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稿略》·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包恢撰。恢字宏父,建昌人。嘉定十三年进士。历官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少保,谥文肃。《宋史》本传称恢诸父皆从朱子学,少时即闻心性之旨。历官所至,破豪猾,去奸民,治蛊狱,课盆盐。然於《贾似道传》又称似道行公田法时,恢知平江,督买民田,至以肉刑从事。两传皆出托克托手,乃贤奸迥异。盖《宋史》於道学诸人,例多褒美。虽有恶迹,亦讳之不书。而似道传中则偶忘刊削此事,故有是矛盾也。恢平生不以文名,史传亦绝不及其著作。惟元刘埙《隐居通议》有云:“恢以学文为时师表,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辄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云云。独推重之甚至。今观所作,大都疏通畅达,沛然有馀。其奏劄诸篇,亦剀切详明,得敷奏之体。虽附合权奸,不免负其所学。置其人而论其文,固亦不失为儒者之言矣。《隐居通议》又称恢“平生最疑《周礼》,以为非圣哲之书。遂著书剖其非,号曰《周礼六官辨》。景定壬戌,恢与刘克庄同侍缉熙殿,克庄奏之。有诏宣取,欧圣弼为作进表。虽所辨未当,而表则极佳”云云。此事本传失载,而《六官辨》亦不在集中。意其有别本单行,故未经收入欤?集为恢所自编。《宋史·艺文志》、马氏《经籍考》皆未著录。世亦别无传本,原目已不可考。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辑,共得文七十馀首、诗八十馀首,釐为八卷。而以恢自识及门人郑无妄书后附於末简。尚略见是集之始末也。
《王魏公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王安礼撰。安礼字和甫,临川人。安石之弟也。登嘉祐六年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
《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陈文烛撰。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嘉靖乙丑进
《覆瓿集》·七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朱同撰。同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
《高峰文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廖刚撰。刚字用中,顺昌人。绍兴中为御史中丞,出提举明道宫,致仕。高峰其号也。事迹
《檗庵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汪禔撰。禔字介夫,别号檗庵,祁门人。《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
《畏垒山人诗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昂发撰。昂发有《畏垒笔记》,已著录。是集,诸体杂编,其五言古体大抵刻峭清新
《绿滋馆稿》·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吴士奇撰。士奇有《史裁》,已著录。是集文八卷,诗一卷。其文虽不能步趋归、唐,而文从
《鹿原存稿》·九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戴钦撰。钦字时亮,马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以谏大礼,廷杖,创重而卒。
《东谷集》·三十四卷、《归庸集》·四卷、《桑榆集》·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白允谦撰。允谦有《学言》,已著录。此集为其
《方麓集》·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王樵撰。樵有《周易私记》,已著录。其集凡有二本,一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
《徐文长逸稿》·二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渭撰。此本为其乡人张汝霖、王思任所同选。如末卷所载《优人谑》、《吃酸梨偈
《冠豸山堂文集》·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童能灵撰。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是编刻本一卷,为:中天、河洛、五伦说;
《东野农歌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戴昺撰。昺字景明,东野其自号也。天台人。石屏居士复古之从孙。嘉定十二年登进士第。
《莲龛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来泰撰。来泰字仲章,号石台,临川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康熙己未,
《白雪堂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李嵩撰。嵩有《按晋疏草》,已著录。是集乃其巡按湖广时所刻,故以“郢中白雪”为名。凡
《眺秋楼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高岑撰。岑字岘亭,商邱人,官丰城县知县。其诗每卷各为集名,终之以《和月泉吟社》、
《云邨文集》·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集为相卿所自定,简择颇精。《自序》谓弃其
《南雷文定》·十一卷、《文约》·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羲撰。宗羲有《周易象数论》,已著录。其所作古文,旧有《南雷
《秋堂集》·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柴望撰。望有《丙丁龟鉴》,已著录。其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
《诚正斋集》·八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上官鉝撰。鉝字三立,号松石,翼城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入国朝,官至副都御史,终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