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文丛:中国乡土手工艺(3)》是作者第三部有关中国乡土手工个案的图文书。是继颇受好评的《中国乡土手工艺》(一)与续篇之后,作者又历时五年推出的再续篇。
中国乡土手工艺的没落与衰亡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唱,愈来愈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作者在这几年辗转各地亲身采访中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从中辑录了做年糕、黄酱、粉条,制普洱茶、葡萄酒、烟叶,以及织锦、地毯、铜、锡、玉器等45个中国民间乡土手工艺个案,主要集中于吃、穿、用、玩等非工艺品类的生活工艺。这些个案包括采访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既用文字如实记录这45位手艺人的生存演变及现状,又用图片记录手工艺的生产制作过程及生活环境,还罗列出每种工艺的制作工序。
质朴的文字,鲜活的图片,构成了一个个具有现场感的亲切、自然和因手艺面临消失而惋惜的生动场景。
★16开平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著名收藏家、 民艺家王世襄题写书名,著名诗人、剧作家邹静之以手写稿形式作序
★《中国乡土手工艺》自出版始便颇受好评,质朴的文字,鲜活的图片,构成了一个个具有现场感的亲切、自然和因手艺面临消失而惋惜的生动场景
★本书是《中国乡土手工艺》的第三部,主要辑录吃,穿、用、玩等45个中国民间乡土手工艺个案,这些个案包括采访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书中附有相关手工艺流程及发展格局的背景资讯,而大量丰富的手工艺插图,来自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汇粹
《中国乡土手工艺》是中国当下首部对现实生活中手工艺人个案真实采访的著作。作者关注的重点是和物质生活相关的。书中附有相关手工艺流程及发展格局的背景资讯,而大量丰富的手工艺插图,来自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汇粹。该书由著名收藏家、民艺家王世襄题写书名,著名诗人、剧作家邹静之以手写稿形式作序。
本书是作者第三部有关中国乡土手工个案的图文书。是继颇受好评的《中国乡土手工艺》(一)与续篇之后,又历时五年推出的再续篇。
中国乡土手工艺的没落与衰亡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唱,愈来愈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作者在这几年辗转各地亲身采访中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从中辑录了做年糕、黄酱、粉条,制普洱茶、葡萄酒以及织锦、地毯、铜、锡、玉器等45个中国民间乡土手工艺个案,主要集中于吃、穿、用、玩等非工艺品类的生活工艺。这些个案包括采访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既用文字如实记录这45位手艺人的生存演变及现状,又用图片记录手工艺的生产制作过程及生活环境,还罗列出每种工艺的制作工序。
质朴的文字,鲜活的图片,构成了一个个具有现场感的亲切、自然和因手艺面临消失而惋惜的生动场景。
高星,196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枣强。就职于北京某保险公司工作。写诗、散文。因为热衷绘画,也喜欢点收藏,所以对日益失去的手工艺非常关注。在异地行走中,总要收藏点有关的旧物和工具,甚至是农具。抚摸着老式的木头器具上的包浆,能感到土地、粮食、生命的亲切。也许是贪心太大,总想将手艺人一同收藏,于是便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朴素的生活,骼照片定格他们鲜活的形象。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也没有视拯救民俗文化为己任,只是关注一些陌生人的生存状况。近年出版的著作有:诗集《高星诗选》、《词语诗说》、《诗话易经》;用文集《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向着西北走》、《女儿档案》;摄影集《京华名人跟踪迹录》等。
尼采论艺术 本书特色 以往的艺术教育大多以一种艺术史的方式理解文化,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文化史的方法去理解艺术,即我们应该打开或重建艺术背后的那部尘封已久...
小孩学画:水墨画 本书特色 该书适用于学画水墨画的小朋友,书中用顺口溜教孩子绘画方法和步骤,一学就会,一画就好。小孩学画:水墨画 内容简介 在画水墨画之前,让我...
TheQueerArtofFailureisaboutfindingalternativesotoconventionalunderstandingsofsuc...
佛教于公元纪年前后从印度、犍陀罗等地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
中国书刻艺术 内容简介 这本《中国书刻艺术》,原是作者在培训班的讲稿。他从刻字艺术的缘起、发展,到书刻工具和材料的介绍,以及创作理念探讨,与别国的比较等讲起。尤...
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1994年以来,主讲北大中外文化交流考古、蒙元考古,海上丝绸之路等课程。长期从事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实地调查,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世纪娃 内容简介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世纪娃(陶瓷艺术设计类)》是系列中的一本,在种类繁杂的造型艺...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王羲之尺牍四种 内容简介 《王羲之尺牍四种》共收王羲之传世书法尺牍四种:《快雪时晴帖》、《奉桔帖》、《丧乱帖》、《远宦帖》。快雪时晴帖东晋...
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 内容简介 王羲之(公元三二一年——三七九年;一作三O三年——三六一年)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字逸少,司徒王尊从子。幼讷于言,及长辩赡,...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 本书特色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考察近代粤曲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还原并解析以粤曲生产与欣赏为中心形成的粤曲文化景观,...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社会-知识制度发生了断裂性转型。而中国的现代建筑学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社
楠溪江建筑没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也没有闽西土楼的壮观,但它们把楠溪江姑娘的清纯灵秀、老农的朴实坦诚和在
元末明初青花瓷,是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热点。其中有的不乏为各色好事者推波助澜的炒作,以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文物博物馆工
“指南针计划”专项将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列入第一批研究试点,组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
《王澍建筑地图》从行走者的视角出发,以城市为主线,将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的王澍建筑作品做了尽可能完整的条理、介绍和展示,包
国家画廊 2006.12 壹 本书特色 《国家画廊(2006年12月)(第1期)》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家画廊 2006.12 壹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画院由原...
艺术界 本书特色 《艺术界》用社会学之眼审视艺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具有强大的解释效力,在艺术社会学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者的研究。贝克尔认为...
《中国民族的形成》原是李济先生于1920年至19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期间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为纪念李济先生诞辰110周年
作者以其對中國電影的熱愛真知,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忻慕憧憬,對中國現代歷史的感切關懷,匯集出《中國電影美學》一書。本書標舉中
学名家来抄经:吴昌硕书心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全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经260字,是流传*广的佛家经典,篇幅不长却蕴含了大智慧,许多书法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