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郑玉撰。玉有《春秋阙疑》,已著录。是编《文集》八卷,前有至正丁亥《程文序》。又有至正庚寅玉《自序》,盖即玉所自编。惟《序》称“名曰《馀力稿》,以见吾学之不专於文词”,则集名似后人追改。然《王祎序》及《杨士奇跋》已皆称《师山集》,则初刻时已改名矣。《遗文》五卷,不知何人所编。程敏政跋玉《钓台诗卷》,称其裔孙虬装潢成册。张骏《和敏政诗跋》,亦称玉裔孙鲸虬,皆能诗。其或出虬等之手欤。《附录》一卷,则当时酬赠诗文,及后人题咏也。玉《自序》谓:“韩、柳、欧、苏涂天下之耳目,置斯民於无闻见之地。道之不明,文章障之;道之不行,文章尼之。”其《与洪君实书》,又力诋唐皇甫湜,其言殊妄。汪克宽作玉行状,称其文“以正大刚直之气,发为雄浑警拔之词。感慨顿挫,简洁纯粹。然纪事朴实,不为雕镂锻炼,跌宕怪神之作。出入马迁、班固,而根之以六经之至理”。其推尊亦太过。然玉学术本醇,克宽所谓大抵主於明正道,扶世教者,其论不诬。其文皆雅洁不支,欧阳玄所谓严而有法者(案玄此语亦见克宽志中),亦为不愧。其《送葛子熙序》,称:“陆子之质高明,故好简易。朱子之质笃实,故好邃密。所入之途有不同,及其至也,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岂有不同者哉?况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尊周、孔,同排释、老;同以天理为公,同以人欲为私。大本达道,无有不同者。学者不求其所以同,惟求其所以异,此岂善学圣贤者哉?”又《与汪真卿书》,称:“朱子尽取群贤之书,析其同异,归之至当。使吾道在宇宙如青天白日,万象灿然,莫不毕见。然自是以来,三尺之童,即谈忠恕。目未识丁,亦闻性与天道。一变而为口耳之弊。盖古人之学,以所到之深浅为所见之高下,所言皆实事。今人之学,所见虽远而皆空言。此岂朱子毕尽精微以教世之意哉?”其言皆辨别真伪,洞见症结,无讲学家门户之见。知其授命成仁,搘拄名教,不自剽窃语录中来矣。
《栖云阁诗略》·(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高珩撰。此集犹抄写之本,以各体编次,不分卷数,题曰男之骃、之驹同校阅,盖
《珂雪诗》·(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曹贞吉撰。贞吉字升六,号实菴,安邱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初,王士祯
《碧川文选》·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杨守阯撰。守阯字惟立,号碧川,鄞县人,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加尚书衔致
《谷响集》·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释善住撰。善住字无住,别号云屋。尝居吴郡城之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
《朱圉山人集》·十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巩建丰撰。建丰字子文,号渭川,又号介亭,伏羌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西村集》·八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史鉴撰。案宪宗、孝宗时有两史鉴。其一长洲人,弘治己未进士,见《太学题
《屏山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刘子翚撰。子翚字彦冲,崇安人。刘韐之季子。尝通判兴化军。移疾归里,筑室屏山以终。此
《欧阳南野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欧阳德撰。德字崇一,泰和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事迹具《明史
《介塘文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相撰。相号介塘,鄞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靖初,以争大礼,廷
《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任环撰。环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人。嘉靖甲辰进士。历任广平、沙河、滑
《愚菴小集》·十五卷(庶吉士祝堃家藏本)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传》,已著录。此集凡赋一卷、诸体诗五卷、杂著文九卷,
《有怀堂诗文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田肇丽撰。肇丽字念始,号苍厓,户部侍郎雯之子,官户部郎中。肇丽负隽才而屡试不
《一溉堂诗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余光耿撰。光耿字介遵,婺源人,康熙初诸生,《江南通志》作康熙乙酉举人。案光耿之
《学古绪言》·二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娄坚撰。坚字子柔,长洲人。隆、万间贡生。早从归有光游,《明史·文苑传》附
《赤城集》·二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夏鍭撰。鍭字德树,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左评事,事迹附见《明史·夏
《韩集举正》·十卷、《外集举正》·一卷(编修朱筠家藏本)宋方崧卿撰。崧卿,莆田人。孝宗时尝知台州军事。是书后有淳熙己酉崧
《龟山集》·四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杨时撰。时事迹具《宋史·道学传》。是集凡书奏、表劄、讲义、经解、史论、启记、序
《金渊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元仇远撰。远字仁近,一曰仁父,钱塘人。因居馀杭溪上之仇山,自号曰山村民。世传高克恭画《山村
《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永乐大典本)宋赵蕃撰。蕃字昌父,号章泉,先世郑州人。建炎初,其曾
《书山遗集》·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吴会撰。会字庆伯,金谿人。至正三年,尝举乡荐第一。入明不仕,至洪武戊辰乃卒。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