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那些美丽的企盼,在行业的起起落落间挣扎,那些心中的夙愿,在人生的跌跌撞撞间盘桓。有多少的错过,被痛悔打上深深的烙印;有多少的惊险,为财富加上美丽的光环。
骑白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
捡了漏的也不一定都能赚钞票,还有可能是——买教训。
捡了漏应该长经验啊,哪有买教训的呢?是啊,一般人都是长经验,可是这位谭先生——他不一般。
初涉古玩江湖
这事还得从四五年前说起,那时谭先生还没有开自己的古玩店,还年轻得很,所以我们暂且称他——小谭,
小谭的身世本和古玩沾不上什么边,但是他的运气好,他遇到了一位很能耐的师傅,所以就误打误撞地进了古玩行。
小谭的这位师傅是收藏世家,改革开放后重操祖业,在古玩店也经营了些年,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又孤身一人,看看棺材本也够了,就关了店铺,回家养老。“退休。之后,他打算收一个小徒弟。说是小徒弟,其实就跟个保姆差不多,主要是照顾他的生活,当然精神好的时候,他也可以教这小徒弟看点东西。那时小谭刚到南京投奔表哥,他年纪小,又没有学历,工作很不好找,正好表哥认识这位老师傅,就把他介绍了过去。
小谭是个细致的孩子,又懂事又勤快。这位师傅对他十分满意。精神好的时候,师傅就把自己留着的那些好东西教给他看,这个是什么时期的,那个的朝代是什么。一件一件的都记住了,以后都有用。*重要的还不光是眼力,还有经商的规矩与经营的门道。你别着急,我以后慢慢地教给你。
可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师傅这一肚子的本事,只给小谭传授了两年,他老人家就驾鹤西去了。师傅的弟弟把他留下的好东西全都卷走了,又卖了房子。小谭不但丢了工作,而且连个住处也没有了,无奈之际,他只得独自出来打拼。
如今的小谭,已不是昔日刚来南京时那个落魄的小孩子了。凭着师傅这两年的教授,他已能独自鉴定一些比较典型的明清器物,他立志,要开一家自己的古玩店。
但是,他开不了,因为他没有本钱。就算有本钱,他还是开不了,因为他只从师傅那学到了一些很基本的鉴定知识,至于市场,至于经商,至于古玩行里的水有多深,师傅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他呢。所以,他现在*好的出路是——找个工作。这样,他就找到了杨青。
杨青之所以愿意收留他,是因为他和自己一样年轻。两个小伙子,年纪差不多,眼力也半斤八两,所不同的是,幸运的杨青有个舅舅在天津开古玩店,无论是资金还是眼力上都给了他巨大的支持,而小谭那位经验丰富、火眼金睛的师傅却已撒手而去。
杨青做人很厚道,他并没有完全把小谭当雇员,而是与他兄弟相称,甚至还允许小谭自己买点东西放到店里去卖。一般哪个古玩店的老板能允许雇员这么做啊?
但杨青,就认为小谭是兄弟。
这样,小谭一般留在店里看摊,有空的时候,自己也到外面收点东西,没钱买大件的,就买小件,赚点差价,心里也挺美。
渐渐的,小谭就对古玩市场有了一些了解,越了解,他就越觉得这个自己在行外时看着波澜不惊的古玩行,居然不但风急浪大,而且遍布暗礁。*让他头疼的倒不是东西的真假,他可以只选择自己看得准的买,*让他皱眉头的是市场的价格,一眼真一眼假差之千里不说,就是同样都认为是真的东西,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给出的价格,也会相去甚远。所以,对于市场价格这件事,还真得慢慢了解。机会不等人
但机会总是不等人,它说来可就来了。就在一天下午,小谭接到一个电话,是找杨青舅舅的,请他帮着去看件东西,杨青的舅舅在天津呢,没过来啊,对方说那让杨青来看看也行。杨青也正忙着呢,就跟小谭说:“你去一趟吧。”
小谭也没多想,挂了电话,匆匆赶往电话里说的那处小院。
