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的民间教派很多,分布也不均衡。在华北地区有罗教、黄天教、红阳教、清茶门教、一炷香教、龙天教、八卦教等教派;在江南七八个省份活动着罗教体系的大乘教、无为教、老官斋教、龙华教,以及三一教、长生教、收圆教等教派;在西南活动着鸡足山大乘教、青莲教、金丹教、刘门教等教派;在西北活动着罗教、圆顿教、明宗教等教派。在数以百计的民间教派之中八卦教与江南斋教、西南大乘教堪称三足鼎立,而八卦教活动在华北地区,势力渗入畿辅,在清代民间宗教运动中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大影响,在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时代,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清前期的华北,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或暴动与八卦教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清代末期的义和团运动与八卦教的活动也密不可分。然而在我们探讨类似八卦教这样的民间教派时,仅仅囿于它们与革命运动的联系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不但有一部佛教史、道教史,还有一部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盘根错节、源远流长的民间宗教发展史,历两千年而不衰。民间宗教不仅是中华民族宗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而且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形成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清代八卦教/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编著者马西沙。《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收录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优秀代表作,即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具有开创性、奠基性和代表性意义的著作。人选这一文库的著作应当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和珍品。因此,这一文库也应当代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学术水平。
新版《清代八卦教》前言
前言
**章 明末清初华北地区民间宗教活动概况
**节 传统的白莲教
第二节 罗祖教的创立及其影响
第三节 黄天教与内丹
第四节 弘阳教与道教的世俗化
第五节 创成于山东的世俗化道教教派——一炷香教
第六节 从闻香教到清茶门教
第二章 八卦教的创立
**节 清代初年山东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八卦教创成的历史传说
第三节 从清代档案看八卦教的创立
第四节 内安九宫,外立八卦的组织体系
第五节 《五圣传道》——一部修炼内丹的传教书
第三章 八卦教世袭传教家族的兴起与衰落
**节 康雍时代与民休息的政策与民间宗教的兴起
第二节 八卦教教首刘姓家族的兴衰
第三节 震卦教、离卦教、坎卦教源流
第四节 世袭传教家族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
第四章 八卦教的信仰与风习
**节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与宗教化的儒家伦理思想
第二节 八卦教修炼内丹的风习及其影响
第三节 “劫变世界”与无生老母崇拜
第四节 谶纬末流与刘氏家族排满兴汉思想剖析
第五章 动乱之始与王伦清水教起义
**节 动乱时代的酝酿与契机
第二节 短促悲壮的序幕——山东清水教起义
第六章 八卦教的重新统一与“癸酉之变”
**节 京南坎卦教与林清的崛起
第二节 河南震卦教与李文成的崛起
第三节 “癸酉之变”前夕的酝酿与准备
第四节 血染紫禁城
第五节 直鲁风云
第六节 豫北决战
第七章 嘉庆、道光朝离卦教教团的演变
**节 孔府与孙维俭大乘教案
第二节 明天教与马进忠自称皇帝案
第三节 刘功与尹老须案
第四节 先天教与曹顺事件始末
第八章 八卦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节 捻军起义与八卦教
第二节 一贯道与八卦教
第三节 义和拳、义和团与八卦教
后记
附录一 学术自传
附录二 专史?新研?极成
附录三 评介马西沙《清代八卦教>
马西沙,祖籍北京,1943年生于陕西延安。母亲江西婺源人。马西沙1964-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1979年任中学及北京语言大学教师,1979-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5-2003年任该所道教研究室(后名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1987年任副研究员,1992年任正研究员,同年荣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后任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片研究员评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91-1992年任德国汉诺威大学客座教授。1993年应美国华裔学者刘广京教授之邀,赴加州大学作访问学者。1994年后五次赴香港讲学。2000-2001年以特邀专家身份赴日本东海大学与日本教授合作研究。2004年任香港全真道研究中心顾问。2005年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国民经典文库:中国人的修养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等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现...
论现象学流派 本书特色 《论现象学流派》:现象学的称号在这里已经,与继黑格尔之后的第二位奠纂者胡塞尔化为同一了,保罗利科既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又和存在哲学...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作者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我国著...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裸脊线装,印质优良,可180度平展阅读★ 作者熊逸,天涯“煮酒论史”版块名...
美学概论 内容简介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
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 本书特色 苏保华编著的《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是一部从玄学美学角度对中国审美范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为了有别于以西方美学为...
卿希泰论道教 内容简介 实际上,对二十世纪学术的探讨研究,早已在很多学者的倡导支持之下展开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展,特...
本书共九卷,分内、外两篇。内篇三卷,讲《河图》、《洛书》与阴阳、八卦、五行的关系;外篇六卷,讲《河图》、《洛书》在诸多领
章节目录:序言哲学原著名称缩略导言第一章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第二章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第三章黑格尔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晚清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论...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冰点的思考 内容简介 真理也能用亲吻?faint啊!当然啦。你想想你和你MM度蜜月时,你MM常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嘿嘿!处在fallinl...
哲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新一部著作,也是他由具体的哲学研究、美学研究、思想史研究走向建构自己哲学体系之作。本书论述了他的伦理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三...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伦理界之通例,非先有学说以为实行道德之标准,实伦理之现象,早流行于社会,而后有学者观察之、研究之、组织之,以成为学说也,在我国唐虞三代间...
生命的菩提 本书特色 《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心有菩提,无相无物,身心自在。佛教的禅宗说“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明了心的虚妄性,不被它的变化所迷惑,...
属灵的寓意-《约翰福音》注疏-(上下) 本书特色 “新约历代经解”致力编译西方历代思想大家的经解要著,尤其重视今人校勘笺释的故书,有别于今人编写的供教会生活所用...
佛教文化面面观 内容简介 在改革和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加紧进行,我...
周易通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本书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
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太賢著。第一篇大綱論第一章原始佛教之整理法與本書之方針第二章時勢與佛教第三章教理綱領.第二篇事實世
【摘要】: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关怀无疑是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安全。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作为国内与西方世界联
律宗大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制戒因缘、律藏的结集和形成、戒律在中国的弘传和发展、佛教戒律概述、佛教戒律原理、重戒守律振兴佛教六章。律宗大义 目录 总序**章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