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初,迄大历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戊辰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也。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河岳英灵集》例,而张众甫、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俱阙,考毛晋《跋》,谓得旧抄本,所缺张、章、戴诸《评》俱在,独刘湾无考,故编中於四家姓氏之下,俱注云:《评》载卷首。今检卷首无之,当由久而复佚耳。又案: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得宋鋟本,如朱湾《咏玉》一首,“玉”字作“三”,盖每句皆藏“三”字义也。后人不解诗义,翻谓“三”为讹字,妄改为《咏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仍袭旧讹,知毛晋所云旧抄本,犹未足据也。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祯《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於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归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护之论耶?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適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適也,然適自字达夫,游实误记而误辨。至称其评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径,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馀则大抵精确,不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馀》摘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仲武称其工於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矣。
《韩文杜律》·二卷(内府藏本)明郭正域编。正域有《批点考工记》,已著录。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
《元音遗响》·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达、刘绍诗也。三人皆元之
《洛如诗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彝尊选录,陆奎勋编次。彝尊有《经义考》,奎勋有《陆堂易学》,皆已著录。此集皆康
《御选唐诗》·三十二卷、《附录》·三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其注释则命诸臣编录,而取断於睿裁。诗至唐,无体不备,
《唐诗说》·二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释圆至撰。圆至有《牧潜集》,已著录。此书盖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
《师子林纪胜》·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释道恂撰。师子林在苏州府城内。元至正中,天如禅师居寺中,倪瓒为之叠石成山。地址
《蓉溪书屋集》·四卷、《续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正集,明方豪编。续集,高第编。豪有《断碑集》,已著录。第,绵州人,
《滕王阁集》·十卷(内府藏本)明董遵编。遵始末未详。是编成於正德中,辑滕王阁由唐至明之诗文。是阁自王勃、韩愈以后,为世所
《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张邦翼编。邦翼,蕲州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是集采粤中前哲之文,
《蜀藻幽胜集》·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傅振商编。蜀虽僻处一隅,而自汉、晋以来,文章为盛。宋庆元中有程遇孙等《成都文类》
《诗宿》·二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刘一相编。一相字维衡,长山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是编采周、秦、汉、魏、六朝、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正臣编。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
《论学绳尺》·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笔峰,官京学教谕,皆闽人也。是
《八刘唐人诗集》·八卷(内府藏本)题曰淮阴刘青夕选,不著其名。前有康熙癸未李翰熙序,称青夕尝有《唐诗十三家》之刻。又辑为
《古论元箸》·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傅振商编。振商有《杜诗分类》,已著录。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杂采战国至
《两宋名贤小集》·三百八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旧本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思有《宝刻丛编》,世隆有《北轩笔记》,并已
《御定题画诗》·一百二十卷康熙四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裒合题画之诗共为一集者,始於宋之孙绍远。然书止八卷,所录仅唐、宋
《秦汉文脍》·五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编。是编杂选秦、汉之文,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之类,皆不标本书之名。又如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十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焦映汉、贾棠所刻邱濬、海瑞集也。濬、瑞皆琼州人。映汉与棠同官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