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久无善本,明人所刻,多以意增窜,全失其真。后赵宧光得宋嘉定乙亥永嘉陈玉父刊本翻雕,世乃复见原书。舒此本即据嘉定本为主,而以诸本参核之,较诸本为善。如序中“投壶玉女为欢尽於百娇”,据《神异经》及《西京杂记》改为“百骁”之类,皆确有依据,不为窜乱。然如苏武诗一首,宋刻本无标题,与《文选》同,舒乃据俗本题曰《留别妻》。徐幹《室思诗》六章,有宋孝武帝拟作及《艺文类聚》所引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杂诗》五首、《室思》一首。《塘上行》据李善《文选注》本有四说,宋刻所题盖据《歌录》第二说,乃据《宋书》不确之说,改为魏武,移於文帝之前。石崇《王明君词序》,其“造新曲”句有李善《文选注》、刘履《文选补遗》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新造”。杨方《合欢诗》五首有《艺文类聚》及《乐府诗集》可证,乃据《诗纪》改为《合欢诗》二首、《杂诗》三首。梁简文帝“率尔为咏”,为字本读去声,乃误读平声,遂据俗本改为“成咏”。王筠《和吴主簿诗》“青骹逐黄口”句,有《西京赋》可证。乃臆改为“青鹘。”皆未免失考。至於张衡《同声歌》之“恐慄若探汤”句,宋刻误“慄”为“瞟”;又“思为莞蒻席”句,宋刻误“莞”为“菀”,苏伯玉《盘中诗》有《沧浪诗话》可证,宋刻误连入傅元诗中。汉成帝时童谣“燕燕尾涎涎”句,有旧本《汉书》可证,宋刻误为“尾殿殿”,皆讹舛显然,而曲为回护,又往往失之拘泥。今赵氏翻雕宋本流传尚广,此刻虽胜俗刻,终不能及原本。故仅附存其目焉。
《钓台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文焕编。文焕字静菴,临川人。官严州府知府。是集成於万历丙子,因《钓台集》旧本,续以
《合评选诗》·七卷(内府藏本)明凌濛初编。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著录。是编全录《文选》诸诗,而杂采各家评语附於上方,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
《昆山杂咏》·二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俞允文编。允文有《俞仲蔚集》,已著录。宋嘉定中,龚昱尝辑《昆山杂咏》三卷,续
《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内府藏本)国朝陈訏编。訏有《句股引蒙》,已著录。十五家者,梅尧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
《三刘家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涣字凝之,筠州人,登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
《吴兴艺文补》·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同编,而韩昌箕为校录刊刻。斯张有《吴兴备志》,元衢有《
《东皋诗存》·四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之珩编。之珩字楚白,如皋人。是集选其邑人之诗。自宋以迄於国朝,每人各详其字
《泰山蒐玉》·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袁撰。字玉田,怀远人。官泰安州知州。是编采泰山碑铭诗文汇为一帙,皆嘉靖乙卯以后之作
《金华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阮元声编。元声有《南诏野史》,已著录。此书辑自梁迄明婺人所作诗二百五十四家。自
《宋名臣献寿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也
《南宋杂事诗》·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嘉辙、吴焯、陈芝光、符曾、赵昱、厉鹗、赵信等同撰。鹗有《辽史拾遗》,已著录。
《元文类》·七十卷、《目录》·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元苏天爵编。天爵有《名臣事略》,已著录。是编刊於元统二年,监察
《皇清文颖》·一百二十四卷康熙中,圣祖仁皇帝诏大学士陈廷敬编录,未竟。世宗宪皇帝复诏续辑,以卷帙浩博,亦未即蒇功。我皇上
《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郑尔垣编。尔垣字一枢,浦江人。义门二十世裔也。郑氏自宋建炎至明初,合族而
《成氏诗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大名成氏之家集也。一曰《適和堂初集》,成宰撰;一曰《適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一曰
《古黄遗迹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卢濬编。濬,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弘治中官黄州府知府。是编辑黄州古迹题咏,大旨以
《盛明百家诗》·三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俞宪编。宪字汝成,无锡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世传李攀龙送俞
《滕王阁续集》·十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嗣京撰。嗣京,扬州兴化人。崇祯戊辰进士,官南昌府推官。巡抚解学龙属其取明中
《古文汇编》·二百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陈仁锡编。以经、史、子、集分部,然所配多不当理,如《水经》属地理,当列之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