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旅行、游走、晃荡时以景象、色彩、声音为记录,而我另外要加上嗅觉与味觉,否则便会感到不完美。我不是爱写吃食,是无意之间发现自己竟然写了七八篇,十七八篇,二十七八篇,怎么都在说吃啊!《味蕾唱歌》中我们一起,让我们的味蕾唱歌吧!
《味蕾唱歌》汇集了爱亚多年来的饮食小品文,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细腻情思,她对饮食特别的品味与深长的过往记忆,全都融揉在《味蕾唱歌》之中。全书共33篇小品文,分为三章:吃及吃之杂、味蕾之歌、那些旧时味。
我是那样地喜欢市场。
不是书店,不是餐厅,不是戏院,不是公园,不是百货公司……这些地方我也喜欢,但不是“那样地喜欢”。
好吃的人都喜欢自己烧菜吧,自己烧菜的人哪容得下别人采买呢!因此我喜欢市场!
小时候少有玩具,少有游戏场,每次获准跟随母亲去小菜市买菜,眼看那样多蔬果那样多色彩那样多蹦着跳着的鸡鸭虾鱼,觉得好玩有趣一如逛了游戏场。这样的记忆让我喜欢市场!
二十岁便做了小妻子,不到三十岁便有了三个孩子,那时经济不宽裕、家务繁杂、欠缺娱乐、少有朋友,无处可逃的我只有“去买菜”才能暂时丢下一切责任,这使我不得不习惯性地喜欢市场!
我并不是那样清楚,但我知道,我不喜欢租录像带、DVD,不喜欢和人煲电话粥,不喜欢到邻居、朋友家串门子,不喜欢逛街这样买那样买,当我读书累了眼写作疲了脑子又不想面对家中这里的灰那里的乱……我就去市场!
早晨,传统菜市场是一个马戏团,各路人马都来了,把世间美丽色彩都用尽的蔬菜水果铺排着,蔬菜水果之间又夹杂了帽子、毛巾,鱼丸、天妇罗,铅笔、讲义夹,茯苓膏、芋头翘,拖鞋、皮鞋、太阳眼镜……这边,标榜卖的是“本地大黑”,哦,是黑毛猪啦,瞧瞧那肉纹肌理的漂亮。那边,关西仙草竹山番薯三芝茭白笋,有机豆腐非转基因豆腐盐卤豆腐。还有当街烹香菇鱼翅羹的,火炉上架着巨大蒸笼蒸着烧卖马拉糕的,“泼拉”一下子一只虾子几乎蹦贴到你脸上,所以也不必怀疑差点砸到你脚上的是活生生的吴郭鱼。这是人极多的小市场。当周六周日人更多更多,许多外地人都跑了来。因此买菜的买菜,卖菜的卖菜,聊天的聊天,骂俏的骂俏,人在人前、在人后、在人左、在人右——人是那样多,能够让人专心又让人分心的事物那样多——以致,我可以随意穿着脸不化妆趿双旧鞋,也可以坏情绪地寒着脸皱着眉,或由菜街的这一头红着鼻子湿着眼到菜街的那一头。我想自己的心事,又将自己的心事加上菜加上肉加上点心加上大蒜和嫩姜花椒料酒,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乎甚至没有人发现——我自己生气或伤心或渐渐不想再生气不想再伤心不再觉委屈不再觉有怨怼的必要!只看到两边各卖各样的摊铺挤着窄窄的街路,而窄窄的街路又挤满了太太妈妈先生阿嬷男人女士们。哇!我以为是现场炒花生米,结果是现场榨芝麻酱!瞧芝麻粒从上面倒进去,土黄色的麻酱就稠稠地由榨出口挤了出来,半条小菜市的街道都给熏沾上芝麻香。卖雪里蕻腌菜的摊旁是卖内衣裤的,男老板把蕾丝胸罩套在头上,为什么凡卖胸罩男老板都这样打扮?“姐啊——我帮你染一下头发。”搭棚卖染发膏的妹妹那声“姐”喊得好听呢!我在阿婶的菜篓里捡了三样菜——地瓜叶、有虫洞洞的青江和长得歪扭扭的四季豆,她自己种的。另一个卖自己菜的阿婆已不再出现,问用脚踏车载她来一起卖菜的阿公,阿公木木地说:“她死掉哕!”没有太久,阿公也不再出现……
我也在小菜场收市之后去大超市,那是另一处天堂,每一样东西常都有一种两种甚至三种四种选择,我习惯在超市买包装好的物品,盒子罐头塑料袋纸包装,材质产地重量保存期限用法用量清清楚楚,什么奇怪好玩遥远地区特殊民族没听过的物事都买得到!我常徜徉于超市之中,真真是乐不思家。而且,超市中人的脸、人的眼、人的气息更凉更冷,任何人都可以眼看货品而看不到任何人。超市更占优势的地方是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肚子饿,寂寞孤单,睡不着觉,脑子浑沌,不想在家,或者怨气冲天……举凡都市病一旦犯了,便向超市走去。自己一人在家有危险及不确定性,可是翻看电话本或拇指在手机上这样揿那样键,没有人会在无趣时有什么责任带有趣给你!便,不搭任何人情地,自己去超市以小钱换购些安定、平静、快乐、随性回家享用去了,甚而空着手归去也无什么要紧。因为心中脑里已经转换成另一种思维了。
我十八岁开始由台北县搬到台北市生活,那是四十多年前呢!但那时台北市便已患有都市冷凉症了,我曾告诫自己做一个热情台北人,可曾几何时不但我也招了冷凉,自己已颇有都市人的城味了。
只好说:幸而台北小菜场多超市也多,病了还有这么个藏所……
真的!幸而还有这么个藏所呵……
爱亚,本名李丌,祖籍松江,出生于重庆璧山,幼时住过北京,少时居于新竹,二十岁后定居台北。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广播电视科毕业。做过广告影片企划,编过报纸儿童版,制作主持过广播文学节目,担任过文学杂志副总编辑。写作三十余年,作品以散文、小说为主,出书约三十余本。主要著作有散文《喜欢》、长篇小说《曾经》、小小说《爱亚极短篇》,2009年获吴鲁芹散文奖。喜欢世间俗事:涂画、写作、针黹、烹饪、巷弄行走、宝爱儿女、宠溺猫狗。最喜欢和平、智能、爱情、亲情、好人,以及好东西、买东西、吃东西。现专事写作,并辟有“爱亚小坊”工作室,带领读书会及指导写作班。
