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这是作家的理论著作,是小说家阎连科与读者的直接对话。在本书中,作家阎连科告诉你他对文学、小说和创作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作者还通过本书对古今中外的诸多经典名著做出了自己的阐释。这是窥探作家内心世界的窗口,也是深度理解解阎连科小说的钥匙。
本书内容涉及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方面面的内容,有作家的个人简介,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作家作品的阐释和解读,有对文学潮流,文学现象的分析和展望。与一般的文艺理论不同的是,本书没有理论著作的晦涩,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说理透彻生动,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一部分演讲词,如同与人聊天和谈心,读之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阎连科,1980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最后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黄》《日光流年》《受活》《坚硬如水》《风雅颂》等十余部。曾先后获国内外各种小说奖二十余次,作品被译为日、韩、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等二十几种语言,发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在国外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
白色花劫 本书特色 “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桩非常事件;著名作家、本书作者林希先生当年是*年轻的胡风蒙冤案者之一;一段漫长的不堪回首的惨痛...
浮生拾慧 本书特色 谱写花鸟鱼虫之诗文小传;展示琴棋书画之情趣内涵;撷取自然万物之古今意象;《随园诗话》《闲情偶寄》之当代姊妹篇。黄廷法编著的《浮生拾慧(精)》...
相知随君行 本书特色 力佳先生著的《相知随君行》人物众多,情节衍变。木家庄庄主木力天本是个有智有勇之人,终也难逃悖伦之情的纠缠。木家庄人争争怨怨,却又能相互包容...
大淖记事-汪曾祺典藏文集 本书特色 《大淖记事》为汪曾祺的经典小说精选集。《大淖记事》书中所收录篇目,皆是对汪曾祺中短篇小说多次遴选后得出的精品。其中包括《大淖...
2003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散文学会专家从2003年发表的作品中精选出的100篇优秀散文。收入迟子建 、毕淑敏、铁凝、肖复兴等名家...
当代散文-魏巍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魏巍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
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周年回忆-全新修订插图版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2000年版的修订版,修订了大约三分之一篇幅的文字...
日记作品集:灰色笔记 本书特色 这部《灰色笔记》是从作者1918年至1919年的日记中精选而成的。它与其说是一本私人日记、一部反映家族历史的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
★ “只要有光源的存在,纵使强风也罢、寒气也罢,绝对无法令人类的斗志和影子消失。”★ “河流三部曲”终章,参透静默中失落的人生意义。★ 同名电影原作,深井欣二执...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本书特色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相反,他们要去割猪草、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
炮殇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散文随笔作品初次结集。作者通过笔底文字,评点漫说人物世像,抒写传达人生感受,闲叙杂拾生活识见,追摹品啜学业人书香。其文有美文风致、随笔...
落笔为闲-晚明小品选注 本书特色 明代自神宗万历迄于思宗崇祯之末,凡七十年,谓之晚明。此七十年间,政治腐败、学术昏暗,大批文人寄情山水,托物言志,创作了许多幽默...
我的乡土 我的国 本书特色 一个画家的乡村三年 用文字和画笔展现近百张中国面孔,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 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
读完本书,才有力气完成剩下的梦想 本书特色 弗洛伊德:“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这是一本深刻解读我们自己和他人的书。看透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也不...
《金元明清词选》内容简介:词文学兴于唐五代时期,鼎盛于两宋时期。宋代以后,词就成了各代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有清一代更被
中国口语诗选 本书特色 《中国口语诗选》由当代著名诗人伊沙主编,是一本当代先锋诗选本。收录作者100人,作品近400篇。《中国口语诗选》编得纯粹而经典,具有较高...
沈从文集-民国诗风 本书特色 从1961 年开始,沈从文共有近八十首诗作存世,本集精选五十余首。这些诗作里*多的是五古,也有五绝、七绝、七古、乐府等诗体。按照创...
孙昌武,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主要著作:《柳宗元传论》,人民...
在万千“汪迷”期盼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汪曾祺全集》于2019年1月出版。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 本书特色 1. 本书文字力求还原真实,多用白描的手法,摹山画水,细致入微。2.在书中,作者使用了传奇、新闻、诗、公共语言抄录、书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