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楚辞》始,经唐诗宋词,直到五四以降,从屈原到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鲁迅等大诗人都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高度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人物。文如其人,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趣、价值取向。“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几千年来,神州大地诗脉延绵,“温柔敦厚,诗教也”。新诗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百年,但一直秉承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对社会风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作品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修身首先要“修心”,治国又“治心”,才能政通人和,才可风清气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诗可养气,养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在《石灰吟》中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的作用,是内在的、情感的,诗歌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无比充实。诗歌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了认真践行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传承诗教的优良传统,我们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公开发表的诗歌中编选了这本主题性诗选《梦想之弦》(《爱廉说·中国廉政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入选作品遵循“反映时代,服务人民”的宗旨,都是情感真挚、积极向上的优秀诗歌。既体现了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又讲究视觉独特,老中青结合,各具特色。和近年来的多种诗歌年度选本相比,《做官的财富:散文卷/爱廉说·中国廉政文学作品精选》是一本明亮、积极的选本。若此种选本能够绵延下去,当是廉政主题文学的幸事,是诗歌唱响新时代的幸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摘自《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50页
《做官的财富:散文卷/爱廉说·中国廉政文学作品精选》:五当时的延安,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团结友爱气氛的大家庭。同时,又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朱德诗句)的民主圣地。人们都知道作为诗人和政治家的毛泽东,有着常人一样的丰富感情,但在违法乱纪、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他同时也有一般人少有的“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霹雳手段和决绝气概。1937年10月,曾经参加长征的26岁的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爱情纠葛枪杀了女学员刘茜。审讯时,黄克功亮出浑身伤疤,请求法庭免其一死,准其戴罪立功,战死疆场。毛泽东接到报告,给审判长雷经天复信:“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严格的纪律。”与这个事件相辅相成的,是毛泽东的两次“挨骂”。1941年6月,边区政府召开各县县长联席会,讨论公粮征收工作。会议进行中,天气骤变,一个炸雷击中礼堂梁柱,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触电身亡,消息传开,议论纷纷,有位老乡借机发泄对公粮负担过重的不满,指名道姓地责骂了毛泽东。边区保安部门闻讯,认为这是一起严重反革命事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立即进行制止。他对保卫部门的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点儿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的对立。1945年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那个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著名提问时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当年访问延安后曾这样由衷赞叹:“边区司法充满了平等和正义的精神!”60多年过去,这些激情的言说,仍如晨钟暮鼓,穿透时空,悠然回响。六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和人民打成一片。这些屡屡见诸党的文献的论述,毛泽东是首倡者,他和他的战友又是模范的实践者。到过杨家岭的参观者,都会见到那条由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中央机关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一起修建的“幸福渠”。这条全长五公里、灌地1200亩的水渠,几十年来波光粼粼,一直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据当年枣园乡乡长杨成福回忆,中央机关驻在杨家岭和枣园时,每年都要给老乡们拜年。有一年春节,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工作人员带着糖果、对联等年礼来到乡政府,一见面,毛主席亲切地问,杨乡长,你们辛苦一年了,年过得好吗?杨成福一边应答,一边忙着递烟,沏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周恩来见状,说杨乡长你就别忙了,毛主席要给乡亲们拜年,你就引我们到各家走走吧!杨成福一想,全村几十户人家,山上山下,住得很分散,哪能让首长们到处去跑。就说,你们都忙,挨家挨户就不必了,我一定把主席和首长们的心意转告给大家。毛主席一听,连连摆手,说拜年找人代理,杨乡长你这个主意可出得不好,还是我们去吧!一句话把众人逗笑了。但商量的结果,还是采纳了杨成福的意见:把每家的家长都请到乡政府,一来主席都见上了,二来也更热闹。乡亲们来了,主席和其他首长拉着老年人的手,热情地递烟,敬酒,给孩子们抓瓜子,散花生,并详细征询对中央机关的意见,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来年的生产安排,促膝交谈,亲如一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多次陪同客人参观,听过杨成福的介绍,这些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生动画面,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脑海里,历久弥新。