注释学系列丛书:中华爱国诗词详解 内容简介 《中华爱国诗词详解》是注释学系列丛书之一。《中华爱国诗词详解》从古至今选排了近八十首爱国主义诗词,包括岳飞的《满江红...
只缘感君一回顾:千古第一情痴元稹的诗与情 本书特色 ◆似这般如花美眷,都付与似水流年 ...
《后端产品经理宝典》内容简介:本书是市场上少有的针对后端产品经理职业学习和进阶的图书,内容来自笔者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总结,
鄢烈山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
2005中国年度诗歌 内容简介 由中国诗歌界权威选家从全国几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选编的年度诗歌,关注发展,关注新人,关注优秀作品,旨在检阅当年度诗歌创作的实绩,公...
《绝代兵圣》内容简介:1972年春天,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一批竹简随之破土而出。这批宝藏的面世,揭开了新中国
容斋随笔 内容简介 《容斋随笔》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向来为治国者所...
陈君葆书信集(2008/11)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品,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君葆(1898-1982),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
玻璃史话 本书特色 今者只知道沈从文先生是文人以及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专家,却很少有人了解沈从文在我国文博考古领域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他的庞杂研究体系。但是,在多...
张文熊卷-陇上学人文存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张文熊卷)》为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张文熊(1919—2010),字公望,北京市房山县人,1946...
于坚集卷:0档案 本书特色 于坚的写作大体起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他是一开始写作就受到关注的写作者,现在他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名人,是中国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之一,...
续封神-王春瑜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春瑜先生一百多篇杂文精品,共分成两个部分。作者回顾我国的两千年史就是一部造神或封神史,他以史家的眼光洞悉了人生百...
汪国真经典代表作-1 本书特色 《汪国真经典代表作1》上世纪90年代,诗歌的火红年代,汪国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1990年,《年轻的潮...
国民政府十二位一级上将的最后结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选择中华民国历史上的十二位一级上将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的影响进行编写,主要对这些人物的一生作一简介,重...
千年霜月千家诗 本书特色 《千家诗》是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其缺点在于选诗...
名家·名译--堂·吉诃德(上下) 本书特色 塞万提斯*王志明译的《堂·吉诃德(全译本上 下名家名译)(精)》讲述了:一位穷乡绅痴迷于读骑 士小说,...
暗盒笔记 本书特色 (照片)制造了生活的假象,生活并不只是一个瞬间,生活是历史和现场,是延续不断在空间中的种种事情,状态,是被《照相机》镜头切断的街道上的无数事...
《24重人格》内容简介:卡姆原来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在工作中也被誉为"商场杀手",一切都很顺利。某个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他出
郁达夫文萃 本书特色 我在几十年前读到《采石玑》、《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整个身心都受到艺术冲击波的摇撼,作品中写的环境和人物对我来说都是可以看得清楚,甚...
平心 本书特色 所谓平心,亦如作者所言“平心静气、平心而论、平常心,都是做不到的,心向往之”。本书收录的是近两年的文章,也有些是先前所作,但一直没有收到文集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