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玄学术数名家王亭之在《周易》象数研究方面的晚年总结之作,是《周易》象数之学的入门书籍,适合易学、术数方面的专家读者和对易学有基础认识的一般读者阅读。此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作者精于易学象数系统,故本书重点在将《周易》的象数系统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给读者。在此基础上,适当介绍易理、占筮等相关内容。
易学分“汉易”与“宋易”二种,本书讲述汉易,汉易以象数为主,汉代易师都有自己的体例。宋人治易则不同,他们不需体例,一卦一爻,人人可以作文。现在谈易,多是宋易经。作者研究汉易三四十年,这本书系统总结了汉儒易例。 本书为《周易》象数之学的入门书籍,适合易学、术数方面的专家读者和对易学有基础认识的一般读者阅读。此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作者精于易学象数系统,故本书重点在将《周易》的象数系统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给读者。在此基础上,适当介绍易理、占筮等相关内容。 本书作者早年随王子畏教授学《易》,后得中州学派秘传,是玄学术数名家。本书是作者在《周易》象数研究方面的晚年总结之作,也是作者1970年后唯一出版的谈《易》的著作。作者认为只玄谈而不务实去研究易象,那么《周易》传下来的便只是一堆文字。因此将自己学《易》的心得作一总结,希望读者对《易》的象数生发兴趣。
自序
前言
上篇 基本象数
图书与卦
一、洛书与先天卦
二、河图与后天卦
三、源太极成立八卦
儒家易例
一、〈说卦传〉例
甲、三才·三极
乙、乾坤六子
丙、卦德
丁、卦象
1. 〈说卦传〉卦象
2. “荀九家易”逸象
3. 孟氏逸象
4. 《易林》逸象
二、〈序卦传〉例
甲、正对
乙、反对
三、〈杂卦传〉例
四、〈系辞传〉例
甲、卦例
1. 乾坤阴阳
(1)阳吉阴凶
(2)阳为君子,阴为小人
2. 卦德
(1)八卦卦德
(2)乾易坤简
(3)卦有大小
3. 卦变
(1)之卦
(2)升降
(3)旁通
(4)消息
(5)互卦
4. 六言例卦
乙、爻例
1. 变化
2. 变动
3. 变通
丙、辞例
乾坤、阴阳、刚柔、大小、君子小人、男女、贵贱、尊卑、本末、
动静、比应、乘承、日月、昼夜、寒暑、往来、吉凶、悔吝、无咎、
得失、安危、存亡、治乱
丁、时义
五、〈文言传〉例
甲、爻例
1. 乾坤会合
2. 天地交
3. 四时
4. 朝夕
5. 鬼神
6. 纳甲
7. 阳伏阴中
乙、辞例
元、亨、利、贞、利贞、贞吉贞凶、吉凶、重刚、中·正中、上下
六、彖象辞传例
甲、卦例
1. 卦象
2. 卦别
(1)阳卦、阴卦
(2)上卦、下卦
(3)内卦、外卦
(4)贞卦、悔卦
(5)来卦、往卦
(6)之卦
(7)消卦、息卦
(8)互卦
乙、爻例
1. 爻位
(1)六爻位例
(2)得位失位
(3)爻德
(4)中·中正
2. 比应
3. 乘承
4. 往来
5. 反对
6. 天地交
7. 卦主
(1)六子卦主
(2)余卦卦主
8. 用九·用六
丙、辞例辨别
1. 元
2. 亨
3. 利
4. 贞
5. 利贞
6. 贞吉、贞凶
7. 贞厉、贞吝
8. 元吉
9. 吉·凶
10. 悔吝
11. 无咎
12. 眚
13. 疾
下篇 象数易例
象数易传承
一、由儒家易传承说起
二、西汉象数易传承
三、东汉象数易传承
西汉象数易例
一、孟喜易例
甲、卦气
乙、四正卦
丙、十二月卦
丁、月卦配候
戊、六日七分
己、六十卦配候
二、焦延寿易例
甲、占筮例
乙、值日例
丙、筮辞例
三、京房易例
甲、八宫篇
1. 八宫
2. 世应
3. 值月
4. 飞伏
乙、卦气篇
1. 四监司·分至·二十四气
2. 十二辟卦
3. 六日七分
丙、甲子篇
1. 十母
2. 十二子
3. 二十八宿
4. 律吕
5. 纳甲
6. 爻辰六属附
丁、五行阴阳篇
1. 五行
2. 阴阳五行
(1)纯用干支
(2)五行五合
(3)五行六合
(4)五行三合
(5)地支藏人元五行
(6)六冲
(7)六害
(8)三刑
(9)五行生克
(10)五行休旺
(11)天干生旺死绝
(12)纳音五行
(13)八卦五行
(14)五行五星
戊、杂篇
1. 月建积算
2. 六亲
3. 六神
4. 互体
东汉象数易例
一、郑玄爻辰例
甲、爻辰相生
乙、爻辰值月
丙、爻体
丁、相冲
戊、相合
己、爻序
庚、爻气
辛、值宿
壬、生肖
二、荀爽易例
甲、升降
乙、卦变
三、虞翻易例
甲、卦的形态
1. 旁通
2. 反对
3. 交卦
乙、卦的结构
1. 互卦
(1)以三爻互三画卦
(2)以四爻互六画卦
(3)以五爻互六画卦
2. 半象
丙、卦的变动
1. 乾坤所生卦
2. 六子所生卦
3. 消息所生卦
4. 卦变与纳甲
5. 纳甲所生卦
丁、总说卦变
戊、爻变例
1. 变化例
(1)以乾变坤
(2)以阴消阳
(3)阳陷阴中
(4)复阳发出
(5)弒君弒父
(6)变化得宜
2. 变动例
(1)失位变正
(2)得位中正
(3)变动得宜
(4)之应历险
(5)震巽夫妇
(6)上位决灭
(7)成既济定
后论
征引书目
附录ⅰ:郑氏爻辰引例
上篇
一、相生
二、爻体
三、候月
四、相冲
五、相合
六、爻序
七、爻气
八、值宿
下篇
附录ⅱ:周易变占法引论
一、赘说
二、《启蒙》之变占法
三、宜变之爻
四、河洛与天地数
五、《火珠林》之世爻
六、“之八”与“皆八”
七、变占法例
王亭之是国际著名佛学家谈锡永的笔名,取“妄听之”之意。1935年生于广州,自幼秉承家学,有甚深国学基础,童年时即习《周易》与术数,有深厚的汉易根底。六十年代入汉易大师王震(子畏)先生之门,研究“郑氏易”与“虞氏易”,于七十年代发表文章,已受重视。其后机缘巧合,又得中州学派的玄空风水与紫微斗数传承,闭门研究十年,然后才将这两门术数公开,其所著诸书,深受重视。但从不以此为业,只专心佛学研究。近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创立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应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佛学。近因年事已老,故决心将对《周易》与术数的一己心得,著书传世。 生平著作,有佛学译著六十余种,论文多篇;《周易》与术数的著作十余种。