进了小院,看到侧面的小屋里挺热闹,四五个人围着一口青花缸指指点点,争论得挺激烈。给他打电话的人和他有过一面之缘,见他进来,有点失望,只轻轻点了点头,就又把目光收回到了缸上。别人都不认识他,见他年轻,穿着也朴素,更不会去理会。但是,“人不可貌相。绝对是句真理,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上去不谙世事的小伙子,这回可捡了个不小的漏。
小谭的到来使刚才的争论暂停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热烈的状态。小谭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屋里一共五个人,四个人辩论赛似的对着此缸各抒己见,一个人只听,不说话,手里夹着根烟,不住地吸。
小谭不好意思挤到前面,只好站在外围晃着脑袋,虚着眼睛对这只缸左看右看,隔着一圈人,隔着缭绕的烟雾,小谭看着这只缸,只觉得眼熟,后来忽然一拍脑门,明白了七八分。他也不说话,一边看,一边听着大家的争论。
这次的争论很有意思,对这口缸的断代,四个人有三个看法,每个人看法都和小谭的不一样,但又都说的有根有据,十分有理。
大胡子,一号辩手(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一看就是个北方大汉):“万历!。只这一嗓子,就把小谭震住了,果然好眼力,君子所见略同。小谭暗挑大指。可这大指还没挑起来呢,就又缩回去了。只听大胡子说道:“万历!扯呢!怎么可能是万历的?你看这缸哈,造型呆板,没有古拙之气。青花发色灰暗,釉色不够饱满,画工也比较死板,多有败笔,(小谭心说,您看没看画工啊就说,这哪有败笔啊?)修胎不整,胎质粗糙(也不知道他看过胎了没有),定是赝品无疑!”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比现在电视台那些鉴宝节目中的专家还自信,还有派头。小谭把暗挑大拇指改成暗挑小拇指了,心说:唉,这是一。棒槌。。什么是“棒槌”呢?就是外行、菜鸟,不怎么摸门,和针比,缺眼儿。总之是贬义词就对了。
那这大胡子说的不专业吗?说实话,还真挺专业的。鉴定瓷器*重要的几个方面他都说到了:一看造型、二看彩料,三看釉色,四看纹饰,五看胎质。其实还有一项是看款识,但这缸没有款识,也就只得作罢,不过,话说的虽专业,您倒也看看东西再说啊,以上的赝品特点,这缸哪一点对得上号啊?死背书哪行?让人笑话了不是。但是,可不要小看了这位大胡子先生,他可不是只背书不收藏的纸上谈兵者,他的藏品无论是数量还是买进的价格,都足以让这间小屋里所有的人咂舌。而且到了*后,正是他,一手促成了小谭的这次捡漏。
他的背景说起来话长,咱们一会儿再说,现在辩论会正激烈呢,咱先接着说辩论会。
小眼镜,二号辩手(细声细气,斯斯文文,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这位二号选手对于大胡子不看东西就发表言论的行为很是不屑,但他也认为东西不对。他可是仔细地看过东西以后才谨慎的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缸釉质肥厚,贼光仍然较盛(釉质肥厚、釉色闪青是万历器物的典型特点,怎么变成贼光了呢),虽然有磨损痕迹,但是只有半周磨损(是,这缸估计是放在墙角的,还有半圈磨不着),应该是刻意作旧所为。再有,大胡子还忽略了一点,就是这缸‘打手’(。打手。就是说手头沉,拿在手里掂量,手感太重)。几百年了,怎么还会这么沉呢?(怎么不会这么沉呢?这么厚的胎,这么大的个儿,好歹也是瓷的啊。又不是枯木,还能酥了不成?)只有现在的仿品才会用这么细腻的瓷土,才有可能这么重。还有,用放大镜看气泡,釉泡也不够细密(怎样算细,怎样算密?也不知道他都看到了些什么)。所以——东西新。
一直在抽烟的那个人手中的烟剩了个烟头,他把它狠狠地摁死在烟灰缸里,然后又点燃一根新的。
三号辩手出场了,这是一个小瘦子。性格温和,说话慢悠悠的:“我觉得应该不新,明显是仿万历的(为什么说仿啊?怎么就不看本朝呢?)可能是民国仿的。万历的东西,一是康熙仿的比较多,一是民国仿的比较多,我看是民国。您看呢,梁总?”
