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百家诗选》·二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宋王安石编。安石有《周礼新义》,已著录。是书去取,绝不可解,自宋以来,疑之者不一,曲为解者亦不一,然大抵指为安石。惟晁公武《读书志》云:《唐百家诗选》二十卷,皇朝宋敏求次道编。次道为三司判官,尝取其家所藏唐人一百八家诗,选择其佳者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为一编。王介甫观之,因再有所去取,且题曰:欲观唐诗者,观此足矣。世遂以为介甫所纂,其说与诸家特异。案《读书志》作於南宋之初,去安石未远。又晁氏自元祐以来,旧家文献,绪论相承,其言当必有自,邵博《闻见后录》引晁说之之言,谓王荆公与宋次道同为群牧司判官。次道家多唐人诗集,荆公尽即其本,择善者签帖其上,令吏抄之,吏厌书字多,辄移所取长诗签,置所不取小诗上。荆公性忽略,不复更视。今世所谓:《唐百家诗选》曰“荆公定”,乃群牧司吏人定也,其说与公武又异。然说之果有是说,不应公武反不知。考周煇《清波杂志》,亦有是说,与博所记相合。煇之曾祖与安石为中表,故煇持论多左袒安石,当由安石之党以此书不惬於公论,造为是说以解之,托其言於说之,博不考而载之耳?此本为宋乾道中倪仲传所刊,前有仲传《序》,其书世久不传。国朝康熙中,商邱宋荦始购得残本八卷刻之,既又得其全本,续刻以行,而二十卷之数复完,当时有疑其伪者。阎若璩历引高棅《唐诗品汇》所称,以元宗《早渡蒲关诗》为开卷第一,陈振孙《书录解题》所称,非惟不及李、杜、韩三家,即王维、韦应物、元、白、刘、柳、孟郊、张籍皆不及,以证其真。又残本佚去安石原序。若璩以《临川集》所载补之。其文俱载若璩《潜邱劄记》中。惟今本所录共一千二百六十二首,较晁氏所记多十六首。若璩未及置论,或传写《读书志》者,误以六十二为四十六欤?至王昌龄《出塞诗》,诸本皆作“若使龙城飞将在”,惟此本作“卢城飞将在”,若璩引唐平州治卢龙县以证之;然唐三百年,更无一人称“卢龙”为“卢城”者,何独昌龄杜撰地名?此则其过尊宋本之失矣。
《六艺流别》·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佐撰。佐有《乐典》,已著录。是书大旨以六艺之源皆出於经,因采摭汉、魏以下诗文,
《唐四家诗》·八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立名编。立名有《钟鼎字源》,已著录。是编合刻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家之诗。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溥编。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
《松陵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皮日休、陆龟蒙等倡和之诗,考卷端日休之《序》,则编而成集者龟蒙,题集名者日休也。龟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百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魏齐贤、叶棻同编。齐贤字仲贤,自署钜鹿人。棻字子实,自署南阳人。考宋
《三贤集》·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杨名编。名字实卿,遂宁人。嘉靖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三贤祠在夔州莲花峰下,
《文坛列俎》·十卷(内府藏本)明汪廷讷编。廷讷字昌期,号无我,新都人。其书分十类:一曰经翼,二曰治资,三曰鉴林,四曰史摘
《文章类选》·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考之,盖庆王也。为太祖第
《元艺圃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李蓘编。此集续“宋诗”而选,所录凡一百九人,诗六百二十五首。《自序》称地僻少书籍
《岳阳纪胜汇编》·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梅淳撰。淳,当涂人。隆庆辛未进士。初,元释天镜尝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
《历朝赋楷》·八卷(内府藏本)国朝王修玉编。修玉字倩修,钱塘人。是编成於康熙丙寅。卷首恭录圣祖仁皇帝御制《阙里桧赋》、《
《清源文献》·十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何炯编。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是集成於万历丁酉,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前列
《两宋名贤小集》·三百八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旧本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思有《宝刻丛编》,世隆有《北轩笔记》,并已
《古黄遗迹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卢濬编。濬,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弘治中官黄州府知府。是编辑黄州古迹题咏,大旨以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内府藏本)案:唐显庆中,李善受曹宪《文选》之学,为之作注。至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复集衢州常
《五十家唐诗》·(无卷数,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自唐太宗、元宗至储光羲凡五十家。各家之诗但分古近体,亦有载赋数首者。
《同时尚论录》·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蔡士顺编。士顺,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於崇祯丁丑,所辑皆东
《诗所》·五十六卷(通行本)明臧懋循编。懋循有《负苞堂集》已著录。初,临朐冯惟讷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后又益以
《义门郑氏奕叶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郑尔垣编。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曰元郑大和《贞和集》
《文致》·(无卷数,内府藏本)明刘士鏻编。士鏻,杭州人。崇祯辛未进士。是集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