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周列御寇撰。前有刘向校上奏,以御寇为郑穆公时人。唐《柳宗元集》有《辨列子》一篇,曰穆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书言郑国,皆言子产、邓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史记》郑繻公二十四年,楚悼王四年围郑,杀其相驷子阳。子阳正与列子同时,是岁鲁穆公十年。不知向言鲁穆公时遂误为郑耶?其后张湛徒知怪《列子》书言穆公后事,每不能推知其时,然其书亦多增窜非其实,其言魏牟、孔穿皆出列子后,不可信云云。其后高似孙《纬略》遂疑列子为鸿濛云将之流,并无其人。今考第五卷汤问篇中并有邹衍吹律事,不止魏牟、孔穿。其不出御寇之手,更无疑义。然考《尔雅疏》引《尸子·广泽篇》曰: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於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宏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馀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云云。是当时实有列子,非庄周之寓名。又《穆天子传》出於晋太康中,为汉、魏人之所未睹。而此书第三卷周穆王篇所叙驾八骏,造父为御,至巨搜,登昆仑,见西王母於瑶池事,一一与传相合。此非刘向之时所能伪造,可信确为秦以前书。考《公羊传》隐公十一年子沈子曰,何休注曰,子沈子后师沈子,称子冠氏上,著其为师也。然则凡称子某子者,乃弟子之称师,非所自称。此书皆称子列子,则决为传其学者所追记,非御寇自著。其杂记列子后事,正如《庄子》记庄子死,《管子》称吴王、西施、商子称秦孝公耳,不足为怪。晋光禄勋张湛作是书注,於天瑞篇首所称子列子字知为追记师言,而他篇复以载及后事为疑,未免不充其类矣。书凡八篇,与《汉志》所载相合。赵希弁《读书附志》载,政和中宜春彭瑜为积石军倅,闻高丽国《列子》十卷,得其第九篇曰元瑞於青唐卜者云云。今所行本皆无此卷,殆宋人知其妄而不传欤?其注自张湛以外,又有唐当涂丞殷敬顺释文二卷,此本亦散附各句下。然音注颇为淆乱,有灼然知为殷说者,亦有不辨孰张孰殷者。明人刊本往往如是,不足讶也。据湛自序,其母为王弼从姊妹,湛往来外家,故亦善谈名理,其注亦弼注《老子》之亚。叶梦得《避暑录话》乃议其虽知《列子》近佛经,而逐事为解,反多迷失。是以唐后五宗之禅绳晋人,失其旨矣。
《金丹大要》·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陈致虚撰。致虚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已著录。金丹二字,其源即出於《参同契》巨胜尚
《阴符经注》·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阴符经》文意刻酷,五贼三盗之名,尤为奇险
《玄学正宗》·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俞琬撰。上卷列经传及儒先之说,以阐明《周易》坎离水火之旨;下卷载赋诗各一首,名《易
《悟真篇注解》·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张位注。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是编前有位序,谓《悟真篇》自叶文叔著外传,紊乱
《化机汇参》·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段元一撰。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称北郡人。明无北郡,不知为何地也。
《读丹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彭在份撰。在份号从野逸人,莆田人。是书论道家炼丹养生之法。前列道宗,起汉栾巴以下
《无能子》·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序称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则唐僖宗时人也。《崇文总目》列之於道家。晁
《读道德经私记》·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汪缙撰。缙字大绅,吴县人。是书以《易》义解《老子》。前有自序曰:释《老子》者
《胎息经》·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幻真先生注,不著名氏,亦不著时代。经与注似出一人。大旨本《老子》谷神不死一章,而畅发其
《续仙传》·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唐溧水令沈汾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汾或作玢。案吴淑《江淮异人录》,载有侍御沈
《古今南华内篇讲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题林屋洞藏书,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卷一为南华旨要,皆言注《庄》之大旨。
《疑仙传》·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隐夫玉简撰,不著名氏。诸书或引作王简,字形相似,莫能详也。亦不著时代。中卷朱
《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内府藏本)宋江遹撰。遹自署杭州州学内舍生。始末未详。是书乃所注《列子》。据旧刻标题,盖经进之本
《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朱子以《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
《南华评注》·(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坦撰。坦字方平,号一菴,泰安人。是书成於康熙戊午。自序谓广求古注数十馀家,
《药地炮庄》·九卷(内府藏本)明方以智撰。以智有《通雅》,已著录。是编乃所作《庄子解》。药地者,以智僧号也。以《庄子》之
《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俞琬撰。琬有《周易集说》,已著录。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发挥
《得一参五》·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中贞撰。中贞,会稽人。卷末有许尚质所作中贞小传,称尝遇紫清真人白玉蟾,因得仙术
《席上腐谈》·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俞琬撰。是书乃其劄记杂说。惟上卷前数十条为考证名物之语,词意多肤浅无稽。如谓妇人俗
《古文龙虎经注疏》·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宋王道撰。前有道自序及太乙宫道士周真一奏进札子,又有道后序一篇。道本末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