梁总就是给小谭打电话的那个人,他皱着眉头,仿佛自言自语:“万历的风格是没什么问题(有点靠谱了),但我觉得是康熙仿(怎么就不敢看真呢?急死谁!)。我有件康熙早期的东西,青花发色挺像的,也是这样灰蓝灰蓝的。康熙仿万历五彩的东西也比较多,但也仿青花。我看这青花的发色灰蓝灰蓝的,就是康熙的,可是这画工又比较软……。说到这儿,他忽然想起什么,冲着小谭说;“哎,对了,来,你也来看看。”
小谭这才有机会走到近前,上手看这件东西。只见这缸高约40厘米,口径约有50厘米,器型有一点不周正,但基本没有伤。缸上的图案是三条栩栩如生的鱼游于繁密的水藻之间。其青花发色蓝中偏灰,釉质厚实温润,白中闪青。小潭把它轻轻搬倒,看了看底部,底是砂底,底足边缘有一片很小的磕,露出的胎体润泽如丝绸。小谭又一手扣缸底,一手托缸沿,用力把它向上提了提,的确很重,但并没有什么打手之感,有的只是熟悉与亲切——它和师傅家那半只万历残缸实在是太像了。
想起师傅,小谭忽然觉得一阵难过,眼窝一热,竟差点滴下泪来。
看到他难过的样子,抽烟的那个人再次把手里的烟头狠狠地摁死在烟灰缸里:“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说实话,这缸是我从一个拆迁户那买的,说上辈儿留下的,什么年代他们也不知道,搬家不方便,就卖了。我花5000买的,可能是被骗了,不过有什么话,就请直说,这点钱,我还赔得起。”话虽这么说,可是那也心疼啊,就,冲他那一脸的严肃,小谭也不敢轻易开口。
又看了一阵,小谭终于坚定了信心,放好大缸,朗朗说道:“万历本朝!”
……
莫斯科的伪善者们 内容简介 《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辽宁教育出版社鼎力推出的重点图书,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
院子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梳理全国各地的庭院文化,选取了五十五篇以院子、园林文化为主题的名家散文,其中不乏大师、巨匠。从江南到北国,从忆往事到抒闲情,从皇...
《生活本无应许之地》内容简介:存在主义心理学不仅是一种心理学取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主义不是虚无的悲观哲学,而是一种严
《美术基础技法超细致详解:石膏几何体(修订版)》内容简介:总觉得其他素描书步骤不够详尽?绘画时总会出现“卡壳”、不知道如何
昔日风景看不尽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
火车怪客环游美国 内容简介 2003年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2003年j.r.阿克雷自传奖在旅途中,发现自己。为一窥*熟悉又*陌生的美国的本来面目,珍妮?迪斯...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本书特色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是本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之一。该书初版于2002年。在选目与赏文撰写方面,邀请了当时国内众多著名的词学...
伟棠一向以行动、诗歌和影像介入历史与现实,让我们知道文艺如何成为一种抵抗力量,成为盛世中的抒情危言。——张铁志这是廖伟棠
鞍与笔的影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我是退役的考古队员,对文物,常能享受先睹为快的特权。夏天听说,在长沙的一座西汉大墓中,出土了三件木器。认出后人人震惊,原来它们...
过渡时代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过渡时代》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写的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闵宗良是位信奉道学的老先生,他为邻居赵高氏女儿赵大妞当裸体模特异常气...
瓦尔登湖:经典全译本 本书特色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梭罗以唯美的文字记录了他在简单的生活中深入思考与探索自我的心路历程。本书作者将自己**融入瓦尔登...
处处有音乐 内容简介 辛丰年曾是80年代《读书》十大作者之一,在读书界有很大的声望,其论乐文字在广大知识阶层中颇受欢迎,读书界有很多人在多方寻找他的所有著作。本...
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 本书特色 在书信、日记、文献里,跟随巴金、曹禺、萧乾、胡风、丁玲等文化老人的身影,穿越八十年代,别样品读中国文学的那段历史…… 《...
《疯了!桂宝17(进化卷)》内容简介:啊哈!《疯了!桂宝.17,进化卷》如约而至啦!本季包含了10组长篇故事 三公主连载 爆笑四格的
《烘焙技术宝典》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一本进入烘焙行业的理论基础手册,又是一本烘焙技法的宝典。无论想了解和进入烘焙领域的新手,
《雏菊人生》内容简介:本书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该书讲述了一对没有血缘的姐妹花互相扶持的故事。主人公雏菊,
等待我的离去-十七岁女孩最后的生命感悟 本书特色 ★外国版《花田半亩》,花季女孩的绝症日记,比《此生未完成》更灿烂的生命表达。★这是一部让整个欧洲为之潸然泪下的...
《小清新:文艺与生活》内容简介:小清新,无处不在,无处可寻——有人在沙龙、地铁、丽江的小巷及一些隐匿之所捕捉过他们的身影;
二十四番花信 本书特色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名山大川的热爱...
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 本书特色 中国每年有几亿人读他的文章长大,星云大师、南怀瑾、于丹、张德芬热情赞誉!随喜菩提——体验生命的滋润,欢喜无量地活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