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质量高,专题性强,学界很需要此类梳理性质的图书。
理解政治权力是理解政治学的关键。有关权力的本性、价值、分配、控制、异化以及权力关系的调整,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所关注的主题。本书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主要思想家上述问题有关思想的梳理,为人们清晰地理解政治权力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本书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质量高,专题性强,学界很需要此类梳理性质的图书。
权力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对权力进行反思,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古希腊政治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不仅是在探讨什么样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家,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是最理想的政治秩序,而且是在回答政治共同体的权力应该如何分配,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来掌握政治权力;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和平衡政治权力与精神权力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探讨的是权力的获得、扩展和保持;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都在回答人类社会为何无法离开政治权力而生存;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以及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都在思考政治权力行动的边界和政治权力存在的公共目的。对权力问题的思考,也是中国政治哲学家们政治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经典文本《论语》、《孟子》、《荀子》等,都在思考什么样的人才应掌握政治权力,通过何种教育制度来培养这样的人,又通过什么样的选拔制度来选拔权力精英,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如何协调好权力精英和其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中,应该预设人性是善的,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对掌握权力的人,应采取柔性的道德约束,还是刚性的法律约束;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应如何安排,这些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权力问题的思考,始终是人类政治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权力的系统反思和集中研究却开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为止,有关权力的研究,已诞生了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和论文,著作包括:1.barrybarnes, the nature of pow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thomas e. wartenberg: the forms of power from domination totransform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robert l.dilenschneider, on power, harperbusiness, 1994;4. keith dowding,power, univeri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5.barry hindress,discourses of power: from hobbes to foucault, blackwell, 1996;6.mark hauggard, the constitution of power: a theoretical analysisof power, knowledge and stuctur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7.bent flyvbert, rationality and power: democracy inpractice, 1998. 论文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本论文集中:1.edited by roderick bell, david v.edwards and r. harrison wagner, politcal power a reader in theoryand research,the free press, 1969; 2. edited by john scott, power:critical conception (volue 1-3). routledge, 1994. 2008年,在stevenlukes, clarissa hayward, amyallen等学者的倡导下,一本专门研究权力的学术期刊即权力期刊(journal ofpower)在美国诞生,将权力研究推到一个崭新高度。具体而言,西方学界主要展开了如下六个方面的研究:
1.对人们权力欲望的比较研究。1959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roberte.agger教授在美国主持了一项实证研究,其目的就是要研究政治文化、种族、教育、性别等因素与权力欲之间的关系;1963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yasumasakuroda在日本也做了类似的研究。通过问卷设计和深度访谈等方式,两项研究有诸多类似的发现。两项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性别与权力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对政治权力有着更强烈的追求,从跨国比较的角度来看,日本的男性比美国的男性有更强烈的权力欲。在日本,男性之所以比女性对权力有更强烈的欲望,主要是因为日本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在美国,由于文化因素,妇女比男性更少投票。美国妇女是1920年获得投票权,而日本妇女是在二战后才获得投票权的。yasumasakuroda教授提出一项大胆假设,就是如果其它因素相同,任何参与政治生活历史越长的群体就可能比其他参与政治生活更短的群体有更强烈的权力欲。不仅性别与权力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受教育程度也与权力欲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或她)参与政治的愿望和对政治权力的欲望会更强烈。这是因为,教育是提升公民政治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他们有更多机会去阅读报纸,有更多见识,拥有更多政治参与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外,人们的权力欲也会受到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对权力的渴望是人们参与政治的重要动力,而参与政治本身则会激发人们对权力的渴望。
