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墟集》·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冯从吾撰。从吾有《元儒考略》,已著录。其集初刻止於万历壬子。此本乃其次子嘉年益以癸丑以后至天启辛酉作,类序重刻。自卷一至卷十二皆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盖生平著作,汇於此集。其中讲学之作,主於明理;论事之作,主於达意,不复以辞采为工。然有物之言,笃实切明。虽字句间涉俚俗,固不以弇陋讥也。惟其与朱童蒙争论首善书院讲学一疏,称“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之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又郭允厚、郭兴治等劾邹元标,从吾又上疏力争,称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云云。其说颇为固执。夫士大夫自甲科通籍,於圣贤大义,不患不知。顾实践何如耳,不在乎聚而讲也。维古极盛之治,有皋、夔、稷、契;亦越小康之世,有房、杜、王、魏、韩、范、富、欧阳,亦何尝招百司执事,环坐而谈心性哉。无故而舍其职司,呼朋引类。使其中为君子者,授人以攻击之间;为小人者,借此为攀附之途。党祸之兴,未必非贤者开门而揖盗也。至於谓宋之不竞由禁讲学,尤为牵合。考宋之党禁,始於宁宗庆元二年八月,弛於嘉泰二年二月,中间不过六七年耳。至於宝庆以后,周、程、张、邵,并从祀孔子庙庭;紫阳、东莱之流,并邀褒赠。理宗得谥为理,实由於是。盖道学大盛者四五十年,而宋乃亡焉。史传具存,可以覆案,安得以德祐之祸归咎於庆元之禁乎?从吾初为御史,拒绝阉人,劾罢胡汝宁,禁大计苞苴。又上疏谏神宗不亲政事,几遘危祸。后廷议三案,亦持正不阿,卓然不愧为名臣。惟此两疏,意虽善而未计其流弊。故附纠其失,俾来者无惑焉。
《二薇亭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徐玑撰。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集作灵。字即古渊字,盖偶以别体书之。永
《剩语》·二卷(永乐大典本)案是集散见《永乐大典》中,或题曰《艾性夫剩语》,或题曰《艾性夫孤山晚稿》。而不著性夫为名为字
《汶阳端平诗隽》·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周弼撰。弼字伯弜,汶阳人。所选《三体唐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之,乃称
《湘皋集》·三十三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蒋冕撰。冕字敬所(案《明史》本传,冕字敬之,然编首王宗沐、黄佐、陈邦偁、吕调阳
《瓢泉吟稿》·五卷(永乐大典本)元朱晞颜撰。考元代有两朱晞颜。其一为作《鲸背吟》者。其一为长兴人,字景渊,即著此稿者也。
《孟东野集》·十卷(内府藏本)唐孟郊撰。郊字东野,武康人。贞元中举进士。官溧阳尉。事迹附载《新唐书·韩愈传》。愈集中《贞
《钝翁前后类稿》·一百十八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琬撰。琬有《尧峰文抄》,已著录。始琬请告以前所作诗文,自辑为《类稿》六十二
《石闾诗》·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元撰。景元号石闾,镶红旗汉军。生平作字,效晋;作诗,效汉,务欲自拔於流俗之上。
《浮溪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汪藻撰。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登崇宁二年进士。历官显谟阁大学士、左太中大夫。封新安郡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
《乐轩集》·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陈藻撰。藻字元洁,福清人。林亦之之弟子。乐轩其自号也。是集为其门人林希逸所编。刘克庄
《河汾诗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薛瑄撰。瑄有《读书录》,已著录。是集第一卷载赋五篇,馀皆古今体诗。其孙禥於成化间
《恕谷后集》·十卷、《续刻》·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已著录。是集所作古文也,前有其门人阎镐
《五峰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李孝光撰。孝光字季和,乐清人。隐居教授白野,泰哈布哈尝师事之。至正七年,诏徵隐士,
《午溪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镒撰。镒字伯铢,丽水人。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遂以“午溪”名其集。卷首题“
《刘练江集》·七卷、《附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刘永澄撰。永澄字静之,宝应人,万历辛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乞归省
《瓦缶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宗渭撰。宗渭字泰川,嘉兴人,康熙癸巳举人。初於康熙丁亥自编其诗为《瓦缶集》三卷
《西菴集》·九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孙蕡撰。蕡字仲衍,广东顺德人。洪武三年举於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主簿
《纬萧草堂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宋至撰。至字山言,商邱人。吏部尚书荦之子,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初刻有《
《赍志斋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陈泰交撰。泰交有《尚书注考》,已著录。是集中有《自述》一篇,言初字穉孚,更字同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