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不是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
那只是滿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不是要讓你活得開心快樂,
那只是曇花一現的幻覺。
「前行修持指引」集結精練了歷代大成就者的解脫心法,
它不只是一個進入高階修行的通關護照,
而是一切修行的重要基本功,
即使頂果.欽哲法王也終身不輟地反覆修持。
前行,開始學佛前的心理建設
在開始任何計畫之前,你一定有幾個值得你花時間、精力投入的原因。一旦打好這個心理基礎,你自然就會接著問:「那我應當先做什麼?」這是一個好問題,尤其對於希望成為佛教徒或想追求靈性成長的人而言,更有必要「慎於始」,因為這條探索之路,可能暗伏危機。
略過前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
前行修持是一套完整的實修系統,對於佛法有由淺入深的次第教授,涵蓋所有佛教徒必須理解的基本觀念,既可提供對佛法有興趣的初學人當作基本功練習,而對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來說,也一樣能從中獲到無邊的法益。然而,現在很多人學佛,都愛趕流行,都很功利取向,不想從根基一步步紮實學起,一心只想快點從所謂的大法中學到一點皮毛,獲得一些好處。像這樣,放任還沒調伏好的心去修習大圓滿法正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如何能一路安抵終點?此外,前行修持也是一套最適合現代修行人的學佛方式,你不用聽聞佛法的八萬四千個法門,就能在前行的心要中根據個人根器,有不同深淺的體悟和受益。
前行,最適合現代人的修心法門
面對浩瀚廣大的佛法世界,前行修持提供了一個可以在忙碌俗世中自我修行的方便法門,讓有心參佛修持的人,可以依據自身的能力學習到佛法心要,當成日常修行。不管是出家僧眾或在家信眾,都能次第井然地按部就班修習、改變習性、調伏心念,即使不曾接觸過藏傳佛法的人,也能融通領受。本書中,特別指出修持前後的自我心理建設,以及可能經歷的種種挑戰。比如學佛的五種心態與四種態度:
.五種心態:
1.培養面對真諦的意願:我們多數人在必須面對真相時,總是容易變得怨恨,然後從怨恨生出否認。比如明知道死亡是無可置疑且普遍的真諦,我們的慣常反應卻是假裝它不會發生——面對大部分其他難以下嚥、令人不安的真諦,我們也都是用這種態度對待。
2.克服貧困心態:許多人都自覺心靈貧困,這是因為我們不停地欲求舒適與快樂。除非我們克服這種貧困心態,否則我們永遠會花大部分心力去確保更多個人的舒適與快樂,如此一來,要放下任何事情都變得非常困難。
3.對「聖財」要貪婪:為了獲取聖財(包括出離心、慈愛心、虔敬心與悲心),我們要加倍努力,佛法修行者對於他們所領受、研讀、修持的教法數量,永遠不該覺得夠多了,因為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4.與時間賽跑:這種心態對修持十分重要,不要說:「下周我要開始修持。」這多少意味著你有可能不會去做。一旦你理解了佛法修持就是跟你的驕慢與我執作對時,就會即刻開始修行。
5.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我們修持什麼或我們修持多少,基本上取決於我們的能力、工作與家庭的狀況,以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用來修持。這些完全都是合理的準則,即使在佛陀時代,他也如此地要求大家。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成為比丘、比丘尼才能做佛教徒呢?絕非如此!
.四種態度
1.如受傷之鹿的態度:如同一隻受傷的鹿尋找僻靜處療傷一般,找個離群之處,讓自己有時間與空間做修持。
2.如獅子的態度:如獅子一般勇猛,完全不理會任何困境或噩耗,因為它們只會吞噬你、令你分心,以至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3.如風的態度:風對自己吹向何處是不加分別的。相同的,不要試圖招引好的狀況,或避開壞的狀況。
4.如瘋子的態度:像瘋子一樣,對任何世間八法不懷偏愛也不憎恨;例如,不在意被讚美也不在乎被批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提到:我們的情緒及習氣如此強大,即使真諦在面前直視著我們,我們也看不見。因此,在開始追求快樂之前,必須先定義什麼是「快樂」真正的意義。如果你「快樂」的概念是要超越世間的喜好與欲望,而不只是名利的追求,那麼佛法也許就是你在尋覓的東西。然而,修持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極可能會傾覆你,讓你停止修持──而這是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都要抵擋的誘惑。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61年出生於不丹,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轉世,自幼跟隨許多偉大的上師習法,特別親近的是頂果.欽哲(Dilgo Khyentse)法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青年時期,便已開始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例如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以及出版經典書籍,並到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繼了傳承上之宗薩佛學院及其閉關中心的弘法職責,於印度與不丹創立佛學院,並在澳洲、北美與遠東地區成立許多佛學中心。他所創立的「欽哲基金會」(Khyentse Foundation)更在近十年來以各種創意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致力於護持佛法的工作。
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有《近乎佛教徒》(親哲文化出版社)、其簡體字版...
