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全金诗》·七十四卷
康熙五十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宋自南渡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并入於金。特北人质朴,性不近名,不似江左胜流,动刊梨枣,迨汝阳版荡,散佚遂多。元好问撰《中州集》,掇拾畸零,得诗一千九百八十馀首,作者二百四十馀人,并乐府釐为十一卷。每人各以小传述其轶事,颇为详悉。然好问之意,在於借诗以存史,故於诗不甚求全,所录未能赅备。郭元釪因取好问原本,重为葺缀,所增之人,视旧加倍。所增之诗,视旧三倍。仍存好问之小传,而取刘祁《归潜志》以拾其遗,别题曰补。又杂取《金史》及诸家文集说部,以备考核,别题曰附。元釪有所论说,亦附见焉。金源一代之歌咏,彬彬乎备矣。书成奏进,仰蒙圣祖仁皇帝制序刊行。伏读序文,知是编薈粹排纂,实经御笔。而目录之首,犹题臣郭元釪补缉一条。大圣人善与人同,一长必录之盛心,尤足以昭示千古也。
《越望亭诗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鹤编。鹤有《海樵山人集》,已著录。越望亭在绍兴府城卧龙山巅,前对秦望。初名望海
《才调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蜀韦縠编。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皆未详。是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
《东皋诗存》·四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之珩编。之珩字楚白,如皋人。是集选其邑人之诗。自宋以迄於国朝,每人各详其字
《元朝野诗集》·(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
《彤管新编》·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之象编。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录。是编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自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内府藏本)宋吕祖谦编。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案: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临安书坊,有所
《天台前集》·三卷、《前集别编》·一卷、《续集》·三卷、《续集别编》·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是集,皆裒辑《天
《三台文献录》·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时渐编。时渐字伯鸿,号磐石,寿光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编
《姑苏杂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启诗凡古今体一百三十六首。
《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
《诗所》·五十六卷(通行本)明臧懋循编。懋循有《负苞堂集》已著录。初,临朐冯惟讷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后又益以
《皇清诗选》·三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孙鋐编。鋐字思九,江南华亭人。其书采国初诸诗,分体编录。其凡例有曰:“论诗者必规摹初
《古乐苑》·五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编,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於
《凤山郑氏诗选》·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编。学佺有《易经通论》,已著录。是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也。孔道号一
《成氏诗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大名成氏之家集也。一曰《適和堂初集》,成宰撰;一曰《適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一曰
《渠风集略》·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马长淑编。长淑字汉荀,安邱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磁州知州。初,安邱张贞欲辑其邑自
《金兰集》·三卷、《附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徐达左编。达左所编《颜子》(案是书已为高阳所窜乱,改名颜子鼎编。然鼎
《明伦初集》·五卷、《续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郑文炳编。文炳字慕斯,莆田人。是书取历朝文之有关五伦者,分类辑之
《鼓吹续编》·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绍、朱积同编。绍字善继,积字善庆,江阴人。二人兄弟也。是编成於永乐二十二
《汉魏名家》·(无卷数,通行本)明汪士贤编。士贤,徽州人。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於万历中,在张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