毛泽东关心群众生产,也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著名的延安文艺运动,构建了中外文艺发展史上气象巍然的辉煌景观,开辟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广阔道路。同毛泽东一样,每到春节,延安的文艺团体都要组织秧歌队,走上街头,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与群众共庆新年。1943年春节,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第二年,延安南门外人山人海,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广场上观看鲁艺等单位的演出,王大化、李波合演的《兄妹开荒》大受欢迎。颇有意思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观众中,有一位就是毛泽东。那天天气不大好,空中尘土飞扬。李波回忆说,她见毛主席在大风中坐在那里,身上也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身边有人给他一个口罩,马上被他用手扒拉开,只是兴味盎然地看着,不时张嘴哈哈大笑。这一年4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充分肯定那次演出是在坚持为工农兵服务方向方面的成功实践。1944年春节,各单位组织的秧歌队就达到27家,上演节目150多个,延安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由此可见一斑。……
王宗仁,1939年5月出生,陕西扶风县人。1958年入伍,在格尔木驻扎7年,百余次穿越青藏高原。历任汽车驾驶员、副班长、文化教员、组织干事。1965年调总后勤部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创作人员、总后创作室主任。文学一级,出版作品42部,散文集《藏地兵书》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十八岁的墓碑》获首届“三毛散文奖”单篇一等奖。有《夜明星》《藏羚羊跪拜》等4篇散文选入中小学课本。
《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内容简介:“简素”与“崇物”是已故日本儒学家、思想家冈田武彦晚年对日本文化特质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
闻一多精品集 内容简介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
瓦尔登湖-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会让你感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这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亲近...
田园之秋 本书特色1. 《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奖/吴三连文艺奖散文奖/“台湾文学经典名著30”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推荐书目,中国版《瓦尔登湖》,...
我看见了爱神 本书特色 《我看见了爱神》是古希腊诗人萨福的诗歌集。萨福作为古希腊杰出的女诗人,曾被柏拉图评价为第十位智慧女神,在西方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 本书特色 ★国难当头,造就叶圣陶与四川的不解情缘。★鲜为人知的书信与日记,还原乱世文人的精神力量!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 内容简...
《我的二本学生》内容简介:本书是黄灯全新的一本非虚构作品,作者从自身的教学日常写起,通过任教公共课、当班主任以及“导师制”
中华美文一日一读(共四册)(口袋书) 本书特色 开视野、导阅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开始忽略图书阅读的时代,将美文做主题化的分类整理,并对美文进行深层次的解...
九死一生:我登珠峰的经历 内容简介 1996年5月10日珠穆朗玛峰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山难,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的登山健儿共有8人罹难。土生土长的台湾人高铭和这...
伍尔夫读书随笔 本书特色 《伍尔夫读书随笔(精)》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伍尔夫读书随笔(精)》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老人与海(精装) 本书特色 ★《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瑞典文学院院士 霍尔斯陶穆★...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辈近100封家书及其背
唐宋诗鉴赏辞典 内容简介 这部《唐宋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宋诗这精华。搜集了140们诗人的近500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
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往往是诗迷们眼中的极度梦幻书籍。夏宇的《备忘录》也让多少诗迷望眼欲穿,恨不早出生几年,把初版仅500本的《
四海红楼-(上.下册) 内容简介 华语七名家在香港名刊文章拾零。汇聚全球华语大家的思想盛宴,香港华语名刊《明报月刊》四十年精品文丛。金庸:金庸散文集。梅兰芳,马...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十论》内容简介:本书是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长期跟踪研究和深入分析的成果,是作者多年亲身参与和积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活随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了月子期间的生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评论、经验和教训。作者是知名媒体《新京报》的资深编辑、评论...
《移动互联网概论(第2版)》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概论第2版》对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
乡梦不曾休 本书特色 本书辑选现当代多位名家怀恋乡土的经典名篇。从北地到南国,从城市到乡村,在冰心、沈从文、老舍、三毛、迟子建等人的笔下,一草一木都浸润着彻骨的...
清诗观止-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