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参差集》是现代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韩侍桁的一部文学评论集。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该书是作者文艺评论的代表之作。其中既有对一些作家的评论,如评论臧克家、徐转蓬、沙汀;也有对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想的评论,比如对《子夜》的解剖,对《泰纳的艺术哲学》的阐释;又有与其他文学评论者的辩论,如《关于现实的认识与艺术》与徐懋庸先生的论战。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在文艺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和精深造诣。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参差集》是现代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韩侍桁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评论集。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后首次再版。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参差集》计收《文坛上的新人》,《文艺简论》,《通俗文学解剖》,《泰纳的艺术哲学》等论文十余篇,有大小议论,也有私家论难,至于见解的透辟,和下笔的忠实,读过侍桁先生文章的,自有定评。凡研究文艺理论者,不可不读。
参差集序
首先我想说明这书名的来源。几篇杂凑起来的文章,想给它们寻一个大题目,实在是一件难事;我特别地不精于此道。现今这个看来十分文雅的书名,绝非自撰,应当感谢济南大学教授曹礼吾先生。一封请教的信发出之后,果然不久就有回信了,虽然那信里先生是一大段客气,但是并未交来白卷,“……尊集我以为可题《参差集》,或《不傥集》,怎见得,有文为证:
庄周……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纵恣而‘不傥’,不以犄(一端)见之也。……其辞虽‘参差’,而椒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庄子。天下篇》
不傥,成玄英释作不偏党,其实也可以释作“并非偶然,确有所见“。参差成云”或实或虚“,尊著有大议论,也有小议论,是一种参差;有长文章,也有短文章,又是一种参差;有私人家论难的,是因为意见的参差。世界上因为有参差才有缺陷,才有人生的一切活动,所以我以为‘参差’较‘不傥’好。……”
起一个书名顾到这许多,我想足够了,于是就尊重这位饱学的教授的意见,采用了《参差集》。
这集子里所收集的文章,大抵都是一九三四年之作,虽非全部也差不多了。我从一九三四的下半年就从事翻译丹麦波兰褪司的《十九实际文学之主潮》,所以很少有单篇的文章发表,甚至有许多指摘我过去的意见的,而非与以表示不可的文章,我都没有功夫答复。
现在趁着这收集旧作的机会,我想把有关的一两篇文章,约略加以剖白。
《文坛上的新人》一文,大概是在我所有的文章中,*被人误解的一篇,这罪名一半是由我自己所引起的,因为我未能按照我所预约的写完了的缘故。但预备介绍六个人,而终于只写出三个人者,自由我的苦衷,所以当时在那半篇文章之后,我附了一个声明,对杂志编者,读者以及要论而未论的作家们道歉并说明理由。可是有些人觉得这是攻击的好机会,不肯放松过去,于是陈君冶君便英勇地出马了。在《新语林》**期上就有着此君的一篇《关于沙挺作品底考察》。那开头是这样地写着:
“侍珩先生发表于《现代》杂志上的《文坛上的新人》*初会预定写六位新人,但他在只写了藏可家,徐转蓬,沙丁三位之后,就因故而“搁笔”了,我在此无须忖度他不写下去的用意,也无须追究他之所以欲著作这篇文章的原因,那些事不一定要由我去揭发的。……”
“无须忖度……无须追究……不一定要由我……”这些吞吞吐吐的字眼是用得多么圆滑,而且是暗示了作者的怎样地宽大!不过这种特殊的才干,若用一句北方土话来说,那就是‘硬栽钉子’的本领,是有着连绍兴师爷也运用不出来的笔法。“
在论沙挺的那篇文章里,我曾引用了吉尔波丁的一段话,那只不过是为了说明上的便利而已,可是这*惹怒了一些新姿态的英雄们。那位陈君就说“这是一种借着*漂亮的语句来进行他*危险的进攻的掩蔽”;而在《文学新地》上另一位英雄就说我挂着马克斯主义的旗号在招摇!总之苏俄的理论家吉尔波丁的话,我是没有资格引用的,那在中国早已有了专买权的特许了。
无论这些战士们怎样挑拨,怎样对着广大的读者之群作着恶意的宣传,我必得声明,我未攻击沙厅,也并未借着沙厅的一例而攻击新写实注意。我象怀着鼓助的精神写藏客家和徐转篷一样地,写了论沙挺,但我不能不同样地指摘出他的缺欠。我说他“是作为新写实注意误谬的途径而表现出来“的,也并非攻击全部的新写实主义,如果说沙挺的这例在许多场合上,是作为新写实主义的误谬的途径,那么新写实主义还是有着正确的路径的。我想陈君若不是”故意地歪曲“,那也真是一个笨伯了,连旁人的文章也没有看懂,便告奋勇写什么批评,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逆!
