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选》存《封禅书》,何如存《天人三策》。存《剧秦美新》,何如存《更生封事》?存《魏公九锡文》,何如存《蕃、固诸贤论列》?《出师表》不当删去《后表》;《九歌》不当止存《少司命》、《山鬼》;九章不当止存《涉江》。《汉诏令》取武帝不取高、文,《史论赞》取班、范,不取司马迁。渊明《诗家冠冕》,十不存一、二;又不当以“诗赋”先“诏令、奏疏”,使君臣失位,质文先后失宜。其排斥萧统甚至,盖与刘履《选诗补注》皆私淑文章正宗之说者。然正宗主於明理,文选原止於论文,言岂一端,要各有当,仁子以彼概此,非通方之论也。且所补司马谈《六家要旨论》,则齐黄老於六经;鲁仲连《遗燕将书》,则教人以叛主。高帝《鸿鹄歌》情锺嬖爱,扬雄《反离骚》事异忠贞,蔡琰《胡笳十八拍》非节烈之言,《越人歌》、《李延年歌》直淫亵之语;班固《燕然山铭》,实为贡谀权臣,董仲舒《火灾对》亦不免附会经义。律以正宗之法,皆为自乱其例,亦非能恪守真氏者,至於宋王《微咏赋》,讹为宋玉《微咏赋》,则姓名时代并讹;引佛经横陈之说以注《讽赋》,则庞杂已甚;荆轲《易水歌》与《文选》重出,亦为不检。观所著《牧莱脞语》,於古文、时文之格律尚未分明。则排斥古人,亦贸贸然徒大言耳。然其说云补《文选》,不云竟以废《文选》,使两书并行,各明一义,用以济专尚华藻之偏,亦不可谓之无功。较诸举一而废百者,固尚有间焉。
《古乐府》·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左克明编。克明自称豫章人,其始末未详。《自序》题至正丙戌,则顺帝时也。是书录古乐府
《汉魏名文乘》·(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运泰、余元熹同编。二人皆闽中书贾也。所录凡六十家,盖杂采何钅堂《汉魏丛书》
《昭明文选越裁》·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洪若皋编。若皋有《南沙文集》,已著录。是编取《昭明文选》重为删定,复捃拾诸家之注
《皇华集》·二卷、《续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翰林院修撰唐皋、兵科给事中史道,於正德十六年以颁世宗即位诏奉使朝鲜,
《续文选》·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绍祖编。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裔也。是编成於万历壬寅,采自唐及明诗文
《广东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梁善长编。善长字崇一,顺德人。乾隆己未进士。此集所选广东诗,上起於唐,下至国
《友声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赖鲲升编。鲲升字沧峤,会昌人。其父方勃偕弟方度於邑治之西辟霞绮园,与邑人沈开进、胡
《六李集》·三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也。凡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
《清江二家诗》·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熊逵编。逵,清江人。是编选录孙伟、敖英二人之诗。伟字朝望,号鹭沙,弘治壬
《吴都文粹》·九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郑虎臣编。案:《苏州府志》,虎臣字景兆,曾为会稽尉,宋德祐初,自请监押贾似道,杀
《明文衡》·九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程敏政编。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是编首代言,为词臣奉敕撰拟之交,次赋,次骚
《三苏文粹》·七十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后亦无序跋,其曰《文粹》,盖仿陈亮《欧阳文粹》例也。凡苏洵文十一卷,苏
《辅臣赞和诗集》·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案此集乃嘉靖六年除夕,世宗作五言律诗一首,以示阁臣。於是大学士杨一清、谢迁
《二妙集》·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万士和编。士和有《履菴集》,已著录。初,唐顺之选汉、魏至明之诗为《二妙集》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内府藏本)宋彭叔夏撰。叔夏,庐陵人,自署曰乡贡进士,其始末未详。《江西通志》亦但列其名於《绍熙壬
《唐诗叩弹集》·十二卷、《续集》·三卷(内府藏本)国朝杜诏、杜庭珠同编。诏有《云川阁诗集》,已著录。庭珠,秀水人,尚书臻
《六艺流别》·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佐撰。佐有《乐典》,已著录。是书大旨以六艺之源皆出於经,因采摭汉、魏以下诗文,
《朱子论定文钞》·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震方编。震方有《读书正音》,已著录。是编取经传子史以至唐、宋诸家之文曾经
《新安文献志》·一百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是书於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凡有关於新安者,悉采录之。六十卷以前为甲
《薛涛李冶诗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涛与元稹相倡和;冶亦尝与刘禹锡游,皆中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