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旅行、游走、晃荡时以景象、色彩、声音为记录,而我另外要加上嗅觉与味觉,否则便会感到不完美。我不是爱写吃食,是无意之间发现自己竟然写了七八篇,十七八篇,二十七八篇,怎么都在说吃啊!《味蕾唱歌》中我们一起,让我们的味蕾唱歌吧!
《味蕾唱歌》汇集了爱亚多年来的饮食小品文,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细腻情思,她对饮食特别的品味与深长的过往记忆,全都融揉在《味蕾唱歌》之中。全书共33篇小品文,分为三章:吃及吃之杂、味蕾之歌、那些旧时味。
我是那样地喜欢市场。
不是书店,不是餐厅,不是戏院,不是公园,不是百货公司……这些地方我也喜欢,但不是“那样地喜欢”。
好吃的人都喜欢自己烧菜吧,自己烧菜的人哪容得下别人采买呢!因此我喜欢市场!
小时候少有玩具,少有游戏场,每次获准跟随母亲去小菜市买菜,眼看那样多蔬果那样多色彩那样多蹦着跳着的鸡鸭虾鱼,觉得好玩有趣一如逛了游戏场。这样的记忆让我喜欢市场!
二十岁便做了小妻子,不到三十岁便有了三个孩子,那时经济不宽裕、家务繁杂、欠缺娱乐、少有朋友,无处可逃的我只有“去买菜”才能暂时丢下一切责任,这使我不得不习惯性地喜欢市场!
我并不是那样清楚,但我知道,我不喜欢租录像带、DVD,不喜欢和人煲电话粥,不喜欢到邻居、朋友家串门子,不喜欢逛街这样买那样买,当我读书累了眼写作疲了脑子又不想面对家中这里的灰那里的乱……我就去市场!
早晨,传统菜市场是一个马戏团,各路人马都来了,把世间美丽色彩都用尽的蔬菜水果铺排着,蔬菜水果之间又夹杂了帽子、毛巾,鱼丸、天妇罗,铅笔、讲义夹,茯苓膏、芋头翘,拖鞋、皮鞋、太阳眼镜……这边,标榜卖的是“本地大黑”,哦,是黑毛猪啦,瞧瞧那肉纹肌理的漂亮。那边,关西仙草竹山番薯三芝茭白笋,有机豆腐非转基因豆腐盐卤豆腐。还有当街烹香菇鱼翅羹的,火炉上架着巨大蒸笼蒸着烧卖马拉糕的,“泼拉”一下子一只虾子几乎蹦贴到你脸上,所以也不必怀疑差点砸到你脚上的是活生生的吴郭鱼。这是人极多的小市场。当周六周日人更多更多,许多外地人都跑了来。因此买菜的买菜,卖菜的卖菜,聊天的聊天,骂俏的骂俏,人在人前、在人后、在人左、在人右——人是那样多,能够让人专心又让人分心的事物那样多——以致,我可以随意穿着脸不化妆趿双旧鞋,也可以坏情绪地寒着脸皱着眉,或由菜街的这一头红着鼻子湿着眼到菜街的那一头。我想自己的心事,又将自己的心事加上菜加上肉加上点心加上大蒜和嫩姜花椒料酒,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乎甚至没有人发现——我自己生气或伤心或渐渐不想再生气不想再伤心不再觉委屈不再觉有怨怼的必要!只看到两边各卖各样的摊铺挤着窄窄的街路,而窄窄的街路又挤满了太太妈妈先生阿嬷男人女士们。哇!我以为是现场炒花生米,结果是现场榨芝麻酱!瞧芝麻粒从上面倒进去,土黄色的麻酱就稠稠地由榨出口挤了出来,半条小菜市的街道都给熏沾上芝麻香。卖雪里蕻腌菜的摊旁是卖内衣裤的,男老板把蕾丝胸罩套在头上,为什么凡卖胸罩男老板都这样打扮?“姐啊——我帮你染一下头发。”搭棚卖染发膏的妹妹那声“姐”喊得好听呢!我在阿婶的菜篓里捡了三样菜——地瓜叶、有虫洞洞的青江和长得歪扭扭的四季豆,她自己种的。另一个卖自己菜的阿婆已不再出现,问用脚踏车载她来一起卖菜的阿公,阿公木木地说:“她死掉哕!”没有太久,阿公也不再出现……
我也在小菜场收市之后去大超市,那是另一处天堂,每一样东西常都有一种两种甚至三种四种选择,我习惯在超市买包装好的物品,盒子罐头塑料袋纸包装,材质产地重量保存期限用法用量清清楚楚,什么奇怪好玩遥远地区特殊民族没听过的物事都买得到!我常徜徉于超市之中,真真是乐不思家。而且,超市中人的脸、人的眼、人的气息更凉更冷,任何人都可以眼看货品而看不到任何人。超市更占优势的地方是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肚子饿,寂寞孤单,睡不着觉,脑子浑沌,不想在家,或者怨气冲天……举凡都市病一旦犯了,便向超市走去。自己一人在家有危险及不确定性,可是翻看电话本或拇指在手机上这样揿那样键,没有人会在无趣时有什么责任带有趣给你!便,不搭任何人情地,自己去超市以小钱换购些安定、平静、快乐、随性回家享用去了,甚而空着手归去也无什么要紧。因为心中脑里已经转换成另一种思维了。
我十八岁开始由台北县搬到台北市生活,那是四十多年前呢!但那时台北市便已患有都市冷凉症了,我曾告诫自己做一个热情台北人,可曾几何时不但我也招了冷凉,自己已颇有都市人的城味了。
只好说:幸而台北小菜场多超市也多,病了还有这么个藏所……
真的!幸而还有这么个藏所呵……
爱亚,本名李丌,祖籍松江,出生于重庆璧山,幼时住过北京,少时居于新竹,二十岁后定居台北。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广播电视科毕业。做过广告影片企划,编过报纸儿童版,制作主持过广播文学节目,担任过文学杂志副总编辑。写作三十余年,作品以散文、小说为主,出书约三十余本。主要著作有散文《喜欢》、长篇小说《曾经》、小小说《爱亚极短篇》,2009年获吴鲁芹散文奖。喜欢世间俗事:涂画、写作、针黹、烹饪、巷弄行走、宝爱儿女、宠溺猫狗。最喜欢和平、智能、爱情、亲情、好人,以及好东西、买东西、吃东西。现专事写作,并辟有“爱亚小坊”工作室,带领读书会及指导写作班。