其次,就是《关于现实的认识与艺术的表现》那篇文章的事了:因为那是普通所谓的“笔战“,所以也只得将对方的话一字不改附在后面。*初我本不想收集起来的,但看到人间世第六期这位对战者的《不惊人集前记》里如下的一段话:
“我……有时也瞎七瞎八地谈谈文艺,有一回,竟和一位批评家冲突了起来,动了几次所谓“笔战”,但我马上退却了,按照谁作*后一篇文章谁就胜利的规矩,我让那位批评家奏了凯旋。事后我还写信给某先生,请他判断我的意见的是非。“
我才晓得那位先生之所以不继续再写下去,原来是有意地让我“奏了凯旋”,这真不能不说是一种光荣,所以我决心把它们收在这集子里,像他“事后……写信给某先生”一样地,我在请求大众读者的判断。
看过那些吵嘴文章的读者,一定会觉得那无论如何在双方的态度上还不失为一次真诚的辩论,谁的话达到*后的真理,似乎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在理亏的一方面,也没有什么羞愧的,而事后竟说出“按照谁作*后一篇文章谁就胜利的规矩,我让那位批评家奏了凯旋‘这种话,真是露出了十足的小丑的态度!
那“笔战“还没有完全达到*后的发话,因为当时《自由谈》的编者*初将我的第二次的答辩退回(因为太长的缘故!)其次又自悔太不公正索回原稿发表,可是一再对我声明篇幅有限,所以我只得以几百字的回信作了一个收束,我已经准备下只听对方的意见,自己不再讲话了,谁知对方却客气万分,终于”让那位批评家奏了凯旋“!
关于这次的论战,我想只提醒读者注意一点,即:完全以普通常识的见解作着文艺问题的讨论,那是怎样地不着边际,而其立论前后是怎样地矛盾!事过之后我觉得,我宛如陪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孩子争了一场,而那个孩子还真是一个不堪造就的孩子,称之为小坏蛋,大概不为过分吧!
紧随着这篇论争,我插进了《太那的艺术哲学》一篇介绍,因为那位常识的文艺论者,说她是唯物论的,我是唯心论的,所以我请出这位*初的唯物论的艺术学者的理论,教他们互相对照一下,看看前者是怎样程度的唯物论者吧。
一九三五年二月
徐转蓬关于这作者的一个短篇“老祖母”我曾发表了一点意见(收地拙着“小文章”中,良友图书公出版)读者由那篇文章里可以晓得我是喜欢他的作品的,的确的,差不多他的每篇作品我都能非常愉快地读完了。如果我们说作品他人愉快地读不能就断定是它们的价值的话,那么至少也比读了要皱眉要厌恶的书是好些的吧,而在现今的文坛上,正有许多作家的作品读了是使人皱眉或甚至厌恶的。但给人以愉快的作品是有着极相反的分别,有的作品读着虽然可以愉快地过去但过后一想是令人感到空虚,发生厌恶的,像避种极愉快大概是因为事件的诙谐,是由那题材的滑稽味维持着读者的兴趣的,而读后毫无所得,必定觉到作品的空虚以致起了反感,这种作品与其说是使人愉快,宁不如说是使人觉着滑稽。在目前的文坛上,据我的意见,老舍的作品是可以列入于这一类的。转蓬的小说绝没有着题材的滑稽味维持读者的兴趣的这弊病。他真诚地细腻地写,从不想利用读者心中的某一种不可靠的趣味;他用题材的真实性和文章风格的清鲜的调子捉捕着读者全部的情感。他给与我们的愉快是艺街的愉快,向来不使你感到空虚。这个作者也还是可以列入青年大学生之中的,离开学校并不久。论生活的经历也同样是关于空虚的吧,但在他前后发表的三二十个短篇小话里,我们看不见他自己,甚至看不见他实生活周围环境中应有的人物;他有一个故乡,一个收藏好像极丰富的故乡,他的一切写作的材料全是他那可宝贵的故乡给与的。这一点或者也就是新交地上的一个比极独特的例子吧。自从鲁迅的小说以后,在无数作家的作品里,我们锻少嗅到作家的故乡的气味了,没有故乡味的作品,是使人觉着干燥,觉着不真实,所见到的人物景色虽然应当亲切而反封生疏,因为其中西洋文学的技术的模倣或影响是太深了的原故。转蓬的故乡,从他的作品上看来是一个小小的镇市,它虽然也有屯极独特的风俗习惯,但也是普遍地带着中国农村的色彩。他认识他的故乡,可以说此其他生活在那同一镇上的人都更深一曾的认识,他信口可以招呼出一个名字,画出一个人形,那立刻就是真实的。他知道他故乡中的每一个财主,乡绅,医生,农民,婆婆,儿媳,村长,酒店老板和伙计,打铁匠,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人。