生活越素简,内心越丰盈:断舍离 践行法 本书特色 ★老子《道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当你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本书特色 全彩页,收录有实地拍摄的照片近500幅,有百家佛寺地址和快速检索目录,可辅助进行人文旅游。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内容简介 北京的佛寺无论...
理想国 本书特色 ★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每一个理想国,都会在你的心目中培植和平、正义与博爱的美好希望。 ★千年智者的理性之作,引领西方理想的旷世奇书,奠定人类幸...
目录:编者引论:在思想的林中路上第一编前期存在论哲学时间概念(1924年)存在与时间(导论,1927年)致胡塞尔的信(1927年)康德
升华: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本书特色 《升华——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阐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东...
马一浮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先生的生平及学术活动作了详细介绍,对其儒学思想作了客观而系统完整的论述,并把其思想放在中西文化交汇和新儒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文化大...
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 本书特色 《脆弱的幸福》是叙事学理论的主要奠基者、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托多罗夫讨论卢梭的随笔。卢梭是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
《人的问题》探讨人生的意义、本质和价值。作者从对待死亡、性行为、社会不平等、自由和价值等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引申出有关人
爱的正念-[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世界**禅宗大德一行禅师潜心60年,首讲经王《法华经》一部备受万世尊崇的佛教经典,一位享誉世界的高僧大德本书绝不仅仅是讲经,...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元哲学、认识论、历史观、伦理观、中国化为专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展望在...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本书特色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中出现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词语Ereignis,我原译之为"大道",在其他几个译本中现已统一改译为"本有"(如译...
《兼名苑》研究 本书特色 《兼名苑》是一部汇集事物异名别称和考释的类书,大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释远年,作者生平事迹已无文献可考,原书也早已亡逸,国内典籍只...
培根论说文集 内容简介 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 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
学好易经 内容简介 易经迷中求之若渴之书,易学领域异常精彩之作。李居明先生以深入浅出的表现手法,将易经具科学讯息的实用部分全部讲述,将易经用在生活的技法和盘托出...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本书特色 宗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文学、美学、伦理、民俗,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因此,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比较也就牵涉到方方面面。...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集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
出版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在日本发展、壮大和向帝国主义转变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的出现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近年来作者在不同时间因应不同需要而写作的各自独立的文章分类收集整理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部分是“立足当前”,包...
六祖坛经(西班牙语汉语对照) 本书特色 《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位觉悟者的开示,惠能觉悟了本来具足的佛性,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感叹原来众生都有这个佛性。对不再满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