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其论述范围自先秦至明清;其论述对象,自孔墨而老庄、而李贽、而王船山。题目虽是论述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然而其涉及面远不止此,不仅评论了汉代学术、魏晋玄学,对唐代文艺和佛教、北宋朱子学等也多有评述。是作者学术思想的总结性文集之一。
收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蔡尚思著作集)》的十大“思想体系”,即孔子、墨子、老庄、韩非、《礼记》、慧能、澄观、李贽、王船山、袁枚等思想体系,是继蔡尚思在三十年代出版《中国思想研究法》之后,*能反映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心得的作品。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以本书所反映的二十个人物和专著为主要对象。因为这些人物和专著,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有地位和*富代表性。
卷头语通论必须打破道统文统史统法统四个旧传统观念哪些书*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名著选读》卷头语和篇目关于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论中国文化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变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部分著名观点中国礼教思想史编著计划初拟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上的首出地位——读郭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侯外庐对中国思想史的贡献——评《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同志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商讨与计划影印《诸子集成》前言论诸子论先秦诸子十二家*能代表中国思想文化的四大祖师论孔子孔子思想体系的要点孔子一生都尚礼孔子的法学思想孔子教育思想要具体分析谈谈过去、现在和今后对于孔学问题的争论孔子思想问题的百家争鸣对孔学的争鸣是发展中国文化的关键——孔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孔子思想体系属于哪种类型不宜抬高孔子——评匡亚明的《孔子评传》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孔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论墨子墨子思想体系——一位反宗法反宿命反述而不作的伟大思想家论老庄老庄思想体系评李季吕振羽的老庄看法(节录)——后世的老庄学派再评李季的老庄封建说——中国虚无主义史略李季的逻辑与态度——为老庄问题而答李季先生论许行许行思想的新释——周末*先进的学说再论许行思想——敬答任白涛先生论公孙龙论公孙龙的违反辩证法——与冯友兰先生论“白马非马”论韩非韩非思想体系——绝对君权与愚民政策*反动的韩非经济思想——贫富的主要原因韩非主秦统一而无法存韩辨——《初见秦》《存韩》两文实不矛盾论汉代学术思想论汉代学术思想的诸子遗风与杂家化论《礼记》《礼记》思想体系论司马迁司马迁是寓思想于历史的模范——表面尊孔实则反儒论魏晋玄学论魏晋玄学的内外派别论杜甫与自居易论杜甫与白居易——中国古代两大文艺思想家论佛教论中国佛教各大宗的主要异同论慧能佛教简易派代表禅宗慧能思想体系论澄观佛教烦琐派代表华严宗澄观思想体系论朱熹朱熹思想的来源、核心和评价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我为什么写这篇论文朱熹对待妇女的问题——尼姑还俗与贞女节妇朱子学研究的新方向——在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论明清思想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明清思想界的分野和创见论李贽李贽思想体系纲目——汉后一位反旧传统的大思想家从中国思想史来评价李贽附录钟惺谭元春与佛学之关系——为周作人先生《重刊袁中郎集序》而作论徐光启徐光启的主要思想——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论傅山傅山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纪念傅山逝世三百周年论黄宗羲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独特地位——纪念黄宗羲逝世二百九十周年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历史地位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空前性与现实性论张履祥张履祥思想要目论王船山王船山思想体系的要点研究船山思想应当实事求是论李柏李柏诗之独特形式和内容论颜元颜元学派的突出地位附一李垛思想要目附二王源思想要目论袁枚袁枚思想体系纲目——一位不被重视的大思想家
蔡尚思,福建德化县人,1905年出生。因父亲是私塾教师,蔡尚思七岁便开始读五经,后上县立小学、县立中学、省立十二中学。1925年,蔡尚思只身来到北京,先后向王国维、梁启超、陈垣、柳诒征、蔡元培等名家拜师求学,得到诸多指点。在北京期间,蔡尚思一边到北京大学自由听课,一边考入孔教大学研究科,后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哲学组。1931—1934年,经蔡元培先生介绍,蔡尚思来到武昌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中文系任国学教师,讲授中国通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墨子研究等课程。1934—1935年,蔡尚思入住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整整住读了一年,白天在书库读书,晚上向柳诒征馆长请教。1935—1941年,蔡尚思来到上海,在顾廷龙主持的沪江大学图书馆、合众图书馆常年借读。之后,又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历史系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蔡尚思先生平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基础,以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成就卓著,著作等身。他的系列著作《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国文化史要论》、《孔子思想体系》、《王船山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礼教思想史》、《周易思想要论》等,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知北游-禅说庄子 本书特色 冯学成先生请我给他的大作《禅说庄子》系列丛书作序,我是诚惶诚恐,不敢答应的。一方面我不是这行的专家,对中华文化只是爱好而已。兴致来了...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全2册):为一门伦理学人格主义奠基的新尝试 内容简介 舍勒这部著作的论述首先涉及伦理学中的进化论、价值论、义务论、代价论、...
庄子注译 本书特色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出现的道家学说中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该书形成了以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
年轻人应该知道的经典哲学与哲理故事 本书特色 当我们紧张的情绪需要释放时,当我们漂泊的心灵需要休憩时,我们拿什么来慰藉我们的心灵?拿什么来守护我们的精神家...
实践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大生命视域产生的近代文化背景,以《庄子》内七篇文本为主线,参证《庄子》外篇、杂篇中的文本资料,系统诠释庄子生命哲学体...
黑格尔历史哲学 本书特色本书以“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主题,选编了《历史哲学》、《历史中的理性》、《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中的相关...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钦伟刚君的博士论文,是钦君十数年来留学日本勤勉学习的成果。主要对朱熹和《参同契》作了深入的研究。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目录...
周易全鉴-第2版-典藏版 本书特色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5:金铜佛教造像 内容简介 金铜佛教造像(由于道教金铜造像极少,本书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寺观雕塑全集的第五卷,本卷彙集了中国金铜...
诗禅证道 本书特色 诗禅证道:“贬官禅悦”和后期唐诗的“人造自然”风格“安史之乱”后,唐代诗人的“士宦禅隐”生态渐渐消退,逐而为普遍的“贬官禅悦”所替代。唐前期...
《范畴篇解释篇》包含《范畴篇》和《解释篇》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工具书》一书中较短的两篇。《范畴篇》叙述了逻辑学理论,
本书通过对佛教律典及古代文献中有关佛衣及僧衣规制的考证,明确佛像衣着的种类、形制、披着方式等要素。同时联系古代印度佛像衣
《易传全译》:《易传》之名,最早见于战国:人们将解释《周易》的文辞,称作《易传》,又称《十翼》——现在《易传》己成为《周
悦读论语-政以孝为先-1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
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 目录 句义宝藏论广讲金刚处**抉择本根之次第(一)元始*初本根实际本质之情况(二)世间迷乱情况之次第(三)普贤解脱之理金刚处...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初期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
入中观论讲解 本书特色 释迦牟尼佛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老师们,他的伟大成就是——只有他指出了人类有将“显现”与“空性”分开的偏好,事实上,这是我们面对的基本问题。...
新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10版)(定价30元)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10版)》在第九版的基础上编入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