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这部作品是从笑声中开始的,一些孩子结成“强盗帮”,效法英雄好汉“拦路抢劫”,他们的行为是那样荒诞不经,令人捧腹。这既是孩子心态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闪耀着当年西部拓荒者的孩子们粗犷、豪迈的心灵光芒。一个顽皮的穷孩子哈克,只身逃上小岛,以钓鱼为生,后来在大河上出生入死,饱经磨难,可是他却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后退一步。当年西部拓荒者、淘金者与密西西比河上水手们对自由的追求,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序言
据说,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畔的那个名叫汉尼伯(Hannibal)的小镇上出生时,天上突然出现了哈雷彗星。我们都知道,哈雷彗星每隔75年才会出现一次。马克·吐温长大后,很希望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能再见到一次哈雷彗星。果真,1910年4月21日,一个春天的午后,在马克·吐温临终前,他的愿望奇迹般地实现了!这一年他也正好75岁。他不仅亲眼看到了生命中第二次从天空中闪过的哈雷彗星,他自己也作为人类文学天空里的一颗耀眼的巨星,一旦升起,便闪烁着恒久不灭的灼灼光华。
马克·吐温出生时,汉尼伯还只是密苏里州一个处于荒原边陲的、不到两千人口的小镇,小得就像密西西比河边的一颗钮扣。马克·吐温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像自己笔下的哈克贝里·费恩和汤姆·索亚一样,成了小镇上和密西西比河湾的顽童。据他的母亲回忆,吐温小时候比他的几个哥哥要活泼和调皮得多,他不爱上学,经常逃学到附近的密西西比河边游玩。那时他还常常在河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似乎是在观察这条流经家乡的大河两岸上的一切:神秘的岛屿,茂密的树林,缓慢浮动的木筏,还有静静流淌、永不停息的河水。
马克·吐温12岁时,在小镇上当法官的父亲去世了,从此他就彻底离开了自己所讨厌的学校。他辍学回家,成了到处流浪的野孩子。当然,父亲的去世,也使年幼的马克·吐温极为悲伤,使他开始对自己的顽皮和错误感到内疚。不久,家里人把他送到密苏里的一间印刷厂里当排字工,希望他能在此学点学问,挣点钱补贴家用。他先后做过报童、排字工、学徒工、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等。少年时代的贫穷和流浪生活,成了马克·吐温日后广阔而悲凉的文学生涯的摇篮。
有一天下午,他在大街上闲逛时,捡到了一张被风刮起的废纸。这件事,对他后来的文学生涯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张纸是一册历史书上掉下来的一页,上面讲的是15世纪初期,法国一位巾帼英雄琼达克在鲁昂森林里被捕的情景。女英雄的不幸,深深触动了少年马克·吐温的心灵。琼达克是什么人?他不知道,也从未听老师讲过她的故事,但是他非常敬佩这位女英雄。此后,他开始寻找所有有关这位女英雄的书,在阅读的同时,也渐渐有了自己动手写作的想法……一位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伟大作家,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文学萌芽期。
许多人都知道“马克·吐温”这个笔名的来历。马克·吐温原名叫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领航员的那些日子里,曾经立过一个志向:“以船员终其身,愿死在机轮旁。”在那个时期,他饱览了密西西比河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为后来成为作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当时,轮船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时,通常以12英尺的水深较为安全。当水手们喊出“两倍6英尺水深”即“MarkTwain”时,处于高度警觉的舵手,就有了安全感,可以放心驾驶了。这段生活留给了马克·吐温深刻的印象,当他开始了写作,要离开他所热爱的领航员工作时,为了纪念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他就选用了水手们常喊的“MarkTwain!”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笔名。
马克·吐温一生中创作了二十多部作品,其中以他小时候的经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为脍炙人口,如今已经成为不朽的文学名著,在世界文学宝库里放射着独特的光彩。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人物情节上是互相关联的。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汤姆和哈克找到了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每人分到了六千块金元,后来撒切尔法官给他们拿去放了高利贷。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里,原来扮演汤姆“随从”角色的次要人物哈克成了主角。
哈克是当时美国社会里被认为没有教养的“野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无赖和酒鬼,抛下儿子在外面游荡和鬼混。哈克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着。这个寡妇教哈克讲究“规矩”和“体面”,一心想把这个野孩子改变成一个“模范儿童”和明天的“上等人物”。可是哈克却忍受不了这种“教化”。后来,他的酒鬼父亲又跑来跟他纠缠,要他的钱,甚至把他关在树林的木屋里。哈克*终想办法逃了出来。在一个小岛上,他遇到了寡妇姐姐家的黑奴吉姆。
吉姆是因为误以为女主人准备把他出卖给南部的一个庄园主而逃亡出来的。他们两个人一会儿乘着划子,一会儿坐着木排,日夜漂流在古老的密西西比河上,开始过着在他们看来是自,由和快乐的生活。然而,那个女主人并没有放过吉姆,她悬赏捉拿了他。后来,女主人去世了,她在遗嘱里让吉姆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是,调皮的哈克与汤姆为了满足他们的“冒险”愿望,想利用这次机会,学习书中的英雄,帮助吉姆逃出监狱,因而制造出了一连串的恶作剧。
在这部小说里,通过哈克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当时密西西比流域贫困、衰落、凄凉的市镇与村落,看到了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等形形色色的事件和美国社会生活现状。
