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礼仪节》·八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
明邱濬撰。濬字仲深,琼山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庄。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取世传朱子《家礼》而损益以当时之制。每章之末,又附以馀注及考证,已非原本之旧。惟所称“文公《家礼》五卷,不闻有图。今刻本载於卷首,而不言作者,多不合於本书。《通礼》曰立祠堂,而图以为家庙,一也。深衣缁冠,冠梁包武而屈其末,图则安梁於武之上,二也。本文黑缕而图下注用白,三也。《丧礼》陈袭衣有深衣等物,而不用《仪礼》质杀二冒,图乃陈之,四也。本文大敛无布绞之数,而图有之,五也。大敛无棺中结绞之文,而图下注则结於棺中,六也。《尺式图》下载天台潘时举说,末识岁月曰嘉定癸酉。是时距文公没时庆元庚申,十有三年矣,岂可谓为文公作哉!”又称“或曰信如此言,图固非朱子作,何以‘祠堂’章下有‘主式见《丧礼》及前图’八字。愚案南雝旧本,於立祠堂下注圈外止云‘主式见《丧礼》治葬章’,并无‘见前图’三字。不知近本何据改‘治葬章’三字为见前图”云云。其辨证颇明。然此本“祠堂”章“神主”一条下并无“见治丧章”字,乃有“详具图”三字,与濬所言不合。又图散於各章之中,庞杂错落,殊无伦叙。其《香案图》前以二丫髻童子执幡前导,如释家之状,决非旧图所有,亦决非濬之所为。盖又坊刻所窜乱者也。
《读周礼略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是书不全录《经》文,但每段标其起止,云自某
《礼记要旨补》·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戈九畴撰,闻人德行增补”。蔡必大《序》又称:“古睦守戈公以闻人先生旧所传《
《礼经类编》·三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经纶撰。经纶字大经,号寅清,南丰人。正、嘉间诸生。是编取《周礼》、《仪礼》、《
《夏小正戴氏传》·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傅崧卿撰。崧卿字子骏,山阴人。官至给事中。《夏小正》本《大戴礼记》之一篇。《隋
《考工记述注》·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兆珂撰。兆珂有《诗经多识编》,已著录。此编因《考工记》一书文句古奥,乃取汉唐
《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是书因朱申《周礼句解》稍为订补,别以音释、评语标注上方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内府藏本)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玄有《易注》,已著录。公彦,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事
《说礼约》·十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许兆金撰。兆金字丙仲,馀姚人。天启中贡生,官弋阳县知县。是书乃坊刻讲章,於名物制度
《大戴礼删翼》·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是编节录《大戴礼记》而自为之注。其孙奭跋其后曰:删翼者,因旧本而删其
《古周礼》·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郎兆玉撰。兆玉字完白,仁和人。万历癸丑进士。是书谓之古《周礼》者,自别於俞庭椿诸人之
《批点檀弓》·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谢枋得撰”。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宝祐四年进士。宋末为江东制
《礼记详说》(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其《自序》谓明太祖时专以《注》、《疏》衡
《郊社考辨》·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已著录。是编立论主南北郊分祀,大致皆本之毛奇龄。
《四礼疑》·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首载《
《礼书》·一百五十卷(内府藏本)宋陈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李廌《师友纪谈》称其许少张榜登科。又称其元祐七年进《礼图
《周礼复古编》·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宋俞庭椿撰。庭椿字寿翁,临川人。乾道八年进士,官古田令。是书《宋志》作三卷。今本作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书自《檀弓》至《杂记》,於注家异同之
《家礼辨定》·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复礼撰。复礼字需人,号草堂,钱塘人。其书创始於康熙壬午,定本於丁亥。因朱子《家
《重刊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六十九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国朝梁万方撰。万方字广菴,绛州人。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本未竟之书
《五服集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徐骏撰。骏,常熟人。是书成於正统戊午。考论五服之制,设为问答以明之。大旨於古制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