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类稿》·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卫博撰。博《宋史》无传。其集诸家亦未著录。惟散见《永乐大典》中。考《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乾道四年正月,卫博为枢密院编修官,四月致仕。知其终於是职。然平生事迹,已不可考。惟其中《送杨舒州》诗有“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语。知其尝参戎幕耳。所作凡表劄、笺启、序记、书疏之类,无所不备。而什九皆为他人属草者。特原本多直标题目,不署明代字,故往往不可辨别。今以《宋史》参证,如《辞免职名表》有“更化之初,叨居政地,及长沙资殿”等语。则当为代黄祖舜作。《辞免御营使江淮都督表》有“戎辂亲征,及太上起臣於戎马饮江之际,陛下眷臣於飞龙御极之初”等语。则当为代杨存中作。又所上诸启中,如魏参政为魏杞,叶参政为叶容,洪参政为洪遵,周参政为周葵,蒋枢密为蒋芾,皆一时名臣。又有奉使汴京、真定府燕宾馆赐宴诸表,似尝从人使金者。而集中《送薛左司序》,则称“谏大夫王公将出疆,求幕下士,监丞陶公以某进。会疾作不果”。考之於史,使金者乃王之望,旋即召还。则博实未北行,诸表殆预拟而未及用者。盖博本以表奏四六擅长,故每为当时显贵者所罗致。而观其所作,亦大都工稳流丽;有汪藻、孙觌之馀风,非应酬牵率者可比。惜其流传不广,几致亡佚。谨抄撮薈萃,厘为四卷。存其梗概,俾不致终就湮没焉。
《秬山稿》·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田顼撰。顼字太素,龙溪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是集前半卷为杂文,后半卷为
《一山文集》·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李继本撰。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人,占籍北平。登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
《燕堂诗钞》·八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朱径撰。径字恭亭,宝应人,乔莱之婿也。是集为径所自编,自康熙丙寅至己卯凡十
《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吴师道撰。师道有《战国策校注》,已著录。其集原名《兰阴山房类稿》。
《菉竹堂稿》·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叶盛撰。盛有《叶文庄奏议》已著录。是集乃盛所自订,凡诗词四卷、文四卷。诗词皆非所长
《赵仲穆遗稿》·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元赵雍撰。雍字仲穆,孟頫子也,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是集凡诗十七
《道乡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邹浩撰。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元丰五年进士。官终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谥曰忠。事
《蜕菴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张翥撰。翥字仲举,晋宁人。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寻退居淮东。会修
《香山诗钞》·二十卷(内府藏本)国朝杨大鹤编。大鹤字芝田,武进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是编用明马元调所刊《白
《天启宫中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悰撰。悰字次杜,常熟人。是集前有悰《自序》。其诗仿王建“宫词”,杂咏天启轶事,
《剩语》·二卷(永乐大典本)案是集散见《永乐大典》中,或题曰《艾性夫剩语》,或题曰《艾性夫孤山晚稿》。而不著性夫为名为字
《缘督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曾丰撰。丰字幼度,乐安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知德庆府事。真德秀幼尝受学於丰,及执政,奏
《堪斋诗存》·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顾大申撰。大申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大申初与同
《苏山选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柏撰。是集为莆田黄谦所选定,凡诗四卷,文三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卷,传写误也。
《石比部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石英中撰。英中字子珍,上海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刑部主事。是集凡诗三卷,文四卷。英
《浮德集》·三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吕陶撰。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人。皇祐中进士。熙宁间复登制科。历官给事中,改集贤院学
《翰苑集》·二十二卷(内府藏本)唐陆贽撰。贽事迹具《唐书》本传。案《艺文志》载贽《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袁桷撰。桷有《延祐四明志》,已著录。其《集》据苏天爵《行状》及《元史》本传,俱
《行素堂诗集》·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如撰。如字仲渊,高阳人。其祖、父明末皆死於乱,如间关冒死,访遗骸於兵火之中,
《西山类稿》·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谢复撰。复字一阳,祁门人。少从吴与弼游,与陈献章为同门友,而笃实胜於献章。故集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