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馀集》·四卷(永乐大典本)
按《三馀集》世无传本,惟散见《永乐大典》中。然各韵所载,题为黄次岑者计七十馀篇。题为黄次山者计五篇。已自相牴牾。其中《见山堂记》一首,篇末自署豫章黄次岑。又别载谢锷所撰《三馀集序》,则曰流江黄季岑。更互相舛迕。《宋史·艺文志》则作黄季岑《玉馀集》。焦竑《国史经籍志》则作黄次山《三馀集》。《前贤小集拾遗》载其诗一首,《历代名臣奏议》载其文三篇,亦均作黄次山,近时厉鹗撰《宋诗纪事》,则云黄次山字季岑。辗转异同,几於不可究诘。惟《丰城县志》载宋黄得礼字执中,元祐间进士,曾为柳州军事参军。与集中《先大夫述》一首符合。又载得礼长子名彦辅,字伯强,登政和进士。次子彦平,字季岑,号次山,登宣和进士。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湖南刑狱。载其世系名字、科第仕履,皆一一条晰。然则撰此集者乃黄彦平。所谓次岑、次山、季岑者,或传写讹异,或偶以字行耳。至其集名《三馀》,当取三国董遇三馀读书之意。《宋史》作《玉馀》,亦字形相似而误也。彦平在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南渡后数上劄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厥后刘光世、吕祉得失,卒为所料,如操券然。亦刚正有识之士矣。又张端义《贵耳集》曰:“马子方作守令,幕下黄次山作启,与庙堂不入意。因自作之,有云‘方卌九之年,买臣自知其将贵。当乙巳之岁,渊明已赋其归来。固不敢自比於古人,欲以此折衷於夫子。’黄大服”云云。是其虚心从善,异乎一长自足者,宜其文之工也。今据《永乐大典》所存,编为赋诗二卷、杂文二卷。存其文,并以存其人焉。
《弘艺录》·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邵经邦撰。经邦字仲德,仁和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
《翠微南征录》·十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华岳撰。岳字子西,贵池人。为武学生。开禧元年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大理寺
《昌谷集》·二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曹彦约撰。彦约有《经幄管见》,已著录。是编称《昌谷集》者,考集中有《与刘后溪书》,谓
《残本赋清草堂诗钞》·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棠撰。棠字吟樵,华亭人。康熙丙子举人,官至桂林府知府,告归后加衔为太仆
《穆参军集》·三卷、附录《遗事》·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宋穆修撰。修字伯长,郓州人。苏舜钦集有修哀文,称其咸平中举进
《十岳山人诗集》·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王寅撰。寅字仲房,一字亮卿,歙县人。尝北走大梁,问诗於李梦阳。中年习禅,事古
《方壶存稿》·八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汪莘撰。莘字叔耕,休宁人。嘉定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退而筑室柳溪之上,囿以方渠,
《真山民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真山民撰。山民始末不可考。宋末窜迹隐沦。以所至好题咏,因传於世。或自呼山民,因以称
《别本缘督集》·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曾丰撰。丰集久无完本,近始采《永乐大典》所载,葺缀成帙,已著於录。此本为其十
《刘练江集》·七卷、《附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刘永澄撰。永澄字静之,宝应人,万历辛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乞归省
《絜斋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袁燮撰。燮有《絜斋家塾书钞》,已著录。乾道、绍熙之间,陆九渊以心学倡一世。燮初与同里
《薛文介公文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薛三省撰。三省字鲁叔,定海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介。是编有
《梅颠稿选》·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周履靖撰。履靖有《夷门广牍》,已著录。所著有《闲云稿》、《泛泖吟》、《咏物诗》、
《七十二候诗》·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顾德基撰。德基字用晦,常熟人。是集以月令“七十二候”各为七言律诗一首,词旨凡
《东越证学录》·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周汝登撰。汝登传王畿之说,故是录以证学为名,而会语亦与诗文并列。
《麟原文集》·二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王礼撰。礼字子尚,后更字子让,庐陵人。元末为广东元帅府照磨。明兴不仕,聘为考官
《升庵集》·八十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此集为万历中四川巡抚张士佩所订。凡赋及杂
《三畏斋集》·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朱吉撰。吉字季宁,吴县人。洪武初官中书舍人。是集凡诗二卷、杂文二卷。据其《后序》
《抱犊山房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嵇永仁撰。永仁字留山,别号抱犊山农,无锡人。康熙十三年耿精忠作乱,永仁在总督范
《子威集》·三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刘凤撰。凤有《续吴中先贤赞》,已著录。其文皆僻字奥句,尤涩体之饾飣者,《江左脞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