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戏称自己为“行为艺术的老奶奶”,大家尊称她为“行为艺术之母”,这个女人长期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德国、荷兰、巴西、美国等地,是标准的“国际公民”。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在行为艺术上的实践,被认为是20世纪*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她的行为艺术已经称为一个传奇。全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讲述她在出身地南斯拉夫的生活经历,与同样是艺术家的恋人乌雷13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分手之后一个人的舞台。全面展现了她的艺术生活经历。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当今行为艺术界备受瞩目的女性艺术家,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
★阿布拉莫维奇仅此一部传记,授权中文版,序中致意中国读者
★作者詹姆斯接触过所有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档案,并对60余位阿布拉莫维奇的家人、伴侣、合作艺术家及画廊主进行了采访
★阿布拉莫维奇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与合作了12年的情人乌雷在中国长城进行了两人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情人·长城》,两人从长城的两端出发,在中点相遇然后分手
她是这个时代的伟大行为艺术家。
她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她的根永远都是欧洲那久经战乱的一隅——前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笼罩在军事化管理的阴影中;她经历旷世传奇的爱情;她挑战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的作品癫狂、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她和骷髅睡在一起;她将待发的毒箭指向自己的心脏;她坐在鲜血淋漓的兽骨堆上低吟悲伤的儿歌;她创造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史以来*为轰动的艺术盛事;她将自己与艺术融为一体,她是孤独、痛苦、自由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作为行为艺术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行为艺术实践,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令人难忘的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她的行为艺术已经称为一个传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全书分成三大部分,讲述阿布拉莫维奇在出身地南斯拉夫的生活经历,与同样是艺术家的恋人乌雷13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分手之后一个人的舞台。全面展现其艺术生活经历。
致中国读者
你们好!我非常高兴你们可以读到由詹姆斯·韦斯科特为我撰写的非常优秀的一部传记。中国曾举办对我有重大影响的行为艺术《情人·长城》,这部作品是传记中*重要的部分。我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能让你们更好地理解我的生活和作)。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序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立下遗嘱,当她死的时候,要遵循下面的程序: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我的追悼会是这样的:
三个棺材。
**个棺材装我的遗体。
第二个棺材装我的遗体的模型。
第三个棺材装我的遗体的模型。
我希望指定三个人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安排这三个棺材。(美国、欧洲、亚洲)具体的指令将被写下来,放在一个密封的信封里,后面会附上他们的名字。
三个棺材和三个信封都会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追悼会上摆放出来。追悼会之后,指定的人要按照我的指示安排棺材。我希望三个棺材都入土为安。
必须通知每个出席*后一场追悼会的人,不可以穿黑色,其他任何颜色都可以。我希望我以前的学生……安排这件事的流程。在追悼会的开头,我希望安东尼和约翰逊乐队(Antony and the Johnsons)的安东尼能够演唱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的歌曲《我的路》(My way)。
这次的追悼会要成为一个既庆祝生又庆祝死的结合。追悼会之后的宴会上,要有一个很大的杏仁蛋糕,做成我身体的形状,看上去也要像我的身体。我希望这个蛋糕能分给每一个在场的人。
……
本书为“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传记,初次授权出版中文版
封面图片为玛丽娜2005年的行为艺术作品《裸体肖像与蝎子》
明信片的图案为阿布拉莫维奇著名的行为艺术照片
《休止的能量》,时长4分钟。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两人面对面站着,彼此凝视对方的眼睛。阿布拉莫维奇拉开弓,乌雷拉住箭,这支箭对准了阿布拉莫维奇的心脏,他们身体都向后倾斜,把弓拉满到即将发射的状态。在双方的左胸上有收音的麦克风,能清楚听到彼此加快的心跳声。