他不但认识他们,他理解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欢快:他们的忧虑,他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作什么样的表情,就是信口让儿童唱一个歌,那歌也是故乡的;而且他更浦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起了什么样的事件。捉到一个事件,于是他就写了,每一个人物都象是收藏在他的脑里一样,他可以任意地招出这个来,打发那个去,而总不失为是真实的。这也是他的一个特色:他的小说里总有着一个故事,一个其实的生活事件构成的故事,他从没有因为一种思想或一种观念而动笔写小说。他的故事说是自撰的也可以,说是生活中实际的事件也可以,但显在小说里全是带着极浓厚的现实味。他的故事有的是属于极微细的,但不因为那事件的渺小而无意义,他的每一个故事表现出每一种生活的痛苦,这痛苦虽有时是遭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然而那是可以普通地移转在活在那社会生活里一切的人的。他的写法是客观的,我们不大能够明显地看见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但凡是他话了一个故事,表现了一个人物,我们总能看得出他的同情是在那一面,是在那一个人身上,而且为什鏖他要取用这样的一个故事。他不想显明地表白出他的思想,并不是因为他对于社会的不关心,他也有激情,热爱和正义的念头,但他不愿叙述一大套理论,破坏了他艺术的完整,而由那被取用的事件的本身说明了他一切的思想或情感。有时的确他也是太客观的了,象是露出了漠然的灰色的情调,但在*多的场合,他是有着热情的,他会为一个被压迫的人而哭泣而狂叫。用时代的眼光来看,转蓬的小说不是属于前进的一类,而是属于较早的一个时代的记录,不追他的记录是异常地真实。他的作品的意义,也就在这一点上*能决定了他的价值,他填充丁我们的新文艺界遗漏过去的一个漏洞,他的作品可以紧紧地摆在鲁迅的作品的时期之后。自从“吶喊”和“彷徨”以后,中国广大的民间的群众是被遗忘了,在小说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学中所表现的都是知识阶极,一个无知识的乡间的几,是不容易出现在书页上。*近虽因为社会主义连动的勃兴,以农村机济破产的口虢,提倡农民生活的描写,但已出现的大抵都是带着虚想的浪漫的色彩,丝毫没有农间的气氛,这是因为那生是在都市的知识阶叔的作家们早巳经忘记了农村的缘故。像鲁迅一样,转蓬的农村,也是记忆中的农村,践是偶然的短时间的观察,对于目前农民在现时代下所经受的大痛苦,他是不理解的吧。然而他的记忆,他的偶然的观察,却足够他写成小小的应用于过去的生活的故事。像“磨坊”,“菌”,“老姐母”,“乡下医生”和“母亲们”该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品。我们就以这在作者的作品中并不十分良好的作品“磨坊”来说吧,那磨坊的主人德五伯伯便不是现今农村中可以有的人。他是一个极端善良的老人,小孩子和男子和妇人都喜散他,“在他身上找不出丝毫磨坊主人所有的脾气”。“碾好了米,碾米的人向他招呼:“老伯伯,拿磨租去吧!”和善的仁慈的老人就客客气气了。“不给磨租有什么干系啦!我们又不是生疏人。”一天,村上*穷苦的农夫小三麻子,负了一布袋的谷上磨坊来了,老人微笑着问他:“暖的壳是你自己的?”“自己的。”“那就好了,我祝福你。常常到我磨坊来吧,我决不收你的磨租……”……
韩侍桁(1908-1987),我国30年代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原名韩云浦,另有笔名东声、索夫等。早年曾留学日本,1930年参加“左联”。30年代曾写作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辑有《文学评论集》《参差集》《浅见集》。重要译著有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之主潮》,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的《家庭的幸福》(中篇小说集)等。
詠臨回來了,他親愛的雙胞弟弟。而詠棋原本已轉移至自己身上的目光,是否又將移開?不!他不允許!好不容易,他才讓那人只看著自
英国摄影大师约翰.海吉科:全新摄影手册 内容简介 各种画幅摄影权威性指南全球同步发行*新中文版由国际著名摄影大师约翰·海吉科亲自指导适用于每个摄影师有摄影爱好者...
