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墟集》·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冯从吾撰。从吾有《元儒考略》,已著录。其集初刻止於万历壬子。此本乃其次子嘉年益以癸丑以后至天启辛酉作,类序重刻。自卷一至卷十二皆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盖生平著作,汇於此集。其中讲学之作,主於明理;论事之作,主於达意,不复以辞采为工。然有物之言,笃实切明。虽字句间涉俚俗,固不以弇陋讥也。惟其与朱童蒙争论首善书院讲学一疏,称“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之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又郭允厚、郭兴治等劾邹元标,从吾又上疏力争,称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云云。其说颇为固执。夫士大夫自甲科通籍,於圣贤大义,不患不知。顾实践何如耳,不在乎聚而讲也。维古极盛之治,有皋、夔、稷、契;亦越小康之世,有房、杜、王、魏、韩、范、富、欧阳,亦何尝招百司执事,环坐而谈心性哉。无故而舍其职司,呼朋引类。使其中为君子者,授人以攻击之间;为小人者,借此为攀附之途。党祸之兴,未必非贤者开门而揖盗也。至於谓宋之不竞由禁讲学,尤为牵合。考宋之党禁,始於宁宗庆元二年八月,弛於嘉泰二年二月,中间不过六七年耳。至於宝庆以后,周、程、张、邵,并从祀孔子庙庭;紫阳、东莱之流,并邀褒赠。理宗得谥为理,实由於是。盖道学大盛者四五十年,而宋乃亡焉。史传具存,可以覆案,安得以德祐之祸归咎於庆元之禁乎?从吾初为御史,拒绝阉人,劾罢胡汝宁,禁大计苞苴。又上疏谏神宗不亲政事,几遘危祸。后廷议三案,亦持正不阿,卓然不愧为名臣。惟此两疏,意虽善而未计其流弊。故附纠其失,俾来者无惑焉。
《寅菴集》·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罗肃撰。肃字汝敬,号寅菴,以字行,庐陵人,永乐甲申进
《行远集、行远外集》·(皆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录》,已著录。其文集、续集,刻於嘉靖中。此集,则崇祯庚午
《念西堂诗集》·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令撰。令字仲锡,渭南人,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是编分金、石、丝、竹、匏、
《说学斋稿》·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危素撰。素有《草庐年谱》,已著录。据《千顷堂书目》,其文集本五十卷,明代已散佚不
《黄山诗留》·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法若真撰。若真字汉儒,号黄石,一号黄山,胶州人。顺治乙酉,以“五经”特赐中式,
《东牟集》·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王洋撰。洋字元渤,山阳人。以省试第二名中宣和六年甲科。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
《东田漫稿》·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马中锡撰。中锡字天禄,别号东田,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事迹具《明史》
《大复集》·三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何景明撰。景明有《雍大记》,已著录。是集凡赋三卷、诗二十六卷、文九卷,传志、行状
《觉非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罗亨信撰。亨信字用实,号乐素,东莞人,永乐甲申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亨信居谏垣有直声
《畏垒山人诗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昂发撰。昂发有《畏垒笔记》,已著录。是集,诸体杂编,其五言古体大抵刻峭清新
《双云堂文稿》·六卷、《诗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范光阳撰。光阳字国雯,号北山,鄞县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
《梁溪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李纲撰。纲有《建炎时政记》,已著录。是集首载宋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陈俊
《江右诗稿》·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李先芳撰。先芳有《读书私记》,已著录。宋弼山《左明诗钞》称其有《李氏山房诗录》,
《健松斋集》·二十四卷、《续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象瑛撰。象瑛有《封长白山记》,已著录。是集,象瑛所自编。凡
《四如集》·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黄仲元撰。仲元有《四如讲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咸淳甲戌《余谦一序》,所作《梦笔记》附
《精华录》·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任渊编。渊有《山谷内集注》,已著录。是集皆摘录黄庭坚诗文。前有《渊序》,不著
《关中集》·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余懋衡撰。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
《彭椒岩诗稿》·二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彭开祐撰。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是集
《枫林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朱升撰。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前八卷皆诗文,而以《官诰》及《太祖手敕》编入第
《巾石遗编》·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吕怀撰。怀有《周易卦变图传》,已著录。据《千顷堂书目》所著,《巾石类稿》本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