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对百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种教科书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我们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我们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我们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我们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百年时光,历史无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教科书涉及的所有方面都给予一样的强调。我们研究的重心是依靠教科书实物支撑的。好在有这些丰富的教科书实物,使得我们的研究少走很多弯路,也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实证价值,有时候,版权页上的或书本中的东西确实让我们很是头疼,因为它和我们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某些结论相冲突。此时,我们更多的服膺于教科书实物。这也是本书的特点。
★ 16开平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本书的研究关注并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而是广开视野,将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也同时纳入研究范围
★ 全书112.3万字,1191页,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
★ 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教育,几乎是与教科书(教材)携手并进的。在教科书(教材)身上,印刻着教育发展的脚印,折射着历史变化的痕迹。
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应满足如下条件:一,产生了现代学制,根据学制,依学年、学期而编写使用;第二,有与之配套的教授书(教授法、教学法)或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教学有具体的建议;第三,依据教学或课程计划按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编写使用。初具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名称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而严格意义的现代教科书在我国的产生,应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新学制出现了,新学堂迅猛发展,适应新学制新学堂需求的教科书也就大量涌现。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把近现代意义的教科书肇始时间放在教会学堂的大量出现及其对教科书的强烈需求,也即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来。所以本书的研究也以此为上限。
这100多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本书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这基本上是西方教科书的翻译引进阶段;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初),这是教科书的引进与自编自创结合、引进逐渐被自编取代的阶段;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20世纪初-1926年),这是教科书定型与稳定阶段;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1927-1949年)。而中间两个时期(大约在1897-1926)又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史上的黄金30年,繁星般的单品教科书与成系列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大型成套教科书双轨并行了好长一段时间,满足了不同学校不同师生的需求。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朗朗书声,百年余音。在百年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教科书内容与形式同政治政权、文化文明之间的互动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读百年教科书就是在读一个历史的变迁,在读百年文明演进史。百年教科书大致与百年历史相仿佛,它不仅是对激荡的20世纪的记录和目击,而且它本身也是激荡的20世纪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说,清未民初,教科书主要是图存求强、普及西学的启蒙书;20世纪3040年代,教科书主要是抗日救国、民族解放的宣传册;50-70年代,教科书则成为“革命文化”的红色传单;80-90年代,教科书充斥着对未来、对世界、对现代化的憧憬;21世纪以来,教科书日益成为孩子们的实践操作指导书。
作者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本书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
**章 国门开放与西学教科书之引进
**节 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
二、教会出版机构及其西学译著
三、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及其影响
专栏1 “教科书”一词的出现
四、早期西学教科书举隅
第二节 中国近代*早系统的西学教科书
一、傅兰雅与《格致须知》
二、艾约瑟与《西学启蒙》
第三节 洋务学堂对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洋务学堂的兴办
二、京师同文馆:课程与教材
三、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及其译著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科书之开端
**节 学堂教科书
一、新式学堂与教科书发展
二、南洋公学教科书
三、其他新式普通学堂教科书
四、新式大学堂教科书
第二节 书坊教科书
一、民间书坊与教科书的发展
二、文明书局及其教科书
三、商务印书馆及其早期教科书
四、百花齐放的其他书坊教科书
第三节 中国**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一、 《*新教科书》系列
专栏2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发展
二、*早的国家官编教科书
专栏3张之洞与“唱歌教科书”
第三章中国现代教科书之定型
第四章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和特色教科书
第五章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
第六章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教科书
第七章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科书
本套书还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下》
石鸥,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教学论专家张敷荣教授。1990-1992年留学西德,1992年回国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1996年聘为教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2010年被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897-1949)》《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949-2009)》。
吴小鸥,1987-199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2001,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2003-2004,中央教育科学所首届访问学者,师从朱小蔓教授。2005-2009,湖南师范大学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石鸥教授。1991-1992,湖南省东江师范学校教师。1992-2002,湖南郴州教育学院教师,2002-现在,湖南湘南学院教师。
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美尔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审视形而上学的佳作,分为生命之超验、转向理念、死亡与不朽以及个体法则,认为死之所以让生命沉沦,似乎...
《人类如何走到今天》内容简介:假如穿越到数百万年前,你会如何度过你“猿生”的一天? 数十年间,大量关于人类进化的新证据和新观
《老子今注今译》内容简介:本书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本书以华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晌*持久的。——哈贝马斯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规训与...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中下) 内容简介 “中国伦理学说史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列入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重点课题,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积极反响。作者曾收到...
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立足社会史,提出区域人口社会史的学科新概念;原创性地将明清江南人口社会视作一个系统,考察其自平衡的运...
编辑推荐★ 《时代》周刊2010年十大非虚构作品、《PopMatters》2010年度非虚构作品、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图书,并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资助★ 屡获殊荣的...
《烧伤学临床新视野:烧伤休克、感染、营养、修复与整复(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由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院士领衔主编。本专
奇迹与人-房龙经典作品选-全译本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畅销百年的通俗读本享誉全球的经典名著谱写人类历史发展的浩荡长卷二、房龙独家手绘插图告诉我们世界的过去更让我...
文津演讲录之一 内容简介 所收文章皆为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的精彩讲座,遵循“思想自由、务实严谨”之原则,取八方思想之精粹,采众家之所长,集各科之要义。旨在为读者开...
乡村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2编乡村社会卷珍贵典藏)》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乡村社会方面的社会调查文章二十几篇。内容有...
《回归家庭?》内容简介:★她们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本该在职场上大展身手,但是—— 性别歧视与职场天花板阻断了女性的上
《中国的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
边界渗透与不平等-兼论社会分层的后果 本书特色 “边界渗透”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议题。然而,已有的社会分层研究对其缺乏系统的讨论。本书围绕着“阶层边界、边界渗透...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 本书特色 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
学林漫录·十七集 目录 西斋读书记人海沧桑十三则马寅初:只留清白在人间王力:一了百当忆郑毅生师烈士暮年(外一篇)——纪念邓恭三先生怀念李文信先生我的写字生活密韵...
(2018)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本书特色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
扶箕迷信的研究 内容简介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扶箕迷信的研究》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
中国出版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出版史》以出版技术的变革为主要依据,将我国出版历史划分为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抄写复制时期、雕印刻制的版印时期、采用铅活字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