2. 人们对政治权力态度的研究。franzl.neumann教授指出,权力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一种社会事实,从本性上看,政治权力是人对人的支配与控制。政治权力要有效运用,必须考虑政治共同体内部的不同成员对政治权力的不同态度,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照顾不同社会成员的心理感受,否则,政治权力的运用过程,就是公共暴力被强化和使用的过程。从政治思想的演进角度看,不同的政治思想传统,孕育着不同的对待政治权力的态度。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演进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对待政治权力的态度,这些态度在具体政治生活中为不同背景的人所接受。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对政治权力持有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指出,政治权力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高的善,除了沉思的生活之外,城邦的政治生活优越于其它生活。国家与社会、经济与政治、道德与政治、宗教与政治、文化与政治之间没有区分。为了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首先成为城邦的公民,唯有进入政治领域,参与政治生活,一个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对政治权力的积极态度不同,奥古斯丁则是对政治权力持消极态度的杰出代表,他将人们对政治权力的厌恶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奥古斯丁认为,政治是罪恶,无论从起源还是从目的看,政治就是罪恶。政治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力量,人统治人,人支配人是不自然的。唯有在历史终结之时,上帝之城的出现,人类才能结束目前悲惨状态。人类是通过信仰,而不是通过权力,来获得拯救的,世俗生活只不过是为了信仰生活所做的准备而已。面对压迫性的政治权力,人们要么逃避权力,过着隐居生活,要么反抗权力。正是在此意义上,franzl.neumann教授指出,伊壁鸠鲁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奥古斯丁学说的衍生物。伊壁鸠鲁主义选择了逃避权力,无政府主义则选择了否定权力。对伊壁鸠鲁主义而言,人们不应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弄脏了手;对无政府主义而言,政治是罪恶,社会是善,组建一个没有政治的社会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也分享了奥古斯丁的精神遗产,认为政治权力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政治权力会消失于共产主义社会。与希腊政治哲学传统和奥古斯丁主义不同,托马斯?阿奎那和自由主义代表着对政治权力的第三种认知。阿奎那认为,奥古斯丁的激进主义是难以接受的,也是不可实践的。权力不是不自然的,即便是在天使之间,也存在等级性的权力关系;权力的目的也不是肮脏的,权力可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幸福;政治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从属于精神权力。自由主义分享了阿奎那对政治权力的理解,他们承认政治权力是无法消除的,政治权力可以作为一种理性的工具服务于一些可欲目的。自由主义继承了阿奎那对掌权者的不信任态度,认为政治权力的运用是有边界的,政治权力运用的领域也必须是有限的,政治领域必须与其它领域区分开来。对人类社会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思考通过何种制度安排能约束掌握权力的人,使政治权力得到理性运用(franzl.neumann, 1950)。
曾水英,女,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任职于长春工业大学。发表多篇政治学方面的论文,本书为博士论文基础上的修改作品,该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文论。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本书特色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催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浩荡激昂的时代精神蕴涵着深厚的核心价值,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为中...
挥师决战-解放战争全记录(4) 内容简介 199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50周...
全球视野下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内容简介 本课题的主要关注点不是一般地论述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而是更多地将其放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面临着...
《设计色彩》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设计色彩”的基础教材。主要从设计色彩的概念、基本技法以及在设计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转型中的近代中国-(上.下卷) 本书特色 《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套装上下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转型中的近代中国-(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山大学近...
军事历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军事历史学的学科专著。作者在多年钻研的基础上,首次对军事历史学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了构架。全书分九章阐述了军事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理...
激战时刻-改变世界的二十场战争 本书特色 “有些战役对我们有着持久而实际的吸引力……借助这些战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我;同时,我们也会揣度,如果这些战役出现了不...
苦闷的园丁——“现代性”体验与俄罗斯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内容简介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发轫与繁荣,几乎是与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及其矛盾冲突同步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异常...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本书特色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 本书特色 新加坡,一个曾经的严重贪腐之地,变为如今连续16年全球廉洁排名前十,并在2010年跃居世界廉洁排名**,仅仅是高薪养廉吗?当然没...
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 目录 导论一、选题的缘由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三、研究的现状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五、主要突破和创新六、研究的方法**章少数民族政治关系的界...
《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内容简介:张岂之教授是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岂之教授指导硕士生、博士生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例外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一方面...
改革忆事 内容简介 2008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30年来与改革开放兼程共进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者、研究者、记录者,得以真切回顾这一激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
一部长篇小说+一部战术教程,首度全方位披露中国当代顶尖狙击手的秘密生活。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军事出版社,挟《1号狙击手+狙击教程
共济会核心组织-双鹰争冠-英美政治背后的最大隐秘势力-2 本书特色 共济会进入面积广袤的北美后,如何避免诸多总会所可能的各自为政、分崩离析呢?将诸多总会所整合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内容简介 为了加强广大党员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本书。本书深入浅出、重点突...
联邦党人文集 本书特色 1、《联邦党人文集》是全面为新宪法辩护的一部著作,是一个美国政治史上的罕见奇迹,是一本一旦翻开就会爱上的鸿篇巨制。2、《联邦党人文集》对...
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纪实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的作者们,都是多年从事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用长期教学科研的心得和大量的历史资料,以严谨的学术...
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探讨大国在某个时段或某个事件中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和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