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补》·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廖元度编。元度字大隐,长沙人。是书成於康熙甲子、丙子之间。乾隆丙寅,长沙府知府吕肃高重为删定刻之。然意主夸多,冗杂特甚,又疏於考证,舛漏尤多。如神农因茶山之葬,而收其《蜡词》;虞舜因苍梧之巡,而收其《南风》诗。甚以楚为高阳之苗裔,而收其《丹书》。假借牵附,不一而足。而罗含《湘中记》所载禹《玉牒词》,见《后汉书·郡国志》注者,乃遗而不载。沈诸梁、石乞诸口语靡不滥入,而楚词乃删削不完。至戴凯之《竹谱》之类,本非诗篇,汉高帝《鸿鹄歌》之类,无与楚事,亦牵率并登,殆不可解。又如刘跛子乃北宋人,而列於六朝之际;严羽乃昭武人,而引於三湘之间。盖州县志书,率多附会先贤,借为光耀。而元度乃据志书以为之,宜其至於如是也。
《书记洞诠》·一百十六卷(内府藏本)明梅鼎祚编。先是,杨慎编《赤牍清裁》一书,自左氏至六朝,仅八卷。王世贞益之,讫於明代
《汉魏诗乘》·二十卷(通行本)明梅鼎祚编。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其所辑汉、魏六朝之诗,名《八代诗乘》,六朝诗多所删削
《三刘家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涣字凝之,筠州人,登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
《吟堂博笑集》·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杂采隋、唐以来闺阃之作,以死节、劝戒、奇遇、题咏、寄情分为
《榕村讲授》·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李光地编。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是书凡分三编。上编载周、张、二程、朱子所著
《新安文粹》·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金德玹撰。苏大重订正之。其第十五卷则苏大自载其诗文也。德玹字仁本,大字景元,皆休
《文章指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明归有光编。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书前有旧序,称原无书名,有光登第后授
《中原文献》·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焦竑编。竑有《易筌》,已著录。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
《双桂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墺编,墺,无锡人。是集录其祖环父允之诗。环字伯枢,元兵部侍郎宪之子,洪武间,常以茂
《宋四名家诗》·(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周之鳞、柴升同编。之鳞字雪苍,海宁人。升字锦川,仁和人。是编选苏轼、黄庭坚、范成
《订补浯溪集》·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陈斗编。斗字民仰,祁阳人。官永宁县主簿。浯溪在祁阳县南五里,为唐道州刺史
《群公小简》·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成化乙未徐传序,称苏文忠、方秋崖、赵清旷、卢柳南、孙仲益
《三僧诗》·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
《闺秀集初编》·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季娴编。季娴字静姎,兴化女子,適李氏。是集选前明闺阁诸诗,编为四卷,皆近体也。
《春秋词命》·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王鏊撰,王彻注。鏊有《史馀》,已著录。彻自署松江人,始末未详。是书杂采左氏所
《秦汉文钞》·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冯有翼编。有翼字君卿,杭州人。是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刊於何时。其版式则万历以后之坊本也。
《钦定四书文》·四十一卷乾隆元年,内阁学士方苞奉敕编《明文》。凡四集:曰化治文、曰正嘉文、曰隆万文、曰启祯文。而国朝文别
《乐府广序》·三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朱嘉徵编。嘉徵字岷左,别号止谿圃人,海宁人。前明崇祯壬午举人,入国朝官徽州府
《窦氏联珠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西江褚藏言所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人为一卷,每卷各有《小序
《宋诗删》·二十五卷(内府藏本)国朝顾贞观编。贞观字华封,无锡人。由监生考授秘书院中书,后中康熙丙午举人,迁国史院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