马克·吐温一向是以幽默和讽刺的风格著称于世的,但他认为,“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所以他的幽默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他的创作目的是教育和批判。《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里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感情,那就是对黑人命运真挚的同情与关切。他希望通过对种族歧视的讽刺、揭露和批判,*终改变黑人的命运。
吐温是一位叙述故事、营造气氛的高手。他在小说里仍然以前工业化的“自然”美国为背景,缓缓地把触角伸向了远处,让读者一步步进入了暴力、歧视、谋杀、贪欲的矛盾之中,看到了冷酷和黑暗的美国现实社会。
吐温的一生,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以及丑恶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马克·吐温因此成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海明威曾说,美国文学是从马克·吐温开始的。马克·吐温也是美国人心中*自然、*纯真的偶像。史学家和吐温研究家认为,马克·吐温既是一个正统的喜剧家,又是一个有喜剧性的悲观主义者;既是纯真的作家,又是黑暗的探索者;在文化上他既保守,也激进。配有大量注释的多卷牛津版《马克·吐温全集》所展示的作品内容的巨大跨度,让人感到他是世界上*多产、也是关注问题*广泛的作家之一。因为他毕生坚持采用美国的语言、美国的主题来创造富有美国精神的文学,他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之父”和“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内容简介 卡夫卡这个姓氏有两个响亮的开音节,念起来好像掷地有声,可是这位小公务员出身的作家决非海明威那种硬铮铮的角色。生活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弱...
《傲慢与偏见(中文导读英文版)》内容简介:《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经典小说之一,由英国著名作家简·奧斯丁编著。这
《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集(译林名著精选)》内容简介:马克·吐温的作品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掩卷深思,极有艺术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
《罪与罚: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内容简介:◆只有《罪与罚》写透了,人人都知道却不敢说的人性阴暗面! ◆《纽约时报》将《罪与罚》
鲁滨逊漂流记-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纳尼亚传奇6:银椅》内容简介:纳尼亚 一个巨人肆虐的地方 一个恶魔编织咒语的地方 一个魔法统治的地方 尤斯塔斯和吉尔为了躲避校
局外人·鼠疫 本书特色《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文学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默尔索性格怪异,处事冷漠。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失手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他是生...
Thisisthestoryofahorseslife,toldbythehorseherself.Learnhowitfeelstobebrokenintot...
红与黑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
InthisessayfromSchopenhauerfinalwork,"ParergaundParalipomena"(1851),thephilosoph...
译文名著文库-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内容简介 简介乔治·爱略特(1819—1880),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是她的代表作。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小...
莎士比亚戏剧集-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这是本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它配合语文教学,内容包括: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家导读、正文...
美丽与哀愁.蒲公英-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为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美丽与哀愁》、《蒲公英》合集,其中《美丽与哀愁》讲述了作家大木与年轻时的情...
日瓦戈医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一部真正伟大的俄罗斯后革命时期的长篇小说在没有得到俄国共产党审查批准的情况下,**个被翻译出版,意义深远。(...
热爱生命 野性的呼唤 本书特色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作为一名作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及尖...
我的大学(全译本) 本书特色 1.举世公认的经典之作,教育部新课标重点推荐读物,以孤独孩童“我”的视角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鼓舞几代人奋勇向前、自强不息。 2.高...
《永别了武器》内容简介:《永别了,武器》(AFarewelltoArms)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
《人性的迷失》内容简介:《人性的迷失》收录了毛姆的十篇短篇小说。《马金托什》以南洋岛国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粗俗鲁莽、独裁
包法利夫人-(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爱玛悲剧性的情感生活的描写,描绘了一幅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