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对百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种教科书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我们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我们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我们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我们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百年时光,历史无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教科书涉及的所有方面都给予一样的强调。我们研究的重心是依靠教科书实物支撑的。好在有这些丰富的教科书实物,使得我们的研究少走很多弯路,也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实证价值,有时候,版权页上的或书本中的东西确实让我们很是头疼,因为它和我们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某些结论相冲突。此时,我们更多的服膺于教科书实物。这也是本书的特点。
★ 16开平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 本书的研究关注并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而是广开视野,将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也同时纳入研究范围
★ 全书112.3万字,1191页,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
★ 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教育,几乎是与教科书(教材)携手并进的。在教科书(教材)身上,印刻着教育发展的脚印,折射着历史变化的痕迹。
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应满足如下条件:一,产生了现代学制,根据学制,依学年、学期而编写使用;第二,有与之配套的教授书(教授法、教学法)或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教学有具体的建议;第三,依据教学或课程计划按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编写使用。初具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名称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而严格意义的现代教科书在我国的产生,应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新学制出现了,新学堂迅猛发展,适应新学制新学堂需求的教科书也就大量涌现。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把近现代意义的教科书肇始时间放在教会学堂的大量出现及其对教科书的强烈需求,也即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来。所以本书的研究也以此为上限。
这100多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本书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的阶段,构成上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西方教科书的引进时期(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这基本上是西方教科书的翻译引进阶段;民间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初),这是教科书的引进与自编自创结合、引进逐渐被自编取代的阶段;教科书的审定与制度化时期(20世纪初-1926年),这是教科书定型与稳定阶段;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时期(1927-1949年)。而中间两个时期(大约在1897-1926)又构成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史上的黄金30年,繁星般的单品教科书与成系列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大型成套教科书双轨并行了好长一段时间,满足了不同学校不同师生的需求。1949年后的阶段,构成下册内容,它可以划分为新中国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改革开放后三个大的发展时期。
朗朗书声,百年余音。在百年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中,教科书内容与形式同政治政权、文化文明之间的互动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读百年教科书就是在读一个历史的变迁,在读百年文明演进史。百年教科书大致与百年历史相仿佛,它不仅是对激荡的20世纪的记录和目击,而且它本身也是激荡的20世纪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说,清未民初,教科书主要是图存求强、普及西学的启蒙书;20世纪3040年代,教科书主要是抗日救国、民族解放的宣传册;50-70年代,教科书则成为“革命文化”的红色传单;80-90年代,教科书充斥着对未来、对世界、对现代化的憧憬;21世纪以来,教科书日益成为孩子们的实践操作指导书。
作者认为,教科书的历史绝不是所谓主流或统一或通用或国定教科书的历史。发行量或畅销不是优秀教科书的唯一标志。发行量或畅销有时候是靠质量竞争的,是读者自愿造成的,如民国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等,但有时候发行量或畅销是靠垄断,没有其他教科书,或者你不能用其他教科书,是逼着读者使用的教科书,如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国定教科书。所以,本书的研究关注没有局限在主流或国定或通用教科书上。只有同时关注到穿插、连贯在所谓主流教科书之间的许多无名气的教科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教科书的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
**章 国门开放与西学教科书之引进
**节 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
二、教会出版机构及其西学译著
三、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及其影响
专栏1 “教科书”一词的出现
四、早期西学教科书举隅
第二节 中国近代*早系统的西学教科书
一、傅兰雅与《格致须知》
二、艾约瑟与《西学启蒙》
第三节 洋务学堂对西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洋务学堂的兴办
二、京师同文馆:课程与教材
三、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及其译著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教科书之开端
**节 学堂教科书
一、新式学堂与教科书发展
二、南洋公学教科书
三、其他新式普通学堂教科书
四、新式大学堂教科书
第二节 书坊教科书
一、民间书坊与教科书的发展
二、文明书局及其教科书
三、商务印书馆及其早期教科书
四、百花齐放的其他书坊教科书
第三节 中国**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一、 《*新教科书》系列
专栏2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发展
二、*早的国家官编教科书
专栏3张之洞与“唱歌教科书”
第三章中国现代教科书之定型
第四章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和特色教科书
第五章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
第六章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教科书
第七章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科书
本套书还有: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下》
石鸥,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于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教学论专家张敷荣教授。1990-1992年留学西德,1992年回国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1996年聘为教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2010年被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897-1949)》《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1949-2009)》。
吴小鸥,1987-199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9-2001,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2003-2004,中央教育科学所首届访问学者,师从朱小蔓教授。2005-2009,湖南师范大学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石鸥教授。1991-1992,湖南省东江师范学校教师。1992-2002,湖南郴州教育学院教师,2002-现在,湖南湘南学院教师。
加藤嘉一的留言:其实离不开 本书特色 《加藤嘉一的留言:其实离不开》中在开篇首先探讨了日本人对中国的7点疑问.例如:中国自由吗、共产党是绝绝对对的一党独裁吗、人...
张梅,文学博士,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隋唐五代文学及江西地方文化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
大师典藏-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辜式的所有著作中,*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辜鸿铭用他令人仰止的完美英语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著就...
访问历史 本书特色 “*后的大家”在哪里?《访问历史》是对当今中国三十位高龄文化人的一册访谈集录。作者钟情历史,在各位大家的笑声与泪影中记录下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感...
乡土中国-大家小书丛书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大家小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收集的十四篇文章是费孝通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
中国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生活兴衰与社会发展研究(1861-1931)(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历史)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是革新的中国,是“千年没有之大变局”的中国。近代中...
平民话筒-2000-2010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精选 内容简介 2000年11月6日,作为中央综合性大报的《工人日报》创办新闻评论版,以先行者的角色为公民言...
旅游民族学-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旅游与民族学、旅游民族学导论、游客与旅游、旅游的目的地、民族学与旅游业等内容。旅游民族学-西北少数...
掌坳村调查-苗族 内容简介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大塘乡的东端,距县城8公里,到乡政府5公里,省道炉榕线从中穿过,交通极为便利,...
神迹.智慧.箴言(耶稣言行录) 本书特色 《神迹·智慧·箴言》为2007年6月第2次印刷。聆听大师的智慧,拥有内在的丰富。周国平推荐!神迹.智慧.箴言(耶稣言行...
社会学概论 目录 **编绪论**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社会学的性质和任务第二章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节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第二...
【内容简介】无神论是近代的发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吗?其实,早在启蒙之光把疑神的种子播洒到欧洲这片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土地之前,无神论在希腊世界就是公众辩论的严肃...
社会人类学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社会人类学文集,由其大学讲稿整理而成,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研究、边疆民族社会研究、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等。社会人类学讲义 目录...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 本书特色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以福州、厦门为中心)》:...
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一辑) 内容简介 五报刊及新媒体我们知道,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报刊业自维新运动以来的又一重要发展时期,那么报刊的传...
风土-人间学的考察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的是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了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
现代民族学-(全四册) 内容简介 民族学在自身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传统民族学向现代民族学的转变。本书结合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从学科发展的...
丛书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整理者吴格是我国知名的文献学专家和四库学专家,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长于版本...
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 本书特色 《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 内容简介 特色鲜明的书店犹如现代钢...
达格(Dag istein Endsj)1968年11月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安阿伯市,目前是挪威卑尔根大学专门做宗教研究的教授,也是一位人权倡导人士。他的著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