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卫宗武撰。宗武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人。淳祐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归闲居三十馀载,以诗文自娱。据至元甲午张之翰所作集《序》,称九山墓宿草已六白,则宗武实卒於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在宋亡后十年。故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秋声集》八卷,列入元人。然宗武实未仕元,仍当从陶潜书晋例也。集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中采辑编次,得诗词四卷,序记、志铭一卷,杂著一卷,以略存其概。华亭卫氏,自礼部侍郎肤敏后,资政殿学士泾、直宝谟阁湜,兄弟相继,以学术著。宗武世系虽无考,而《张之翰序》称为乔木世臣后,则当为泾、湜之裔。文采风流,不失故家遗范,有自来矣。其诗文根柢差薄,骨格亦未坚緻。盖末造风会之所趋,其事与国运相随,非作者所能自主。至於《咏荀彧》一诗,称其徒抱忠贞,遗恨千古,其学识亦有所未逮。然核其全集,大都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盖胸襟既别,神致自殊,品究在《江湖》诸集上。且眷怀故国,匿迹穷居,其志节深有足取,而《宋遗民录》诸书乃竟脱漏其姓名。录存是集,以发潜德之光,亦足见圣朝表章幽隐,砥砺风教之义也。
《湛园未定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宸英撰。宸英有《江防总论》,已著录。此本为其未入书局以前所自定,不及大兴黄氏
《苏山选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柏撰。是集为莆田黄谦所选定,凡诗四卷,文三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卷,传写误也。
《积书岩诗选》·(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逢源撰。逢源字津逮,广平人。与同里申涵光相倡和。是编分初集、二集,后附《
《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内府藏本)宋朱子撰。《书录解题》载《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
《彭惠安集》·十卷、《附录》·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彭韶撰。韶有《政训》,已著录。韶正色立朝,岿然耆旧。其文虽沿台阁之
《李元宾文编》·三卷、《外编》·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李观撰。观字元宾,赵州赞皇人。李华之从子也。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九
《墨麟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维翰撰。维翰字墨麟,海盐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四川川东道。其诗以纵横排奡为长,
《怀舫集》·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荔彤撰。荔彤有《大易通解》,已著录。是集凡诗十二卷,又续集诗九卷,别集诗六卷
《松泉诗集》·六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其平生喜为韵语,与编修程梦星等相唱和,游迹多
《周禹川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周大章撰。大章字章之,号禹川,吴江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瑞安县知县。是编为《文艺集
《祖英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释重显撰。重显字隐之,遂州李氏子。幼依普安院僧仁铣。落发后至灵隐翠峰。晚住明州雪窦
《檗庵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汪禔撰。禔字介夫,别号檗庵,祁门人。《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
《穀原文草》·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苏祐撰。祐有《逌旃琐语》,已著录。是编,乃其文集也。原分四卷,每卷又自分上下,词多
《浮溪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汪藻撰。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登崇宁二年进士。历官显谟阁大学士、左太中大夫。封新安郡
《毅斋诗文集》·八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洪撰。洪字希范,钱塘人。年十八,举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寻擢吏
《香域内外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释敏膺撰。敏膺,苏州花山翠岩寺僧。是集,乃其弟子圣药等所编。《外集》诗文凡七
《梅禹金集》·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集乃其诗,凡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
《棠湖诗稿》·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岳珂撰。珂有《金陀稡编》,已著录。兹编乃所作宫词一百首,皆咏北宋之事。前有
《雄雉斋选集》·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顾图河撰。图河字书宣,江都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图河为江左十五子之
《古剑书屋文钞》·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廷桢撰。廷桢字山抡,长洲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是编,凡诗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