偷天换日-乌龙院(第9卷) 本书特色 《乌龙院四格漫画》是台湾漫画大师敖幼祥的成名作,讲述了一座名叫乌龙院的寺庙,居住着四位性格迥异的师徒.他们一面闭门习武...
词学三著-邓乔彬学术文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邓乔彬学术文集》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本丛书运用综合...
『キャッスルマンゴー(2)』のその後の書き下ろし収録。万と十亀はどうなった?十亀の心情は?その後を知りたい読者様必見!コ
世纪心路-现代作家篇-钱理群作品精编 本书特色 《世纪心路:现代作家篇》从陈独秀到胡风,将从“五四”到解放前的“现代作家”做典型分析。在钱理群的心中,早在199...
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 内容简介 《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共分五...
70后作家的异数黄孝阳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包括《开始》《是谁杀死了我》《我们为什么结婚》《阿达》《我们的父亲》等篇目。黄孝
本辑含《酒鬼的鱼鹰》、《踏着月光的行版》、《第三地晚餐》、《起舞》、《草原》等五个中篇。《酒鬼的鱼鹰》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
后革命时代的焦虑 本书特色 徐刚的研究偏重在对于当代文学的研究上,《后革命时代的焦虑》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正如中山大学郭冰茹教授在《走笔至此》一...
宋文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括六编,三十一章。宋文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宋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宋人论文及其纠纷;宋代的骚体辞与骚体赋;事皆实录的仿汉大赋等。宋...
杜甫新论 内容简介 《杜甫新论》所汇集的篇什主要是针对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兼及部分作品的编年、立意和注释等具体问题,发表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其中多数文章已经见于报...
苏州古典园林:汉英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介绍了享誉中国的苏州古典园林,同时书中还附有汉英对照。该书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较全面的展示了...
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 本书特色 是生命哲学的追问,是诠释平凡人生的一部哲学经典。作家在繁华与悲凉的生命田地里徘徊勘探,发现平凡的世界中原本就是生命个体...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十) 内容简介 就翻译事业本身而言,我们则要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谈到翻译,人们就首先想到文学,这个观念是“西方式”的...
通往历史的个人道路:中国学术思想史散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南大学人文丛书”之一。本书展现的是近十余年来作者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跋涉的个人道路。全书分为五部分。一...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内容简介:苍茫大地的一只角落里,单有沙粒似的一个村子唤作竹窝里。因了彻底的贫穷或者不讨女人喜欢或者不
看破西游便成精 本书特色 没有一部剧集比《西游记》带给你童年的快乐更大没有一部名著比《西游记》带给你现实的思考更多看破西游便成精 内容简介 《看破西游便成精》主...
相亲相爱 本书特色 何棋读研期间,做为妻子的罗晓婷节衣缩食,一心一意发掘这只绩优股。何棋也不负众望,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买了房车,他们的幸福生活顺其自然地来了。...
怅 本书特色 著名作家费飞来到锅山镇,要写作发生在当地一个真实而壮烈的故事。但当他采访一步步深入的时候,发现自己陷入了巨大的谎言陷阱。在小镇饭馆里,他遇到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