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文物大全》(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其版为蓝朱二色,首列六官之所属,次为制度器物诸图,终以诸儒传授图。大抵转相剿袭、摹写失真。如王宫制图,外朝为致民三询之地,雉门为人民观法之区,则外朝应在雉门之外,而此图列於库门之外。他若裘冕无旒,六贽未备,坛壝市肆,亦弗详载。盖乡塾兔园册也。考宋乾道中,昌州杨甲作《六经图》,其《周礼》图曰《文物大全》,与此书之名相合。又国朝庐江卢云英,因其父所刻信州石本《五经图》重为编辑,其《周礼》图亦曰《文物大全》。然杨氏图凡四十有三,卢氏图凡五十有一,均与此本不符。疑坊肆书贾於卢氏《五经图》中摘其《周礼》诸图,而稍稍窜乱之,别为一书以售其欺耳。
《礼记集注》·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师曾撰。师曾有《今文周易演义》,已著录。是书以陈澔《集说》为未得《经》义,故别
《四礼辑》·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马从聘撰。从聘字起莘,灵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十一年灵
《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永乐大典本)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详《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宁中
《周礼说略》·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於《周礼》之中偶有所见,即摘其一节一语而疏之。以非解全《经》,故云《
《乡射礼仪节》(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林烈撰。烈,福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嘉靖丙寅烈《自序》,称尝於其乡之嵩阳社创射圃
《周礼述注》·二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坡撰。光坡字耜卿,号茂夫,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之弟也。杭世骏《榕城诗话》称
《缁衣集传》·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是书为所进《礼记解》五篇之四。分二十三章,亦各创立名目。案郑康成云:“《
《周礼训隽》·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深撰。深字子渊,长兴人。嘉靖乙酉举人,官至雷州府推官,是书略无考证,而割
《仪礼经传内编》·二十三卷、《外编》·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内编》
《读礼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肃公撰。肃公有《诗问》,已著录。是书取礼家丧服之制意所未喻者辨之,又杂论俗礼之不
《仪礼节解》·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敬所作《九经解》,皆好为议论,轻诋先儒。此编
《周礼拾义》(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大濬撰。大濬,安溪人。是书采辑《注》、《疏》及诸家之说,间附以案语。然於礼家
《礼说》·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惠士奇撰。士奇有《半农易说》,已著录。是编不载《周礼》经文,惟标举其有所考证
《周礼疑义举要》·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字慎修,婺源人。是书融会郑《注》,参以新说,於《经》义多所阐发。其
《四礼翼》·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自序》谓以民间日用常行浅近鄙俗可以家喻户晓者,析为条目。凡《冠礼翼》二:曰
《檀弓通》·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徐昭庆撰。昭庆有《考工记通》,已著录。此编亦取便於初学,体例与所解《考工记》同。其
《礼记新裁》·三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童维岩撰。维岩字叔嶷,钱塘人。其书但标举题目,诠发作法。盖乡塾课本,专为制义而
《檀弓论文》·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孙濩孙撰。濩孙字邃人,高邮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书专论《檀弓》之文,
《大戴礼删翼》·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是编节录《大戴礼记》而自为之注。其孙奭跋其后曰:删翼者,因旧本而删其
《礼记新义》·三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汤三才撰。三才字中立,丹阳人。朱彝尊《经义考》叙其书於王翼明、赵宧光之前,盖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