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纂言》·十卷(内府藏本)
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入元以荐擢翰林应奉文字,官至翰林学士。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是书用吕祖谦古《易》本经文,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数。其训解各附句下,音释考证则《经》附每卦之末,《传》附每章之末。间有文义相因即附辨於句下者,偶一二见,非通例也。澄於诸经,好臆为点窜。惟此书所改则有根据者为多。如《师卦》“丈人吉”改“大人吉”,据崔憬所引《子夏传》。《比卦》“比之匪人”下增“凶”字,据王肃本。《小畜卦》,“舆说辐”改“舆说輹”,据许慎《说文》,“尚德载”,改“尚得载”,据京房、虞翻、子夏本。《泰卦》“包荒”改“包┅”,据《说文》及虞翻本。《大畜卦》“曰闲舆卫”改“日闲舆卫”,从郑玄、虞翻、陆希声本。《萃卦》“萃亨”,删“亨”字,从马融、郑玄、虞翻、陆绩本。《困卦》“劓刖”改“臲卼”,据荀爽、王肃、陆绩本。《鼎卦》“其形渥”改“其刑剭”,据郑玄本。《比彖》“比吉也”,删“也”字,据王昭素本。《贲彖》补“刚柔交错”四字,据王弼注。《震彖》“惊远而惧迩也”下补“不丧匕鬯”四字,据王昭素所引徐氏本。《渐彖》“女归吉也”改“女归吉,利贞”,据王肃本。《坤象》“履霜坚冰”,改“初六履霜”,据《魏志》。《坎象》“樽酒簋贰”删“贰”字,据陆德明《释文》。(案澄注明言旧本有“贰”字,陆氏《释文》无之。今世所行张弧、陆希声本皆同,是传文已删去“贰”字。徐氏通志堂本乃劖补刊板增入“贰”字,是顾湄等校正之时以不误为误也,谨附订於此。)《系辞上传》“系辞焉而明吉凶”下补“悔吝”二字,据虞翻本。《系辞下传》“何以守位曰仁”改“何以守位曰人”,据王肃本。“耒耨之利”改“耒耜之利”,据王昭素本。“以济不通”下删“致远以利天下”六字,据陆德明《释文》。《序卦传》“故受之以履”下补“履者,礼也”四字,据韩康伯本。皆援引古义,具有源流,不比师心变乱。其馀亦多依傍胡瑗、程子、朱子诸说,澄所自为改正者,不过数条而已。惟以《系辞传》中说《上、下经》十六卦十八爻之文定为错简,移置於《文言传》中,则悍然臆断,不可以为训矣。然其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亦颇赅洽,在元人说《易》诸家,固终为巨擘焉。
《周易参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人。元末辟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年兵起,遂隐居教授。
《周易详说》·十九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撰。绍攽,三原人。是书大旨以程《传》为宗,与《本义》颇有同异,於邵子先天
《玩易微言摘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廷筠撰。廷筠字仲坚,钱塘人。万历壬辰进士。是编采诸家说《易》之言,汇集成帙,
《周易象义》·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唐鹤徵撰。鹤徵号凝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凡例》中屡称先君,盖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易学识遗》·一卷(内府藏本)明朱睦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税与权撰。与权始末未详。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据书
《易传阐庸》·一百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姜震阳撰。震阳字复亨,自称曰东楚,盖淮、泗间人也。其书以朱子《本义》为主,附缀诸
《读易馀言》·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崔铣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锺,安阳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谥文敬。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董楷撰。楷字正叔,台州临海人。宝祐四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其学出於陈器之,器
《周易不我解》·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徐体乾撰。体乾字行健,长淮卫人。嘉靖癸未进士。《自序》谓尝得《青山易》半卷,《
《易经澹窝因指》·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其书随文训释,
《易义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字苍水,松溪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是书前有《明象
《周易录疑》(无卷数,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绰撰。绰字文裕,福安人。是编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上、下经》但标卦名,《
《河洛先天图说》·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天真撰。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由岁贡生官安仁县训导。其言《易》,大
《易深》·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许伯政撰。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壬戌进士,官山东道监察御史。是书以为图画皆出太昊之
《八卦馀生》·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邓梦文撰。梦文字志文,安成人。是书前有永乐甲辰《自序》,称著是书时梦神授以“八卦
《易象钩解》·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是编专阐《经》文取象之义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
《卦义一得》(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是编於每卦约举大义,所发明不过数语,故名“一得”。其中颇有精澈之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