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洛风雅》·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金履祥编。履祥有《尚书表注》,已著录。是编乃至元丙申,履祥馆於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王偘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濂洛诗派图。但以师友渊源为统纪,初不分类例。良瑞以为濂、洛诸人之诗固皆风雅之遗,第风、雅有正变、大小之殊,颂亦有周、鲁之异。於是分诗、铭、箴、诫、赞、咏四言者为风雅之正,其楚辞、歌骚、乐府、韵语为风雅之变,五、七言古风则风雅之再变,绝句、律诗则又风雅之三变云云,具见良瑞所作序中。盖选录者履祥,排比条次者则良瑞也。昔朱子欲分古诗为两编而不果。朱子於诗学颇邃。殆深知文质之正变、裁取为难。自真德秀《文章正宗》出,始别为谈理之诗。然其时助成其稿者为刘克庄,德秀特因而删润之。故所黜者或稍过,而所录者尚未离乎诗。自履祥是编出,而道学之诗与诗人之诗千秋楚越矣。夫德行、文章,孔门即分为二科;儒林、道学、文苑,《宋史》且别为三传。言岂一端?各有当也。以濂、洛之理责李、杜,李、杜不能争,天下亦不敢代为李、杜争。然而天下学为诗者,终宗李、杜,不宗濂、洛也。此其故可深长思矣。
《翊学诗》·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案此集乃嘉靖七年五月,经筵官进讲大学衍义,世宗因制五言古诗一章,并序以赐阁臣。大
《南滁会景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赵廷瑞编。林烴又增以十景图。自宋至明,篇什略备。廷瑞,开州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兵部
《李太白诗选》·五卷、《杜少陵诗选》·六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李白诗选之首有杨慎序,辨白里贯出处甚详。末云:“吾
《国雅》·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顾起纶编。起纶有《句漏集》,已著录。是编选明诸家之诗,上起洪武,
《乐府诗集》·一百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郭茂倩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褎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
《元音遗响》·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达、刘绍诗也。三人皆元之
《闽南唐雅》·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徐编。费道用、杨德周等补之。德周序言之甚明,而卷首题名乃称道用辑、德周订,而校
《八代文钞》·(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宾编。宾字烟客,梁山人。是编首列文家姓氏,起屈原至明锺惺,凡九十有二人。别无
《榕村讲授》·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李光地编。光地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是书凡分三编。上编载周、张、二程、朱子所著
《皇霸文纪》·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鼎祚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以配冯惟讷《诗纪》。此编上起古初,
《兴观集》·一卷、附《山村遗诗、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瞿暹编。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
《桥门听雨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金庠编。庠,苏州人。永乐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
《唐僧宏秀集》·十卷(内府藏本)宋李龏编。龏有《翦绡集》,已著录。此所选唐代释子之诗,自皎然以下凡五十二人,诗五百首。前
《二冯评点才调集》·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冯舒、冯班所评点,其犹子武合刊之。班有《钝吟杂录》,已著录。此书去取大旨,具见武
《蔡氏九贤全书》·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蔡鹍编。鹍,元定十五世孙也。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国朝蔡世远编。世远有《二希堂集》,已著录。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
《赠言小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
《海虞文苑》·二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应遴编。应遴字选卿,常熟人。是书辑其乡有明一代赋诗杂文,以类叙次而成。其中如
《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张之象编。是编前有黄体仁序,称之象此书与《唐诗类苑》均家贫不能刊,以授其同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详,考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