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对百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种教科书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我们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我们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我们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我们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百年时光,历史无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教科书涉及的所有方面都给予一样的强调。我们研究的重心是依靠教科书实物支撑的。好在有这些丰富的教科书实物,使得我们的研究少走很多弯路,也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实证价值,有时候,版权页上的或书本中的东西确实让我们很是头疼,因为它和我们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某些结论相冲突。此时,我们更多的服膺于教科书实物。这也是本书的特点。
★ 16开平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本书的研究关注并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而是广开视野,将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也同时纳入研究范围
★ 全书112.3万字,1191页,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
★ 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教育,几乎是与教科书(教材)携手并进的。在教科书(教材)身上,印刻着教育发展的脚印,折射着历史变化的痕迹。
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应满足如下条件:一,产生了现代学制,根据学制,依学年、学期而编写使用;第二,有与之配套的教授书(教授法、教学法)或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教学有具体的建议;第三,依据教学或课程计划按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编写使用。初具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名称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而严格意义的现代教科书在我国的产生,应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新学制出现了,新学堂迅猛发展,适应新学制新学堂需求的教科书也就大量涌现。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把近现代意义的教科书肇始时间放在教会学堂的大量出现及其对教科书的强烈需求,也即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来。所以本书的研究也以此为上限。
这100多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本书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这基本上是西方教科书的翻译引进阶段;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初),这是教科书的引进与自编自创结合、引进逐渐被自编取代的阶段;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20世纪初-1926年),这是教科书定型与稳定阶段;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1927-1949年)。而中间两个时期(大约在1897-1926)又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史上的黄金30年,繁星般的单品教科书与成系列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大型成套教科书双轨并行了好长一段时间,满足了不同学校不同师生的需求。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朗朗书声,百年余音。在百年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教科书内容与形式同政治政权、文化文明之间的互动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读百年教科书就是在读一个历史的变迁,在读百年文明演进史。百年教科书大致与百年历史相仿佛,它不仅是对激荡的20世纪的记录和目击,而且它本身也是激荡的20世纪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说,清未民初,教科书主要是图存求强、普及西学的启蒙书;20世纪3040年代,教科书主要是抗日救国、民族解放的宣传册;50-70年代,教科书则成为“革命文化”的红色传单;80-90年代,教科书充斥着对未来、对世界、对现代化的憧憬;21世纪以来,教科书日益成为孩子们的实践操作指导书。
作者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本书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
**章 国门开放与西学教科书之引进
**节 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
二、教会出版机构及其西学译著
三、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及其影响
专栏1 “教科书”一词的出现
四、早期西学教科书举隅
第二节 中国近代*早系统的西学教科书
一、傅兰雅与《格致须知》
二、艾约瑟与《西学启蒙》
第三节 洋务学堂对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洋务学堂的兴办
二、京师同文馆:课程与教材
三、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及其译著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科书之开端
**节 学堂教科书
一、新式学堂与教科书发展
二、南洋公学教科书
三、其他新式普通学堂教科书
四、新式大学堂教科书
第二节 书坊教科书
一、民间书坊与教科书的发展
二、文明书局及其教科书
三、商务印书馆及其早期教科书
四、百花齐放的其他书坊教科书
第三节 中国**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一、 《*新教科书》系列
专栏2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发展
二、*早的国家官编教科书
专栏3张之洞与“唱歌教科书”
第三章中国现代教科书之定型
第四章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和特色教科书
第五章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
第六章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教科书
第七章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科书
本套书还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下》
石鸥,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教学论专家张敷荣教授。1990-1992年留学西德,1992年回国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1996年聘为教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2010年被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897-1949)》《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949-2009)》。
吴小鸥,1987-199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2001,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2003-2004,中央教育科学所首届访问学者,师从朱小蔓教授。2005-2009,湖南师范大学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石鸥教授。1991-1992,湖南省东江师范学校教师。1992-2002,湖南郴州教育学院教师,2002-现在,湖南湘南学院教师。
君主论 本书特色 《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指南...
启功全集-第七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
周飞舟,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央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行为与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二版 本书特色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J.阿罗代表作*新中译本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二版 内容简介...
他被称为人类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汤因比认为他的著作堪与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相媲美.伊本·赫勒敦(1332—1406),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历史学家、政...
古希腊人的爱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新视角解析了古希腊人的爱情生活。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有什么特点?古希腊盛行同性恋的深刻社会及历史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圣娼与性迷...
《信仰、礼仪与生活》内容简介:对朱熹来说,先圣是儒家神圣价值在世的典范,并为后世儒者提供了效法的“原型”,需要不断地回溯和
凤凰-中国祥瑞 内容简介 在古老而传统的中国神秘文化里,龙、凤凰、麒麟、貔貅以其祥瑞的象征意义民间的喜爱。庞进编著的《中国祥瑞(凤凰)》以凤凰为个案,以...
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 现代风险管理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在风险领域里主要社会科学者的论文,每一位作者论述他们的理论观点或者批判地评论力图解释对风险的社会或...
《风火少年战AI:人工智能从编程到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以耳熟能详的人物——哪吒作为主线介绍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
不沉默的少数 本书特色 基于公民社会的理想和使命,《不沉默的少数》集中了当下敏锐的“思想声音”和对历史的追问。变革中领军人物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作家的个人记忆,更...
不确定之美-给模糊的赞歌 本书特色 我们真的可以把一切都说的清晰准确吗?即使我们追求科学与精确,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非此即彼。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含糊不清,语言就是...
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发展到宋元明时期,超越了汉唐,进入了一个学术多元,大师辈出,学派林立,切磋争辩,思想自由,成果丰硕的时代。尤其是宋明...
钱学森智库思想 本书特色 “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格局;系统科学理论的创立不仅为中国前沿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国家治理这项系统工...
炼成非凡吸引力,走出恐惧、不确定和怀疑,让你在每一个处境中都坦然自如、得心应手,把你需要的人统统吸引过来!我敢打赌,你肯定认识几个拥有超高人气的人,他们有着非凡...
传播学方法论 本书特色 作者从对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的方法论解析入手,梳理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思想,探讨了传播活动、传播现象的基本认识方法,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局...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青年文化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中期成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
日本右翼言论批判 本书特色 全书从深层次文化视角出发,史论结合地研究日本右翼学者、文人的种种劣行。全书以大量的**手资料触目惊心地揭示了日本右翼文人的文化侵略以...
世界博物馆(全八卷) 本书特色 张文彬主编的这套《世界博物馆(共8卷彩图版)(精)》装祯精美,共有8册,均用彩色铜版纸印刷。分别介绍了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
作品目录总序一总序二第一章 支配的结构及其功能形态一、权力与支配,过渡形态二、支配与行政,民主制行政的本质与界限三、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