玛丽娜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节奏 0》 ,时长6小时。这件作品之意义重大,影响之深远,不仅体现在艺术理论界,更是人类学,伦理学,群体生态学,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政治社会学中的经典范本。
以这本书来了解玛丽娜的作品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不仅仅能够了解它们崇高/不朽的一面,更是将这一面与其精神和情绪联系在一起。行为艺术是很难记载下来的,这是本极好的文献。
——比约克(歌手)
韦斯科特先生在这本书中回顾了这位独特的艺术家的一生,极为深刻地追溯了她的个人经验如何反映在她的艺术中,以及她所坚持的艺术如何反过头来改变她的生活。这本书赞誉了这位狂热且无畏的艺术家的传奇事业,同时也颂扬了这位热情且慷慨的人,以及与她有关的各种传言(不少传言都起源于她自嘲式的幽默)。
——罗伯特·威尔逊(美国前卫戏剧导演和剧作家)
詹姆斯·韦斯科特(James Westcott),曾在英国的《卫报》(The Guardian)和美国的《村声》(The Village Voice)等多种出版物中发表关于艺术、建筑和政治方面的文章,也曾经在artreview.com等多家出版物担任编辑。目前他在雷姆·库哈斯的鹿特丹大都会建筑事物所(OMA)的智囊团和出版部门担任撰稿人和编辑。
逆风飞飏:微软 IBM和我 本书特色 连续几周在各图书销售排行榜中高居不下、目前非议颇多的《逆风飞飏》及其作者吴士宏.....(当然,我们降价不是因为它飞得不够...
《秘密花园》内容简介:出生在印度、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的亲戚家中收养。这座古
赵元任研究 本书特色 赵元任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方言学家, 对其研究的成果也屡有新意, 为我们进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不断提供借鉴。本书编录了近几年...
梁诚与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梁诚与近代中国》由梁碧莹所著,为晚清爱国的外交官梁诚(1864年—1917年)的传记。1902年7月12日,任驻美公...
何兵,资深动画设计家。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89年—2002年任职于翡翠动画设计公司(TVB),任高级绘景师。在此期间曾经参
《列维-斯特劳斯传(附卷)》内容简介: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为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七位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
本书背景为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牵连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案,史称「澎湖案」。事端于1949年国共内战局势逆转,国府计划迁台,山东烟台
最后的女神:葛丽泰·嘉宝纪念册——光影之诗系列丛书 本书特色 聚光灯下并不是她的归宿,但她却是聚光灯永久的焦点——她被公认为“好莱坞有史以来*伟大的女性”。她是...
《这就是天气》内容简介:气象专家庄婧和超人气插画家大橘子联合打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魏科博士进行专业审读的以气象为主
梁漱溟 内容简介 梁漱溟(1893-1988),1941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同盟”(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梁漱溟先...
《唱支山歌给党听》内容简介: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百年来中国少年儿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推动中小学校
佐藤铁太郎-大家精要 本书特色 佐藤铁太郎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海军军官,被誉为日本海军**代战略家,官至海军中将。佐藤有“日本的马汉”之美誉,其军事思想深受中国古代...
《VMware vSAN超融合企业应用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以vSphere 6.7.0U2为例介绍VMware vSphere虚拟化产品与VMware超融合技术...
书坛巨匠吴玉如 本书特色 《书坛巨匠吴玉如/海河西岸记忆丛书》以“迂叟吴玉如”为题,实则是一部吴玉如传记,以吴玉如生平为线索,将其人生划分为“少年求学,博文明理...
江泽民在一汽的岁月 本书特色 江泽民同志在一气工作的往事已经过去40多年了。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永存的记忆。40多年前曾和江泽民同志共事的老同志,如今年龄大的已...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本书特色 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
《三大师》内容简介: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位长篇小说巨匠以他们恢宏的作品影响了全世界读者。茨威格在本书中没有
《我的行吟笔记:蓬蓬博客》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的海外游记。她是一位旅行者,20多年来,走遍了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共84个国家和
《一怒之下》内容简介:一部关于D.H.劳伦斯的非学术著作。它既像传记又不是传记,既像小说又不是小说,既像游记又不是游记,既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