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唐杂文的不二选择,“金线”*畅销作品
集大成*佳精装定本,独家新增30%内容,28万字超大篇幅
全面恢复历史版本删节文字,原汁原味,元气淋漓
唯一收录“《不二》笔花四照”篇,谈禁书背后的故事
柴静、李敬泽、高晓松、李银河等力荐
《活着活着就老了》,著名跨界作家冯唐的经典杂文集。
新版《活着活着就老了》和之前版本的区别是:
这是冯唐杂文*佳也*全的集成,里面有那些有意思的书、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儿和有意思的地方,照例写得“见佛杀佛,见祖日祖”。除了收录了经典篇目《如何成为一个怪物》,还新收录了“给未婚大龄文艺女青年的六个锦囊”、“《不二》笔花四照”、“读齐白石的二十一次唏嘘”、“十信”、“三里屯前史”、“战略规划的十二大注意”、“你不可能永远尿那么老高”、“一个人的二十四史”“读林曦的三个矛盾统一”、“手稿教派”、“风雨一炉,满地江湖”、“老却成佛”、“山寨精神的群众基础”、“古玉十条”等22篇新作,近30%内容首次集结出版,堪称“终极定本”。用冯唐自己的话说,“有这本,其他版本可以送人了”。
冯唐自称“诗**,小说第二,杂文第三”。但是,除了另类长篇小说《不二》之外,他的杂文卖得比小说好,小说比诗好。可以理解,工作这么忙,房价这么高,谁还看花、看海、看月亮?谁还读心、读灵、读诗?除了骨灰级文艺女青年,谁能专门拨出一个完整的周末,读一本小说?
美好的文字总是不多见的,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象
给未婚大龄文艺女青年的六个锦囊
这个社会养活了很多社会学家,有些社会学家研究社会的结论和我个人常识严重不符。比如,社会学家的统计说男性比例严重高于女性,这个势头恶化下去,将和贫富分化以及城乡差异一起构成将来社会*大的三个不稳定因素,阴阳不调,男性被憋疯了之后,见他妈杀他妈,见小朋友杀小朋友。环顾周围,我看到的未婚女性远远多于未婚男性。看到的未婚女性多数是好腿好腰好臀好脸蛋好头发好肉身,不上妆,远看近看都好,不喷香水也有兰花香茶花香茉莉花香,弹古筝,围棋初段,练《九成宫醴泉铭》,喜欢齐白石和陈逸飞和岳敏君,喝花草茶,吃净心莲,听窦唯、齐豫、张悬,上豆瓣,上老罗学校而不是新东方,看《天堂电影院》、《阿拉伯的劳伦斯》、《蓝?白?红》,看《与无常共处》、《莲花》、伊恩?麦克尤恩、张爱玲。看到的未婚男性基本很少,很少的这几个也是怎么看怎么和美好生活没有关系,刚升VP的全副心思想升MD,刚升正处的全副心思想升副局,挣了几百万的想挣一个亿,挣了一个亿的想到创业板上市产品卖到美国去,一腔驴血,一脸大包,为了祖国和事业,何以家为?
存在基本有合理性,听说中国男性喜欢男上女下,老婆*好比他差,所以A男娶B女,B男娶C女,C男娶D女,A女一不留神就成了剩女。听说中国未婚大龄文艺女青年基本落入四种结局,孤寡、后妈、拉拉、出家。
假设未婚大龄文艺女青年希望更美满的结局,贡献六个锦囊如下,管不管用看造化。
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是小宇宙强大。世界观没有对错,但是有差异。人生观没有好坏,但是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没有被说服,坚持到*后,世界和人生就是你的。强大的小宇宙逻辑严谨、论据充分,在别人眼里,在风雨里,独自混蛋着,简单牛屄着。比如遇上一个江南女生,就是觉得落红珍贵,可以携手、抚摸、拥抱,但是不结婚就是不能肏,就是把童贞恶狠狠留到三十五岁,水蜜桃一样给了她**个老公。这个女生的反面是个北京姑娘,六个小二锅头之后,解释自己如何腻人:“就是天天腻着。有三天他老婆出差,我们就抱着、躺着,肉贴肉腻了三天。”
第二是经济独立。不一定是富婆,但是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有个自己的房子,相对清静,旁边有些林子或者水,可以走走。有足够的钱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吃喝嫖赌,有足够的钱给自己买花戴,买今年春天新上市的长长的裙子穿。
第三是身体健康。不能吃口冰激凌就胃痛,气压一低就头晕,看见月亮就伤心。身体一不好就容易脆弱,就容易渴望一个肩膀靠着慢慢让头不晕,一只男性的手握着自己的手慢慢让胃痛过去。为了这种虚无的渴望,女生常常干出令自己头发上指的蠢事儿。
第四是有个半专业的爱好。哪怕是去伦敦星相学院学过占星,哪怕是醉心公益,哪怕是热爱植物大战僵尸。
第五是有三五个小宇宙类似的闺密。类似的小宇宙在一起,一加一远远大于二,共同抵御生命中的邪风妖气。
第六是远离老男人。如果还想出嫁,远离饭局上的老男人。他们四十年前就开始就着北京白牌啤酒看春山春水春花,抱吉他,抱姑娘,抱《朦胧诗选》。他们像《西游记》里的老妖,肺腑里吐出的舍利球常常能熨平皱纹,抚慰心灵。和他们相比,未婚小男生怎么看入眼帘呢?
