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褚伯秀撰。伯秀,杭州道士。是书成於咸淳庚午,前有刘震孙、文及翁、汤汉三序。下距宋亡仅六年。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载,至元丁亥九月,与伯秀及王磐隐游阅古泉,则入元尚在也。其书纂郭象、吕惠卿、林疑独、陈祥道、陈景元、王雱、刘概、吴俦、赵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元应十三家之说,而断以己意,谓之管见。中多引陆德明《经典释文》,而不列於十三家中,以是书主义理,不主音训也。成玄英疏、文如海《正义》、张潜夫《补注》皆间引之,亦不列於十三家,以从陈景元书采用也。范元应乃蜀中道士,本未注《庄子》,以其为伯秀之师,故多述其绪论焉。盖宋以前解《庄子》者,梗概略具於是。其间如吴俦、赵以夫、王旦诸家,今皆罕见,实赖是书以传。则伯秀编纂之功,亦不可没矣。
《读道德经私记》·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汪缙撰。缙字大绅,吴县人。是书以《易》义解《老子》。前有自序曰:释《老子》者
《古文参同契集解》·三卷(内府藏本)明蒋一彪撰。一彪自号复阳子,馀姚人。魏伯阳作《参同契》,原本三篇。自彭晓分章作解,后
《周颠仙传》·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太祖高皇帝御制,纪周颠仙事迹。颠仙,建昌人。少得狂病,其踪迹甚怪。初谒太祖於
《阴符经注》·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阴符经》文意刻酷,五贼三盗之名,尤为奇险
《庄子口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林希逸撰。希逸有《考工记解》,已著录。是编为其《三子口义》之一。前有自序,大意谓读
《道德指归论》·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严遵撰。《隋志》著录十一卷。晁公武《读书志》曰:《唐志》有严遵《指归》四十
《延寿第一绅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愚谷老人撰,不著名氏。其论摄生以绝欲为第一义,力辟三峰采战之术。所引前
《广胎息经》·二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但题为宋人。然第二十一卷中引罗洪先、陈献章语,则明代道流所作,题宋
《老子说略》·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仪礼郑注句读》,已著录。《道德经解》者甚多,往往缴绕穿凿,自
《梅仙观记》·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宋杨智远编。智远,仙坛观道士,其始末未详。是编记汉梅福仙迹。首列梅仙事实,不著撰人
《胎息经》·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幻真先生注,不著名氏,亦不著时代。经与注似出一人。大旨本《老子》谷神不死一章,而畅发其
《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李鹏飞撰。鹏飞至元间人。自称九华澄心老人。所言皆摄生之事,凡节嗜欲,慎饮食,
《易外别传》·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俞琬撰。其书以邵子《先天图》阐明丹家之旨。考《先天图》传自陈抟。南宋以来,无不推
《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王雱撰。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子也。未冠登进士,累官龙图阁直学士。事迹附见《
《玄品录》·五卷(两淮监政采进本)元张雨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宋崇国公九成后也。年二十馀,弃家为道
《道门定制》·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前五卷为西蜀道士吕玄素撰。所载皆斋醮中表状文牒之式,兼及符箓,有淳熙戊申自序。后六
《韩仙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瑶华帝君韩若云撰。篇中自序,祖为韩仲卿,父为韩会,叔父为韩愈。即世俗所传韩湘事
《化机汇参》·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段元一撰。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称北郡人。明无北郡,不知为何地也。
《周易参同契注解》·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是书章次,一依陈致虚本而别为之注。大抵参取
《参同契章句》·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地撰。是书前有自序,谓《参同契》者,参之而同契也。三相类者,三字之义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