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初,迄大历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戊辰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也。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河岳英灵集》例,而张众甫、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俱阙,考毛晋《跋》,谓得旧抄本,所缺张、章、戴诸《评》俱在,独刘湾无考,故编中於四家姓氏之下,俱注云:《评》载卷首。今检卷首无之,当由久而复佚耳。又案: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得宋鋟本,如朱湾《咏玉》一首,“玉”字作“三”,盖每句皆藏“三”字义也。后人不解诗义,翻谓“三”为讹字,妄改为《咏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仍袭旧讹,知毛晋所云旧抄本,犹未足据也。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祯《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於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归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护之论耶?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適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適也,然適自字达夫,游实误记而误辨。至称其评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径,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馀则大抵精确,不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馀》摘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仲武称其工於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矣。
《蜀藻幽胜集》·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傅振商编。蜀虽僻处一隅,而自汉、晋以来,文章为盛。宋庆元中有程遇孙等《成都文类》
《经世宏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一贯编。一贯有《易学》,已著录。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复特起教习庶吉
《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卷(通行本)明茅坤编。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明史·文苑传》称: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
《义门郑氏奕叶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郑尔垣编。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曰元郑大和《贞和集》
《古表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一卿编。一卿字次公,自号求如居士,泾县人。是书辑历代表章,上起六朝之末,下逮於元
《诗归》·五十一卷(内府藏本)明锺惺、谭元春同编。惺有《诗经图史合考》,元春有《岳归堂诗集》,均已著录。是书凡古诗十五卷
《唐诗说》·二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释圆至撰。圆至有《牧潜集》,已著录。此书盖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
《海岱会集》·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石存礼、蓝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也。存礼字
《师子林纪胜》·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释道恂撰。师子林在苏州府城内。元至正中,天如禅师居寺中,倪瓒为之叠石成山。地址
《周文归》·二十卷(内府藏本)明锺惺编。其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
《尺牍筌蹄》·三卷(永乐大典本)明陈桱编。桱有《通鉴续编》,已著录。是书选录宋代书简,其标目有曰要套、曰书式、曰具位、曰
《武夷山诗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总录一篇,述山之得名及历代兴建封号之事。后杂录诗二卷,皆游人题咏
《二家诗钞》·二十卷(内府藏本)国朝邵长蘅编。长蘅有《青门集》,已著录。此其所选新城王士祯、商邱宋荦之诗也。是时士祯为刑
《玉峰诗纂》·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复俊编。复俊有《东吴名贤记》,已著录。玉峰者,昆山之别名。所纂诸诗,自西晋迄於明
《乐府原》·十五卷(内府藏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集》,已著录。是书取汉、魏、六朝乐府古题,各为考证,并录原文而
《唐四家诗》·八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立名编。立名有《钟鼎字源》,已著录。是编合刻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家之诗。
《箧中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元结编。结有《次山集》,已著录。是集成於乾元三年,录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
《书记洞诠》·一百十六卷(内府藏本)明梅鼎祚编。先是,杨慎编《赤牍清裁》一书,自左氏至六朝,仅八卷。王世贞益之,讫於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