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心灵之旅》由梁思成、林洙所著,建筑历程照见心灵之旅,晚年书信折射大师情怀。
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历程,建筑泰斗晚年书信首度曝光
建筑历程照见心灵之旅,晚年书信折射大师情怀。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历程,建筑泰斗晚年书信首度曝光!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 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解放前,梁思成主要是一个学者。他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但他留给后人的文字,更多地集中在他所研究的建筑领域,集中在学术的范畴。
近来,一个朋友常常与我谈及梁思成的事业与生活。他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讨论古建筑本身,而是更关注于先生当时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状况。
梁思成曾在他的古建调研报告中说:“旅行的详记因时代情况之变迁,在现代科学性实地调查报告中,是个必要部分。”这些“行程”、“记游”生动翔实地记下了当时古建存在的状态、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更浸含着主人公所经历的欢欣与挫折,留下了那个年代对这些古代建筑描述的文字记录。
梁思成开展古建调查的年代,整个国家民族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之下。他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一旦战争爆发,我国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将可能毁于一旦。他是一位建筑学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带着紧迫感,与学社同仁们不畏艰苦,马不停蹄地在华北地区寻找和勘查。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他们找到了唐代的佛光寺以及华北地区大批宋、辽、金时代的古建。梁思成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财富留给了子孙后代。以后的岁月里,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不放弃调查古建的机会。直到1961年,他依然不辞年迈,对广西容县真武阁进行勘查研究。可以说,他是尽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来完成历史交给他的使命。
读者通过先生的这些文字,能够更为感性地体味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与梁思成的建筑思想。
为了培养新一代建筑学的人才,抗战胜利后,他就着手设立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生中国的建设中。他主持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与陈占祥一同向党提出了新的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开始感到各方的压力,受到不公正的批判。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先生在学术领域所做的文章渐少(当然,他还一直在进行着《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依旧以一颗赤子般的心怀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相信着党。
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是很勤于写信的人,同时也有保留朋友们信件的习惯。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面对疯狂野蛮的抄家批判浪潮,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梁先生在我帮助下,烧毁了费正清夫妇的书信以及沈从文先生写给林徽因的书信。他只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写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底稿。在梁思成存信中,我从未见过梁林二人的往返书信,它们对思成来说应该是至为珍贵的。在与思成相处的日子里,我也从未听他提起过这些信件。也许它们已经被销毁,也许,它们还藏在某一个尚未被人发现的角落!
幸运的是,梁思成与我的这批通信得以留存至今。其间,自然不乏缠绵思恋之语,但更多涉及的是对祖国发展的关注、对社会时事的看法,以及对个人进步的渴求。到了1966年,即使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下,他还是努力要跟上形势,在对吴晗、翦伯赞等人的批判中,他一方面检查自己,一方面听从党的安排。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正当他认为自己紧跟党走的时候,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却正在准备批判梁思成和钱伟长的材料。
这批书信,本是我们夫妻间的私房话,是否适宜发表,我有很大的顾虑。然而,接触到这批书信的朋友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都说,信中透露出了梁思成对祖国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我结婚时,他已年逾六旬,但对待妻子,他依然充满了激情和真诚。他在对待我的情感中包含着他的同龄人所少有的青春的活力。同时,他还关怀老人,爱护子女。当时,在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他仍心怀着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责任感,拼尽心力完成了宋代《营造法式》的注释研究工作。
这批书信,比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先生晚年的生活和思想面貌,也反映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它们对读者研究梁思成的生平思想,了解特定历史阶段中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定会有助益。梁思成不是家属的私有,他属于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我决心将这部分资料曝光,让世人评说。
读罢此书,你将看到这样一个梁思成——他坚忍而又困惑,高尚却有缺点,丰厚而又纯真!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它是我国现存*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梁思成对独乐寺是心怀深厚情感的。1932年4月,他开始进行古建调查的起点就是蓟县的独乐寺。当时,日军已经威胁平津,梁思成怀着责任心与紧迫感,身携借自清华的仪器设备,与弟弟梁思达一起来到蓟县,对独乐寺进行了实地系统的调研。归平后,梁思成依据调研所得的**手材料,在林徽因帮助下,完成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同年6月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这篇论著,确立了独乐寺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解放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为了测绘、保护独乐寺,先生又三次来蓟县。鉴于19:32年那次测绘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些疏漏,梁思成认为独乐寺需要重新测绘。
1964年4月,他携我一同前往蓟县,联系准备重测事宜。随之,他组织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由文化部古建研究室主任祁英涛率领到独乐寺测绘,由他进行具体指导。得到新测的图纸和照片,他欣慰不已,曾感慨:“总算了却一桩心愿。”他准备归后即向上级提出重修独乐寺观音阁的建议。
1966年的春天,国内政治气候已是“山雨欲来”,梁思成的处境也越发险恶。他深感重修独乐寺无望,即使如此,他还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第三次来到蓟县与有关部门研讨观音阁的保护问题。他提出要为观音阁安装避雷针、安好全部门窗;为防止鸟类粪便落于观音头像,要为观音头像罩上铁丝网。在他的建议下,文化部迅速拨款九千元,由河北省古建队按其要求施工安装完毕,使独乐寺受到了妥善保护。这里节选的是1932年梁思成对独乐寺的调查报告。在文中,他提出了研究古建必须从实物入手的观点。
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建筑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宋营造法式注释》、APictotJal History of ChineseArchitecture(《图像中国建筑史》)等.