2007-2013-词根与舌根 本书特色 《词根与舌根》是刘洁岷继《刘洁岷诗选》后七年作品的精粹,诗集题材广阔,笔触举重若轻,在现实、隐喻、玄思、回忆、当下、未...
《投资者的敌人》内容简介:不懂投资心理学,不知投资者的敌人,投资时需谨慎。投资是一门技术,更是心理较量。《投资者的敌人》通
《安提戈涅》是法国剧作家让·阿努伊的代表作,根据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戏剧重写,一九四四年二月四日在巴黎首次上演,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场场爆满,观众中甚至有...
陈婉玲(emico)来自台湾,将“旅行”与“摄影”视为肥沃生命田地最重要养分的女生。坚信用“心”观看,才能看见最绮丽的世界。喜欢带着一台相机、一点冒险的精神、一...
苏珊.桑塔格谈话录 本书特色 《苏珊·桑塔格谈话录》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部桑塔格访谈合集,书中收录了苏珊·桑塔格在不同时期接受各国媒体采访留下的十数篇访谈记录,...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本书特色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由王剑冰主持编选,选取耿林莽、许淇、曹雷等人的诗作,约八十余篇目。诗歌从个人心理幻想、往事回忆到对...
草堂:2017.08(总第12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汲古阁集笺校 本书特色 《汲古阁集笺校》收录的是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晋的诗作部分,由诸位学者根据其留存在世的诗稿(分别为《和古人诗》《和今人诗》《和友人诗》...
情愿:林徽因回忆徐志摩 本书特色 《情愿(林徽因回忆徐志摩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介绍了,作者林徽因在写给徐志摩的信中说:“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
作品目录童话王国里的童话 ——《爱尔兰经典童话》导读···················· 1格里希与公主·······
续耳谭 本书特色 这本《续耳谭/稀见笔记丛刊》由明刘忭、沈遴奇、沈儆垣等撰,本书以王同轨《耳谈》为模拟对象,其取材、描写、体式、主旨等,均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但从...
送烈士回家 本书特色 鲁顺民的《送烈士回家》以报告文学形式记叙了 古稀老人王艾甫寻访解放战争太原战役牺牲烈士亲人 ,送英灵魂归故里的十年历程。深入细致...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
1949-2017-百年新诗代表作 本书特色 ★新诗百年致敬之作!采撷名作,只为呈现精彩! ★胶版印刷、版式设计精美! ★名家名作荟萃,精选精编,岁月沉淀精品!...
人这一辈子:探索生命文化密码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刘达临的粉丝,中老年读者,关注生命思考人生的大众读者。1.刘达临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著作等身,性学研...
福斯特读本 本书特色 我不相信大众物。他们在自己的周围制造出千篇一律的沙漠,还经常制造出一片血的海洋;每当他们遭到惨败,我都会感到一陈濉物的快慰。福斯特先生的声...
品宋词 内容简介 宋词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品宋词》正是编者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网罗宋代名家各...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漫漫丝绸之路,沟通了欧罗巴和华夏沃土:悠悠驼铃叮当,奏响了中两文化交流*初的乐章。德语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结缘,便是这悠远...
《十论民办教育:一个深圳民办校长的教育思考》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是2001年之后发表的关于民办教育的文章,分为正文、附录一和附录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内容简介:《尚书》云:有容,德乃大。《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包容,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