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韩文考异》·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朱子撰。其书因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崧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弃短取长,实则惟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即《南山有高树》诗之“婆娑弄毛衣”,傅安道所举为笑端者,亦不敢明言其失。是以覆加考订,勒为十卷。凡方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详为辨证。其体例本但摘正文一二字大书,而所考夹注於下,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例。於全集之外别行。至宋末王伯大,始取而散附句下。以其易於省览,故流布至今,不复知有朱子之原本。其间讹脱窜乱,颇失本来。此本出自李光地家,乃从朱子门人张洽所校旧本翻雕,最为精善。第一卷末有洽补注一条,称《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长沙千里平”句,“千里”当作“十里”。言亲至岳麓寺见之。方氏及朱子皆未知。又第四卷末洽补注一条,《辨原性》一篇,唐人实作“性原”,引杨倞《荀子注》所载全篇,证方氏《举正》不误,朱子偶未及考。又第七卷末有洽补注一条,辨《曹成王碑》中“抟力句卒”之义,皆今本所未载。其字为徐用锡所校,点画不苟。然光地没后,其版旋佚,故传本颇少。此本犹当日之初印,毫无刓阙,尤可贵也。
《禺山文集》·一卷、《诗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含撰。含字愈光,永昌卫人,正德丁卯举人。其学出于李梦阳,又与杨慎
《张燕公集》·二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张说撰。说事迹具《唐书》本传。其文章典丽宏赡,当时与苏颋并称。朝廷大述作多出其
《山阴集》·一卷、《归田遗草》·一卷(编修郑际唐家藏本)国朝林其茂撰。其茂字培根,侯官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山阴知县。此二
《陆篑斋集》·十卷、《外集》·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陆垹撰。垹有《篑斋杂著》,已著录。是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
《茶山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曾几撰。几字吉甫,赣县人,徙居河南。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历校书郎
《曲涧遗稿》·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孙奎撰。奎字启文,南城人。生平以讲学为事,故诗文多杂理语,盖非所长。至溺信堪舆之
《文信公集杜诗》·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於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岁上
《芸隐横舟稿》·一卷、《芸隐倦游稿》·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施枢撰。枢字知言,芸隐其号也,丹徒人。嘉熙时尝为浙东转运
《半农斋集》·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蒋中和撰。中和字本达,又字眉三,靖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兰阳知县,迁沧州州判。是
《南湖集》·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贡性之撰。性之字友初。《归田诗话》作有初,未详孰是也。宣城人。尚书师泰之族子。元季
《秋笳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兆骞撰。兆骞字汉槎,吴江人。顺治丁酉举人。戊戌以科场夤缘事,戍宁古塔,后蒙恩赦还
《湛园集》·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姜宸英撰。宸英有《江防总论》,已著录。初编其文为《湛园未定稿》,秦松龄、韩菼
《肃雝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元女子郑允端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归同郡施伯仁。至正丙申
《青湖文集》·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江西提学佥事。事迹具《明史》
《陶山集》·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陆佃撰。佃有《埤雅》,已著录。此集据《书录解题》本二十卷。岁久散佚。今以《永乐大典》所
《姜凤阿文集》·三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姜宝撰。宝有《周易传义补疑》,已著录。是集分十稿:《初稿》一卷,《中秘稿》一
《日知堂文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郑端撰。端有《政学录》,已著录。是集,凡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
《省轩文钞》·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柴绍炳撰。绍炳有《古韵通》,已著录。此集前有程其成《引》,称《古韵通》卷帙浩繁,
《蓼村集》·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王苹撰。苹字秋史,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其诗为王士祯、田雯所称,而文不甚显。乾隆
《横塘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许景衡撰。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宣和中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