梁思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创立者.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和新中国若干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林洙,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遗孀,1962年与梁思成结婚,陪伴梁思成走过了下一年的艰难岁月.
192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入清华大学梁思成主持的中国建筑史编撰小组工作.自1973年起全力以赴整理梁思成遗稿,先后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书,另著有《大匠的因惑》、《建筑师梁思成》、《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不社史略》等书.
这让他想起他曾怎样亟求一个可按他自己的方向去抵达的地方,他曾如何重组了松林,更换岩石并在云雾中挑选他的路,以求得一个恰当的视角,他将在一种无从解释的完成中得以完...
《战略罗盘》内容简介:企业经营正面临着一个“新时代”:新的全球化竞争环境复杂多变,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的大数据和AI(人
团购:中国文史经典讲堂6册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择取的是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史作品中*光辉灿烂的精华,它们不只文采斐然,更代表了所处时代的思想先声。国内*权威的学术机...
俄国纪行 本书特色 《俄国纪行》是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与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40天苏联之行(1947年7月至9月)的记录。这是一次巨人之间的伟大合作。斯坦...
《龟岛:斯奈德诗集》内容简介:加里·斯奈德是垮掉派代表,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其诗关注生命的本质及文化的根源,体
汉译电影大师传记我的最后叹息: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回忆录 本书特色 电影大师布努埃尔亲述回忆录。从童年到老年,从中世纪的回忆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讲述,从巴黎梦幻到梦幻...
高老头 本书特色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
图文悦读-唐诗地图 本书特色 《唐诗地图》:通俗的语言再现绝世胜景,独到的视角重踏先贤足印;吟咏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遍览神州大地的山河美景。600多个闻名遐迩的...
天风海雨吟啸行 : 东坡词的智慧人生 内容简介 《天风海雨吟啸行》通过对东坡词的讲解分析,感悟智慧人生。回首,千古岁月里,缓缓流淌着或许婉转浪漫、或许深邃悠远的...
昆虫记 本书特色 在这本《昆虫记(精)》中,作家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它们的长相特征、它们的生活习性...
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 本书特色 在书信、日记、文献里,跟随巴金、曹禺、萧乾、胡风、丁玲等文化老人的身影,穿越八十年代,别样品读中国文学的那段历史…… 《...
古代祭文精华:文白对照 本书特色 生离死别,怀土思乡,男女情爱,*见真情实性。或呼天吁地,或登高流涕,或悲愁辗转,均非作虚弄假所能办。所谓情真意切之作,概莫过之...
尝试集 本书特色 《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1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着作。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
随园诗话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新,排版形式...
《乘着歌声的翅膀》内容简介:《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诗选》收入海涅二百余篇诗作,包括《乘着歌声的翅膀》、《西利西亚的纺织工人
大卫·科波菲尔:全译本 本书特色 《大卫·科波菲尔》里的众多角色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极具独创性。他们虽不是现实中的人物,但作者将其塑造得血肉丰满。……这些人物是...
(平)李健吾文集-(全11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健吾为中国现代五大评论家之一,国内*早从事法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李健吾文...
水云:沈从文散文 本书特色 【30周年纪念版】沈从文长子沈龙朱认可之作,尊重沈从文的文学地位与气质,严格比照张兆和编本四次精校。所选篇目有《湘西往事》中的回忆,...
读者文摘:典藏版:不平凡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抓住民国时期这一“混论”的突出特点,描述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人间悲欢离合,把*残酷、*真实的...
十七岁向谁宣战 内容简介 高考临近,几个高中学生的心路历程,一段令人难忘的情感经历。太高的期望,太多的苦涩。阳光特猛投下阴影,“爱”忒沉重难以承受。虚构的网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