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选》存《封禅书》,何如存《天人三策》。存《剧秦美新》,何如存《更生封事》?存《魏公九锡文》,何如存《蕃、固诸贤论列》?《出师表》不当删去《后表》;《九歌》不当止存《少司命》、《山鬼》;九章不当止存《涉江》。《汉诏令》取武帝不取高、文,《史论赞》取班、范,不取司马迁。渊明《诗家冠冕》,十不存一、二;又不当以“诗赋”先“诏令、奏疏”,使君臣失位,质文先后失宜。其排斥萧统甚至,盖与刘履《选诗补注》皆私淑文章正宗之说者。然正宗主於明理,文选原止於论文,言岂一端,要各有当,仁子以彼概此,非通方之论也。且所补司马谈《六家要旨论》,则齐黄老於六经;鲁仲连《遗燕将书》,则教人以叛主。高帝《鸿鹄歌》情锺嬖爱,扬雄《反离骚》事异忠贞,蔡琰《胡笳十八拍》非节烈之言,《越人歌》、《李延年歌》直淫亵之语;班固《燕然山铭》,实为贡谀权臣,董仲舒《火灾对》亦不免附会经义。律以正宗之法,皆为自乱其例,亦非能恪守真氏者,至於宋王《微咏赋》,讹为宋玉《微咏赋》,则姓名时代并讹;引佛经横陈之说以注《讽赋》,则庞杂已甚;荆轲《易水歌》与《文选》重出,亦为不检。观所著《牧莱脞语》,於古文、时文之格律尚未分明。则排斥古人,亦贸贸然徒大言耳。然其说云补《文选》,不云竟以废《文选》,使两书并行,各明一义,用以济专尚华藻之偏,亦不可谓之无功。较诸举一而废百者,固尚有间焉。
《二皇甫集》·七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也。冉字茂政,丹阳人,天宝十五载进士,大历中官至左补阙;曾
《名笔私抄》·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曾佩编。佩字元山,临川人。嘉靖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其按闽时搜罗各
《古隽》·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慎编。杂采周、秦、汉诸子之文,惟末数篇为孔融、阮瑀、应玚诸人杂文,每篇各立标目,不甚
《倪城风雅》·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劳巁编。巁有《半菴诗稿》,已著录。是编所录皆阳信一县之诗。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得
《闺秀集初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季娴编。季娴字静姎,兴化女子,適李氏。是集选前明闺阁诸诗,编为四卷,皆近体也。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详,考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
《诸儒文要》·八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凡八十篇。
《咏史集解》·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编,林乔松注。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乔松,晋江人,始末未详。其注此书,
《元风雅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内府藏本)前集十二卷,元傅习所采集,孙存吾为之编次;后集十二卷,则存吾所续辑也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赋虽古诗
《古诗解》·二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唐汝谔撰。汝谔有《诗经微言合参》,已著录。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
《词致录》·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天麟编。天麟,大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是集皆载词命之文,分
《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陈徐陵撰。陵有《文集》,已著录。此所选梁以前诗也。案:刘肃《大唐新语》曰:梁简文
《圭塘欸乃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许有壬及其弟有孚、子桢,倡和之诗也。有壬有《至正集》,已著录。是集乃至正八年有
《天籁集》·二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明释无相编。无相始末未详。是集成於万历己酉,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
《古括遗芳》·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南山郑宣撰。不著时代,亦无序跋。考书中所录,止於明天顺中,则明人也。其书裒辑处
《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文藻等编。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五人
《唐诗鼓吹笺注》·十卷(通行本)金元好问编。国朝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朝鼒字次鼎,俊臣字子籥,清臣字子清,
《明文远》·(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徐文驹编。文驹有《师经堂集》,已著录。是编辑有明一代之文。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
《薛涛李冶诗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涛与元稹相倡和;冶亦尝与刘禹锡游,皆中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