜光庭撰。记古今女仙凡三十七人。云墉城者,以女仙统於王母,而王母居金墉城也。张君
《南华本义》·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林仲懿撰。仲懿不知何许人。是编只注《庄子》内篇,语多附会。如释逍遥游以北冥有鱼为
《道德宝章》·一卷(内府藏本)宋葛长庚撰。长庚字白叟,闽清人。为道士,居武夷山。旧本题紫清真人白玉蟾。白玉蟾其别号,紫清
《参同契章句》·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是书前有自序,谓《参同契》者,参之而同契也。三相类者,三字之义疏尔。
《得一参五》·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中贞撰。中贞,会稽人。卷末有许尚质所作中贞小传,称尝遇紫清真人白玉蟾,因得仙术
《无能子》·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序称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则唐僖宗时人也。《崇文总目》列之於道家。晁
《阴符经注》·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俞琬撰。琬有《周易集说》,已著录。琰本文士,故是编所注较他家具有条理,其辟詹谷以容
《延寿第一绅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愚谷老人撰,不著名氏。其论摄生以绝欲为第一义,力辟三峰采战之术。所引前
《观化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约佶撰。约佶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靖江王守谦之裔。居於广西。集中所载诗,皆
《道门定制》·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前五卷为西蜀道士吕玄素撰。所载皆斋醮中表状文牒之式,兼及符箓,有淳熙戊申自序。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