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魏曹植撰。案《魏志》植本传,景初中,撰录植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隋书·经籍志》载《陈思王集》三十卷。《唐书·艺文志》作二十卷,然复曰又三十卷。盖三十卷者,隋时旧本;二十卷者,为后来合并重编。实无两集。郑樵作《通志略》,亦并载二本。焦竑作《国史经籍志》,遂合二本卷数为一,称植集为五十卷,谬之甚矣。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二十卷。然振孙谓其间颇有采取《御览》、《书钞》、《类聚》中所有者。则捃摭而成,已非唐时二十卷之旧。《文献通考》作十卷,又并非陈氏著录之旧。此本目录后有“嘉定六年癸酉”字,犹从宋宁宗时本翻雕。盖即《通考》所载也。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合计之,得二百十篇。较魏志所称百馀篇者,其数转溢。然残篇断句,错出其间。如《鹞雀》、《蝙蝠》二赋均采自《艺文类聚》。《艺文类聚》之例,皆标“某人某文曰”云云,编是集者遂以“曰”字为正文,连於赋之首句,殊为失考。又《七哀诗》晋人采以入乐,增减其词,以就音律,见《宋书·乐志》中。此不载其本词,而载其入乐之本,亦为舛谬。《弃妇篇》见《玉台新咏》,亦见《太平御览》。《镜铭》八字,反复颠例,皆叶韵成文,实为回文之祖。见《艺文类聚》。皆弃不载。而《善哉行》一篇,诸本皆作古辞,乃误为植作。不知其下所载“当来日大难”,即当此篇也。使此为植作,将自作之而自拟之乎?至於《王宋妻诗》,《艺文类聚》作魏文帝,邢凯《坦斋通编》据旧本《玉台新咏》,称为植作。今本《玉台新咏》又作王宋自赋之诗。则众说异同,亦宜附载,以备参考,乃竟遗漏,亦为疏略,不得谓之善本。然唐以前旧本既佚,后来刻植集者率以是编为祖,别无更古於斯者。录而存之,亦不得已而思其次也。
《离骚草木疏》·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吴仁杰撰。仁杰有《古周易》,已著录。是编末有仁杰庆元丁巳自序,谓梁刘杳有《草木疏
《楚辞集解》·八卷、《蒙引》·二卷、《考异》·一卷(两淮监政采进本)明汪瑗撰。瑗字玉卿,歙县人。是书《集解》八卷,惟注屈
《楚辞章句》·十七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汉王逸撰。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顺帝时官至侍中。事迹具《后汉书·文苑传》。旧本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二卷国朝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云从字尺木,当涂贡生。考《天问序》,称“屈原放逐,彷徨山
《鲍参军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鲍照撰。照字明远,东海人。晁公武《读书志》作上党人。盖误读虞炎序中“本上党人”之语
《庾开府集笺注》·十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周庾信撰,国朝吴兆宜注。信,《周书》有传。然考集中辛成碑文,称“开皇元年七月
《屈骚心印》·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夏大霖撰。大霖字用雨,号梅皋,衢州西安人。是编成於乾隆甲子,因林云铭《楚辞灯》而
《嵇中散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晋嵇康撰。案康为司马昭所害,时当涂之祚未终,则康当为魏人,不当为晋人。《晋书》
《扬子云集》·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汉扬雄撰。案《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载雄集五卷。
《陆士龙集》·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晋陆云撰。云与兄机齐名,时称“二陆”。史谓其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今观集中诸启,
《离骚经解》·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楘如撰。楘如字文辀,淳安人。康熙丙戌进士。官丰润县知县。是编所解甚略,无所考证
《楚辞听直》·八卷、《合论》·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文焕撰。文焕有《诗经考》,已著录。崇祯中,文焕坐黄道周党下狱,因
《天问天对解》·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易传》,已著录。是书取屈原《天问》、柳宗元《天对》,比
《楚辞九歌解》·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成天撰。其说以《湘君》、《湘夫人》为一篇,《大司命》、《少司命》为一篇,并十
《江文通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梁江淹撰。淹有《铜剑赞》,已著录。淹自序传称:“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考传
《离骚草木疏补》·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屠本畯撰。本畯有《闽中海错疏》,已著录。是书以宋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多
《昭明太子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梁昭明太子统撰。案《梁书》本传,称统有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内府藏本)陈徐陵撰,国朝吴兆宜注。《隋书·经籍志》载陵集本三十卷,久佚不传。此本乃后人从《艺文类
《陶渊明集》·八卷(内府藏本)晋陶潜撰。案北齐阳休之序录潜集行世凡三本。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有序目,而编比颠乱,兼
《楚辞评林》·八卷(内府藏本)明沈云翔编。云翔字千亻刃,庆城人。是书成於崇祯丁丑。因朱子《集注》杂采诸家之说,标识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