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变通》·六卷(永乐大典本)
元曾贯撰。贯字传道,泰和人。天历辛巳举於乡。官绍兴府照磨。元季兵乱,弃官家居。乡人推率义军,后御龙泉寇,战败抗节死。事迹见《江西通志》。所著《四书类辨》、《学庸标旨》诸书,俱湮没不传。惟朱彝尊《经义考》载有《周易变通》之名,亦以为已佚。今检《永乐大典》所录《周易》各卦下,收入贯说尚多,其标题实作《易学变通》。知彝尊未见原书,故称名小误矣。谨裒辑汇次,釐为六卷。其《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中孚》八卦为《永乐大典》所原阙者,今无可校补,亦姑仍其旧。是书纯以义理说《易》,其体例每篇统论一卦六爻之义,又举他卦辞义之相近者参互以求其异同之故。如《乾卦》云:“《乾》六爻不言吉,无往而非吉也。初九处之以勿用,即初九之吉。上九处之以无悔,即上九之吉。二之见,五之飞,三四之无咎,皆然。盖位或过於中,而圣人处之则无不中。位或失於正,而圣人处之则无不正。所谓刚健中正,纯粹以精者。吉有大於此乎!”《坤卦》云:“或疑六三王事为六五之事,然《乾》主君道,《坤》主臣道,王事乃九五大人之事,故《坤》卦三五,圣人皆有戒辞者,其所以正人臣之体,为虑深矣。”《艮卦》云:“敦《临》、敦《艮》皆吉,何也?曰敦者,厚道也。厚於治人则人无不服者,《临》是也。厚於治己而己无不修者,《艮》是也。人之自处容可处於薄乎?”凡此诸条,立义皆为纯正。其他剖析微细,往往能出前儒训解之外。间取互体立说,兼存古义,尤善持平。在说《易》诸家,可谓明白而笃实。且其成仁取义,无愧完人。而《元史·忠义传》失於记载,殊伤漏略。今蒐辑遗文,著之於录,非惟其书足重,亦因以表章大节,发潜德之幽光焉。
《易学图说续闻》·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既为《易学图说会通》,复自出己意成此编。凡三十二条,总不离陈抟
《周易乾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周易乾凿度》,郑康成注,与《乾坤凿度》本二书。晁公武并指为仓颉修古籀文,误并为一,
《周易正义》·十卷(内府刊本)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於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
《古周易》·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吕祖谦编。祖谦字伯恭,金华人。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
《易会》·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邹德溥撰。德溥字汝光,安福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
《学易大象要参》·四卷(编修林澍蕃家藏本)国朝林赞龙撰。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丙午举人。是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
《周易纂注》(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奇颖撰。奇颖字九愚,嘉定人。顺治辛卯拔贡生,官平遥县知县。此书大概依附朱子《
《大易通解》·十五卷、附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大学士裔介之子。官至江常镇道。是编乃其
《易窥》(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程玉润撰。玉润字铉吉,常熟人。万历癸丑进士。据《经义考》所引倪长玗语,知其尝官部郎
《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
《春秋占筮书》·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其曰《春秋》者,摭《春秋传》所载占筮以明古人之《易》学。实为《易》作
《十家易象集说》·九十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国朝吴鼎撰。是编采宋俞琬、元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
《周易辨》·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浦龙渊撰。兹编因《系辞》“包犠氏王天下”之文,遂谓六十四卦无一非帝王师相之事
《易图明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渭撰。渭原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德清人。是书专为辨定图书而作。初,陈抟推阐
《诚斋易传》·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杨万里撰。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官至宝谟阁学士,致仕。韩侂胄召之不起。开
《周易感义》(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此书为未刻稿本,中多朱墨涂乙。其撰人姓名,墨笔题“东海衲民岳岚墨山氏述”,盖所自书
《读易大旨》·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奇逢撰。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又号夏峰,容城人。前明万历庚子举人。是书乃其入国朝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
《大易择言》·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绵庄,号青溪,上元人。是编因桐城方苞《绪论》,以六条编纂诸家
《杨氏易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杨简撰。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大中大夫。事迹具《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