(展开全部)
想象那些令你厌烦、惹你生气的人站在最前方,靠近着皈依对象,然后是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曾被所关爱的人伤害过,虽然我们也许会坚称早已遗忘,但鲜少真能如此做到。为了帮助你疗愈任何残留的痛苦,你观想这些众生位居上座,并且生起菩提心,祈愿他们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如果一想到他们你仍会感到痛苦,那就表示你还未放下他们伤害过你的那种感觉。试着不要专注于此感觉,反而要跟自己承认,你仍然紧抓着痛苦不放。然后,再专注地祈愿,愿他们能得到所有的快乐,并且希望自己能承担他们所有的痛苦。要记住,对于想认真修持佛法的人而言,困难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修持最肥沃的土壤。接着,开始做大礼拜。此时,观想每个人——包括你的朋友、家人与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也跟你一起皈依并做大礼拜。这样做,你就是以追随菩萨乘的态度在修持「皈依」。
——引自章节:第七章皈依
没有人能一直只跟自己喜欢的人相处,因此,当你不得不与你非常讨厌的人共度时光时,用心去想些好的念头,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微弱、造作或甚至虚伪。要提醒自己,你对他人的反应只不过是你自己对于「他们是谁」的诠释而已,而且你要反过来,试着站在令你烦心者的立场上去着想。你要记住,他们跟你同样的神经质,也跟你同样的被自己的强烈情绪所迷惑。或者,你也可以想象这个让你恼火的人,是诸佛菩萨派来帮助你生起更多菩提心的人。
——引自第76页
读库-10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
作者简介:珍·罗伯兹(Jane Roberts),生于纽约撒拉托加温泉市,是20世纪最重要的通灵人之一。珍除了是赛斯书的作者外,还著有十余本小说、非小说以及诗等...
语文之美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关于语文;阅读指导;作文教学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语文之美;语文学小议;语文学习漫谈;语文知多少;语文的学科建构;语文与文章;语...
词误百析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文库》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它以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运用为主要内容,由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并组织出版。“慧眼书系”是其中的一个系...
世纪前沿--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奢侈的概念作了概念上的分析以及历史的考察。奢侈与人们的基本生活内容,即衣、食、住、行相关,与需要和欲望...
《日本文化史》内容简介:了解日本文化,从这一本开始 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制究竟从何而来? 日本从唐代中国学了什么,又没学什么?
老北京的小胡同 本书特色 在我周围所接触的作家中,*有才华的有三个,一个是沈从文,一个是曹禺,还有一个就是萧乾。——巴金他(萧乾)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文学创作上...
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本书特色 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在百余年间遭逢着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的人们既为古今中西之争所苦,又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为...
语言经纬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华劭先生集五十余年教学和科研成果之大成,在本书中分析了语言的符号性质、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发展的规律性和语...
词辨百话 本书特色 如果你是媒体从业人员,如果你是中学教师或是高校文科学生,那本书绝对适合你来使用。 该书以阅读过程遇到的错用词汇为主要对象,以病例、诊断、辨析...
完结日-审判与回归的预言 本书特色 在撒迦利亚·西琴编著的《完结日》中,我们将处理我们给出的这些疑问,解答古代的谜团,破译诸如十字架、双鱼宫和圣杯等象征...
千字文-国学启蒙.气质养成读本-插图注音读本 内容简介 南朝时期,梁武帝命周兴嗣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中挑出一千个不同的字,编成韵文。周兴嗣绞尽脑汁,一夜之间将...
世纪末文化批判 内容简介 前言:二十世纪末的今天,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到来,商业化、世俗化的浪潮汹涌高涨,席卷而至。文学领域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袭,有目共睹。...
世界文明史:卢梭与大革命-上下册 本书特色 威尔杜兰特夫妇共同撰写了11卷本的《文明的故事》,该书使他们成为当前*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学家、历史学家。 ——《大不列...
昨日书林:自我演戏以来 本书特色 《自我演戏以来》曾作为中央戏剧学院辅导用书。作者是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欧阳予倩。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
他,不靠富爸爸……28歲就靠投資存到100萬!30歲前實踐「不上班也有錢」的財務自由夢想!做對3件關鍵事,你也可以跟他一樣!想要財務自由就要錢滾錢。但在這之前你...
在投身科学的道路上,你需要这样一本科学家生涯指南:当你对科学训练的艰难枯燥心生惧意,它会告诉你探究的热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当你在五花八门的理科专业面前变成选择困...
蔗糖史 本书特色 季羡林:这是我一生当中*重要的学术著作。历时17年,凝聚季先生一生*多心血的鸿篇巨制。一部围绕蔗糖展开的世界文化交流史。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
寒冬季節,萬木凋零,山河失色,只有夾在書本間的那些樹葉還?人們保留著某種記憶。即便不在冬季,世上還有很多人無暇或無力暢遊山林,那麼,幾片樹葉,也算是一種不俗的饋...
西方婚姻史 本书特色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婚姻制度一直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演进而变化着。婚姻不管事宗教的还是世俗的,也不管是强迫的还是自愿的,婚礼都是欧洲法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