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龙虎经注疏》·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宋王道撰。前有道自序及太乙宫道士周真一奏进札子,又有道后序一篇。道本末不可考。自题称保义郎差充恩平郡王府指挥使。自序又云,一介武弁,隶职王府。盖本藩邸环卫官,而依附道流者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古文龙虎上经》一卷,不著名氏。道推衍其义为之注,又申注意自为之疏。其经分三十三章,上卷十三章,中卷六章,下卷十四章,末又载攒簇周天火候、金火相交生药二图,以明用功之法。大旨谓真铅真汞止取天地之精,日月之华,混合造化,以成神丹,辨药才之真伪,抉金石之异同。又称得真师口诀,以《龙虎经》行世之本谬误为多,故厘而正之,分章定句,於淳熙间奏进。所谓龙虎者,即水火之义,道家丹诀,例用寓名耳。注疏中多引《参同契》语,盖炉火之说自魏伯阳始有书,犹彼法中之六经也。道又有《补注参同契》,见所作后序。今佚不传,然大意亦不过如此矣。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或疑出羽流依托。然《龙虎经》之为古书,尚无确验,亦何必究注之真伪。且服气养生,山林隐逸之事也。因方士以奏於朝,此何意乎?其人殊不足道,姑以其言成理存之尔。
《南华通》·七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嘉淦撰。嘉淦有《春秋义》,已著录。是编取《庄子》内篇,以时文之法评之。使起承转合
《席上腐谈》·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俞琬撰。是书乃其劄记杂说。惟上卷前数十条为考证名物之语,词意多肤浅无稽。如谓妇人俗
《道德真经注》·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录。据澄年谱,称大德十一年澄辞疾归。自京南下,留清都
《玄真子》·一卷、附《天隐子》·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玄真子》,唐张志和撰。志和字子同,婺州人。初名龟龄。肃宗时以
《关尹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周尹喜撰。案《经典释文》载喜字公度,未详何本。然陆德明非杜撰者,当有所传。李道
《清微仙谱》·一卷、《附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陈采撰。采,建安道士。是书自序,道教启於元始,一再传至老君,分为四
《道德经悬解》·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有《周易悬象》,已著录。是书多以养生家言训释《老子》,於原文章
《解庄》·十二卷(内府藏本)明陶望龄撰。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谥文简。事迹附见《明史
《中和集》·三卷、《后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李道纯撰。道纯字玄素,号清菴,都梁人。又自号莹蟾子。是书乃其门人蔡志
《甘水仙源录》·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道士李道谦撰。自老子言清静,佛言寂灭,神仙家言养生术,而张鲁等教人以符箓祈祷之事
《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王雱撰。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子也。未冠登进士,累官龙图阁直学士。事迹附见《
《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朱子以《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
《修真捷径》·九卷(内府藏本)元余觉华撰。觉华字荣甫,建安人。其书成於至元中。辑道家服气炼神歌诀,论皆笃实。大旨阐发谷神
《养生肤语》·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陈继儒撰。以寡欲保神及起居调摄诸法为养生之要。杂采史传说部及前人绪论,大抵习见语
《阴符经解》·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录。考《战国策》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其书《汉志》、
《庄子注》·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晋郭象撰。象字子玄,河南人。辟司徒掾,稍迁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事迹具《晋
《老子说略》·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仪礼郑注句读》,已著录。《道德经解》者甚多,往往缴绕穿凿,自
《列子》·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周列御寇撰。前有刘向校上奏,以御寇为郑穆公时人。唐《柳宗元集》有《辨列子》一篇,曰
《玄学正宗》·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俞琬撰。上卷列经传及儒先之说,以阐明《周易》坎离水火之旨;下卷载赋诗各一首,名《易
《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道士白云霁撰。云霁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人。是书成於天启丙寅。以道藏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