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明义》·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崇祯十一年,道周官少詹事,注《礼记》五篇以进,此其一也。其说以二至、二分、四立皆归於中央之土为取则於《洛书》之中五,而五气於以分布。此岁功所由成,政事所从出,故作《月令气候生合总图》。又以《月令》载昏旦中星,故有《十二月中星图》,并细载中星距极远近度数及寅泰、卯大壮等十二卦彖象,以为此圣人敷治之原。每一月分为一章,其日躔星度则各列原本於前,而别列授时历新测於后。考《尧典》中星与《月令》不同,故《大衍历议》曰:“颛顼历即夏历。汤作殷历,更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为上元,周人因之,距羲和所记昏明中星,俱差半次。是不韦更考中星,断取近距。”然先儒论说,大抵推求差分,而不追改《经》文。至唐明皇始黜《月令》旧文,更附益时事,名《御删定月令》,改置《礼记》第一。故《开成石经》於昏旦中星悉改从唐历。宋延祐二年,仍复旧本《月令》,而唐《月令》别行,以其变乱古经,不足垂训故也。道周乃别立《经》文曰“孟春之月,日在危,昏昴中,旦房中。仲春之月,日在东壁,昏参中,旦箕中”云云,是又道周自为《月令》,蹈唐人之失,殊为未协。特其所注杂采《易象》、《夏小正》、《逸周书》、《管子》、《国语》,参稽考证,於《经》义颇有阐发。其胪举史传,亦皆意存规戒,非漫为推衍禨祥。则改《经》虽谬,而其因事纳诲之忱,则固无悖於《经》义也。
《礼记章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大意,谓《礼记》由汉儒掇拾而成,章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
《考工记通》·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徐昭庆撰。昭庆字穆如,宣城人。是书《凡例》有曰“此注本之朱周翰之《句解》,上而参
《周礼补亡》·六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元邱葵撰。葵字吉甫,莆田人。《闽书》作同安人,未之详也。是书本俞庭椿、王与之之说
《三礼图》·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刘绩撰。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是书所图,一本陆佃
《周官集注》·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苞撰。苞字凤九,号灵皋,亦号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会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
《周礼复古编》·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宋俞庭椿撰。庭椿字寿翁,临川人。乾道八年进士,官古田令。是书《宋志》作三卷。今本作
《二礼经传测》·六十八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进士,历官南京吏、礼、兵三部
《学礼质疑》·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万斯大撰。斯大有《仪礼商》,已著录。是书考辨古礼,颇多新说。如谓鲁郊惟日至
《周官翼疏》·三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沈淑撰。淑字季和,常熟人。雍正癸卯进士。是书汇辑汉、唐、宋、明以来及国朝李光地
《檀弓丛训》·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慎撰。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正德辛未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以谏大礼,谪戍
《昏礼辨正》·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力诋三《礼》经文,引《曲礼》“男女非有行
《明堂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以门人姜尧问九室、五室之辨发端,而终於九宫卦位。其大意专訾郑康成之主五室
《礼记辑览》·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养相撰。养相,睢阳卫籍,凤阳人。嘉靖丙辰进士。其书盖为科举而设,不载《经》文,惟
《周礼井田谱》·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夏休撰。休,会稽人。绍兴中进士。楼钥《序》云:“以上书补官,一试吏而止。”亦未详为
《礼记纂注》·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道衡撰。道衡字平子,丹阳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其父三才,
《周礼质疑》·五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青芝撰。青芝有《学诗阙疑》,已著录。是书摘《周礼》旧注及前人经训互相参证,间亦
《周礼订释古本》(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芝藻撰。芝藻有《大易疏义》,已著录。是书前有康熙丁丑《自序》。大抵宗俞庭
《礼记疑问》·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书依文训义,多作语录之体。间有新说,则多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卫湜撰。湜字正叔,吴郡人。其书始作於开禧、嘉定间。《自序》言日编月削,几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