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明辨》·八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徐师曾撰。师曾有《古文周易演义》,已著录。是编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盖取明初吴讷之《文章辨体》而损益之。讷书内编仅分体五十四,外编仅分体五。前代文格,约略已备,师曾欲以繁富胜之,乃广正集之目为一百有一,广附录之目为二十有六。首以古歌谣词,皆汉以前作,真伪不辨。而以李贺一诗参其间,岂东京而后,只此一诗追古耶?次四言诗,以分章者为正体,以不分章者为变体。次楚辞,分古赋之祖、文赋之祖、摹拟楚辞三例。次赋,分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例,又有正体而间出於俳,变体流於文赋之渐二变例。次乐府,全窃郭茂倩书而稍益以《宋史·乐志》,其不选者亦附存其目。次诗,取《文选》门类稍增之,所录止於晚唐,宋以后无一字。次诏诰诸文,皆分古体、俗体二例。次为书表诸表,则古体之外添唐体、宋体。碑则正体、变体之外又增一别体。甚至墓志以铭之字数分体。其馀亦莫不忽分忽合,忽彼忽此。或标类於题前,或标类於题下,千条万绪,无复体例可求。所谓治丝而棼者欤?
《宋文选》·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
《唐诗选》·七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李攀龙编,唐汝询注,蒋一葵直解。攀龙有《诗学事类》,汝询有《编蓬集》,一葵有《尧山堂
《十先生奥论》·四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亦无刊书年月,验其版式,乃南宋建阳麻沙坊本也。书中集程子
《天台诗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许鸣远编。鸣远字有望,天台人。自序:“为天台先正诗,多湮没失传,虑后学并此近今者而
《倪城风雅》·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劳巁编。巁有《半菴诗稿》,已著录。是编所录皆阳信一县之诗。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得
《古文关键》·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馀篇,各标举其
《士林诗选》·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怀悦编。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是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
《七十二峰足徵集》·一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定璋编。定璋字友篁,吴县人。是集蒐历代文士之生於太湖七十二峰间者,录
《皇华集》·十三卷(内府藏本)明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录惟天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元年、五
《三台文献录》·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时渐编。时渐字伯鸿,号磐石,寿光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编
《柳洲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增新等编。增新字子更,嘉善人。柳洲在嘉善熙宁门外。顺治初,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
《续垂棘编·三集》十卷、《四集》·九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范鄗鼎编。鄗鼎有《理学备考》,已著录。初,鄗鼎父芸茂,当明末
《练音集补》·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王辅铭编。辅铭字翊思,嘉定人。初,明翠校尝以嘉定代有作者,而诗篇多散逸,因采宋
《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卷(通行本)明茅坤编。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明史·文苑传》称: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
《南华合璧集》·五卷(内府藏本)明黄鲁曾编。鲁曾字得之,吴县人。正德丙子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也。是编选王宠之诗,而附以
《宋元诗会》·一百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焯编。焯字默公,桐城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兵部主事。是编裒辑宋、元诸诗,自《云
《牍隽》·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萧士琦撰。士琦字季公,泰和人,前明贡生。是编选自汉至宋尺牍,分三十二门。卷首有其
《楚风补》·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廖元度编。元度字大隐,长沙人。是书成於康熙甲子、丙子之间。乾隆丙寅,长沙府知府吕
《陶韦合集》·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凌濛初编。是书前有濛初题词曰:“从来以继陶者莫如左司,而两集无合刻者。合之自何观察露始
《滕王阁续集》·十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嗣京撰。嗣京,扬州兴化人。崇祯戊辰进士,官南昌府推官。巡抚解学龙属其取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