锦囊之外的超级锦囊是:如果真的不想嫁,就别嫁了。男生是比女生低很多的物种,二逼、傻逼居多。绝经之后,退休之后,和剩下的闺密和老男人结成社会主义互助组,一起补钙、饮酒、蛋逼、旅行、泡澡,混吃等死,不知老之将至。
……
冯唐,男,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71年生于北京。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咨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著作:
长篇小说《欢喜》
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
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诗集《冯唐诗百首》
长篇小说《不二》
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
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荡荡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
2005年,凭借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一词成为2012年度热词。
青梅竹马 本书特色 比肩紫式部的天才女作家,初恋文学的传世经典著作。文坛巨匠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推崇备至,周作人、余华等大家力荐。人气作者小岩井倾情翻译并作序导...
受戒.大淖记事-汪曾祺作品精选集-手绘彩插珍藏版 本书特色 汪曾祺作品精华选本由专家选编,选目精良。装帧雅致,内插作者手绘彩图,是高性价比的珍藏本。共有四种,此...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11:杜宣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一。收入著名作家杜宣的3篇作品,分为话剧、诗歌、散文三个部分。由著名文艺评论家杨剑龙编选。“海...
野菜清香 本书特色 野菜在农业生产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之前,一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后来成为饥馑年代的备援物资,当下又成为有闲人猎奇尝鲜的目标对象。写野...
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本书特色 白岩松、徐小平、王旭明、何亮亮、胡一虎、宋强、蒋方舟撰文推荐。献给——中国和日本困惑中的年轻人。一个男孩24年的人生履历,可以承载...
草堂(第28卷) 本书特色 有温度有质感的大唐风骨有颜面有尊严的当代诗歌由当代诗人梁平主编,高质量、高稿酬、高颜值的诗歌刊物,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号圣叹;别号唱经子,或称唱经先生,又号大易学人、涅槃学人;室名沉吟楼,堂号
我的台湾之旅 内容简介 《我的台湾之旅》是叶永烈长篇纪实新作。作者的长子、长媳在台湾,陪同作者在台湾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所以作者在台湾既是作文化交流,又是探亲、采...
情爱金庸 本书特色 作者陈墨通过对"金学"多年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评论,将这些研究成果著作成书,《陈墨评金庸:情爱金庸》是其中的一本,书中...
慢骑中国 本书特色 《慢骑中国》以**人称的口吻,记录了作者2011年从南京到拉萨5000公里单车骑行活动的全程。该活动以全程骑车方式,慢速横穿中国,3月27日...
黑河 本书特色 了一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作家,他90年代初始发作品,迄今已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许多作品,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精选》、《北京文...
《古典诗的现代性》内容简介:“用一把欧美名牌钥匙,怎能开得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然而,作者却“想拿西方诗学的试纸,来检
绞刑架下的报告 本书特色 《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著作,是伏契克在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迭遭刑讯、备受折磨、随时都有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
轻描淡写 本书特色 “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是可以轻描淡写。”——张艾嘉 《轻描淡写》是张艾嘉的**本创作书,是她这些年来的一些随笔集结。每章一...
名家配画唐诗鉴赏精品集-全2册 本书特色 ★16开线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配画绘者包括刘旦宅、戴敦邦等知名画家,鉴赏文章撰写者包括蒋星煜、骆玉明等知名学者...
伍尔夫读书随想录 本书特色 怎样读小说?怎样读诗歌?读书有何价值?书里有两种女人?有没有女性莎士比亚?女性写作生来有何局限?从书里能看到怎样的人生?托尔斯泰的小...
诗词曲精选系列:宋诗一百首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王水照和朱刚先生共同编选的。宋诗的选本已有不少,陈衍先生《宋诗精华录》、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等都是颇负盛名的选本...
饭后茶余谈文化:食为天 本书特色 要了解中国文化,不一定要读万卷书,却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着手。豆腐是在什麽时候发明的?古时的贺年卡是什麽样子的?伞是由中...
林徽因文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精】 本书特色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戏剧、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戏剧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人间百态...
《谁都不正常》内容简介: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