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宋苏辙撰。辙有《诗传》,已著录。案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栾城》诸集卷目,并与今本相同。惟《宋史·艺文志》称《栾城集》八十四卷、《应诏集》十卷、《策论》十卷、《均阳杂著》一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则又於《栾城集》外别出《黄门集》七十卷。均与晁、陈二家所纪不合。今考《栾城集》及《后集》、《三集》共得八十四卷,《宋志》盖统举言之。《策论》当即《应诏集》,而误以十二卷为十卷,又复出其目。惟《均阳杂著》未见其书,或后人掇拾遗文,别为编次,而今佚之欤?至竑所载《黄门集》,宋以来悉不著录。疑即《栾城集》之别名,竑不知而重载之。《宋志》荒谬,焦志尤多舛驳,均不足据要。当以晁、陈二氏见闻最近者为准也。其《正集》乃为尚书左丞时所辑,皆元祐以前之作。《后集》则自元祐九年至崇宁四年所作。《三集》则自崇宁五年至政和元年所作。《应诏集》则所集策论及应试诸作。辙之孙籀撰《栾城遗言》,於平日论文大旨,叙录甚详,而亦颇及其篇目。如《纪辨才塔碑》,则云见《栾城后集》。於《马知节文集跋》、《生日·渔家傲》词诸篇之不在集中者,则并为全录其文,以拾遗补阙。盖集为辙所手定,与东坡诸集出自他人裒辑者不同。故自宋以来,原本相传,未有妄为附益者。特近时重刻甚稀。此本为明代旧刊,尚少讹阙。陆游《老学庵笔记》称,辙在绩溪《赠同官》诗,有“归报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穟欲蚕眠”句,讥均州刻本辄改作“仇香”之非。今此仍作“仇梅”,则所据犹宋时善本矣。
《强恕斋文钞》·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庚撰。庚有《通鉴纲目释地纠缪》,已著录。庚少孤贫,卖画养母,以馀力为古文。是
《餐秀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千人撰。千人字证孙,馀姚人。宗羲之孙,百家之子也。官泰安县丞。是集,为其同官觉罗
《枫林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朱升撰。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前八卷皆诗文,而以《官诰》及《太祖手敕》编入第
《王侍御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瑛撰。瑛字汝玉,无锡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为其子鸿胪寺主簿同穀所
《松垣集》·十一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旧本题宋幸元龙撰。元龙字震父,高安人。《宋史》不为立传。据集中所言,尝举进士。理
《乐静集》·三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李昭玘撰。昭玘字成季。《宋史》云济南人。考昭玘籍本钜野,殆尝自署济阴,而史遂误济
《梯青集》·(无卷数,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项大德撰。大德字立上,汉阳人。刲股疗母,不愈,以哀毁卒。是集,凡赋二十七首,词
《方洲集》·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宁撰。宁有《方洲杂言》,已著录。是集首有弘治四年仁和夏时正
《具茨集》·五卷、《补遗》·一卷、《文集》·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遗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立
《玉井樵唱》·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是集首有廷高《自记》,载其父竹坡诗一联。盖
《寒松堂集》·九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魏象枢撰。象枢字环极,蔚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历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
《摛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慕容彦逢撰。彦逢字淑遇,宜兴人。元祐三年进士。调铜陵主簿。复中词科,
《石门集》·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梁寅撰。寅有《诗演义》,已著录。其集世有二本。一即此本,乃马氏玲珑山馆所钞。一为新
《杜诗详注》·二十五卷、《附编》·二卷(内府藏本)国朝仇兆鼇撰。兆鼇字沧柱,鄞县人。康熙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书乃康
《世经堂集》·二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徐阶撰。阶所编《武穆集》,已著录。是集文二十四卷,赋、颂、诗、词二卷,其中敷陈
《吕衡州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唐吕温撰。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十四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后谪
《江岷岳文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江以东撰。以东字贞伯,全椒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是集为其门人谢廷谅
《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李之仪撰。之仪字端叔,《宋史》称沧州无棣人。而吴芾作前集
《东江家藏集》·四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顾清撰。清有《松江府志》,已著录。是编凡《山中稿》四卷为初集,乃未仕时作。《
《祝子遗书》·四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祝渊撰。渊字开美,海宁人,崇祯癸酉举人。初,崇祯壬午,刘宗周以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