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全金诗》·七十四卷
康熙五十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宋自南渡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并入於金。特北人质朴,性不近名,不似江左胜流,动刊梨枣,迨汝阳版荡,散佚遂多。元好问撰《中州集》,掇拾畸零,得诗一千九百八十馀首,作者二百四十馀人,并乐府釐为十一卷。每人各以小传述其轶事,颇为详悉。然好问之意,在於借诗以存史,故於诗不甚求全,所录未能赅备。郭元釪因取好问原本,重为葺缀,所增之人,视旧加倍。所增之诗,视旧三倍。仍存好问之小传,而取刘祁《归潜志》以拾其遗,别题曰补。又杂取《金史》及诸家文集说部,以备考核,别题曰附。元釪有所论说,亦附见焉。金源一代之歌咏,彬彬乎备矣。书成奏进,仰蒙圣祖仁皇帝制序刊行。伏读序文,知是编薈粹排纂,实经御笔。而目录之首,犹题臣郭元釪补缉一条。大圣人善与人同,一长必录之盛心,尤足以昭示千古也。
《经世宏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一贯编。一贯有《易学》,已著录。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复特起教习庶吉
《古论大观》·四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编。前有自序,称“往者坊刻论脍,皆门生辈裒集成之。就中某一论为士大夫
《澄远堂三世诗存》·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绳远编。绳远有《姓氏谱》,已著录。是集合刻其曾祖应徵、祖士标、父寅之诗。
《论学绳尺》·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笔峰,官京学教谕,皆闽人也。是
《市隐园诗文》·(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淛及其子之裔所编。淛,江宁人。李维桢作其《海月楼集》序,称为金陵典客,盖以
《玉山纪游》·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顾瑛纪游倡和之作,明袁华为类次成帙者也。所游自昆山以外,如天平山、灵岩山、虎邱、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
《岳阳纪胜汇编》·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梅淳撰。淳,当涂人。隆庆辛未进士。初,元释天镜尝辑录岳阳楼石刻诸诗,其本久佚
《今文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鑛撰。鑛有《孙月峰评经》,已著录。是编裒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凡三十一
《御定全唐诗》·九百卷康熙四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诗莫备於唐。然自北宋以来,但有选录之总集,而无辑一代之诗共为一集者。
《金华文略》·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王崇炳编。崇炳有《金华徵献略》,已著录。是编录金华一郡之文。始自汉尚书杨
《古诗解》·二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唐汝谔撰。汝谔有《诗经微言合参》,已著录。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
《棣华书屋近刻》·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历城朱缃、朱绛、朱纲兄弟三人之合集也。缃有《橡村集》,纲有《苍雪山房稿》,皆
《韩文杜律》·二卷(内府藏本)明郭正域编。正域有《批点考工记》,已著录。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
《玉屑斋百家论钞》·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文炎编。文炎字维谦,杭州人。其书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总萃成编。
《续文选》·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绍祖编。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裔也。是编成於万历壬寅,采自唐及明诗文
《浯溪诗文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焯编。焯自号龙津子,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靖戊子,辑元结以下至明代诸人题咏碑铭。
《昆山杂咏》·二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俞允文编。允文有《俞仲蔚集》,已著录。宋嘉定中,龚昱尝辑《昆山杂咏》三卷,续
《草堂雅集》·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顾瑛编。瑛早擅文章。又爱通宾客,四方名士,无不延致於“玉山草堂”者,因仿段成式《
《滕王阁集》·十三卷、《滕王阁续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蔡士英编。士英字伯彦,奉天人,官漕运总督。顺治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