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军队政治工作史教程(第2版)》修订工作中,各学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特别是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以近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生动实践为牵引,紧密结合院研究生教育和军事科学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培养“两高人才”目标,注重发挥军科优势、体现军事特色,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军事科研的有机结合。
刘开华编著的《军队政治工作史教程》为军事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共十讲。该书在论述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历史发展及启示的基础上,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军队组织工作史、军队干部工作史、军队政治工作史、军队群众工作史、军队文化工作史、军队联络工作史、军队纪检工作史、军队民主建设史进行了论述。该教程既适合研究生教学需要,也适合广大官兵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二是鼓励、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并在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大批军政干部学校,知识青年成为干部来源的新渠道。以“抗大”为代表,先后培养出懂政治、懂军事、会做群众工作的各级各类干部达20余万人。三是开展整军运动。八路军、新四军在大发展的情况下,一些部队曾出现官兵阶级意识模糊、成分复杂、领导程度转弱,以及逃亡叛变等问题。从1939年2月起,八路军、新四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指示,连续进行了3期整军。八路军政治部发出《政治整军训令》,明确指出“政治整军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各部队健全党的组织,建立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审查干部,洗刷混入党内的异己分子、投机分子及敌探奸细,发展新党员,开展创造模范党支部、模范党员活动,发挥了连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明确提出政治工作三大原则。1937年10月25日,毛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1938年底,八路军总部颁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把三大原则写入其中。五是开辟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战线——团结友军。为加强对友军工作的领导,中央军委于1938年11月,将原有负责友军工作的统一战线部改名为“联络部”,并列入总政治部编制。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的一系列批示,全军部队开展了团结友军工作,与友军上层主动进行联络,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
2.开辟敌后游击战中的政治工作
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进人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面对严重困难,为加强党对敌后根据地和游击战的领导,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党中央强化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广泛开展拥政爱民、尊干爱兵运动,大办报刊、广播,注重发展部队文艺工作,提高官兵觉悟,激发军民抗日斗志,加强与各方面的团结与协调,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针对敌后游击战的特点,大力加强小部队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地道战斗争中和民兵、自卫军建设的政治工作;适时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积极开展隐蔽战线斗争,发展革命“两面派”,开展政治攻势,大力瓦解敌伪军、孤立日寇;派遣武工队深入敌后,开展对伪军的宣传以及敌占区群众工作;发展国际反战线,建立日、朝反战同盟,开展瓦解日军工作;严格战场纪律,执行俘虏政策,促进日军反战、厌战、自杀、逃亡、投诚和伪军反正。
3.开展大反攻中的政治工作
为适应大反攻的需要,在各抗日战场发生了有利于我的新形势下,1944年6月,全军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和政治整训。政治工作把保证完成整训作为中心任务,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创造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练兵方法,为夺取抗战后胜利提供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1945年8月9日,毛发表《对日寇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首长和政治机关分别以政治动员令、政治命令、政治训令及号召书等形式,动员全军高举胜利旗帜,向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各部队反复动员鼓舞士气,抓住有利条件对敌发动政治攻势,结合战斗深入进行战场思想教育、协调作战教育和政策纪律教育。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人员随时掌握部队思想情况和组织情况,根据不同任务、不同环境与不同对象开展工作,高度发挥了政治工作威力。
……
宪政与民主 本书特色 宪政民主是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对宪政民主制历史渊源、制度结构及其内在张力的探讨构成西方政治理论的核心与焦点。本辑论文收录了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它持续了2174天,造成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其对后世所
元代云南政区设置及相关行政管理研究 本书特色 元朝政府在总结前朝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对云南进行了一元制下多层次的设置。《元代云南政区设置及相关行政管理研究》就元代...
《国王 武士 祭司 诗人》内容简介:这是一部简明易读的“关于男人心智的使用手册”。本书是最畅销的,最广为人知的荣格心理学派著作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
埃塞俄比亚联邦制:1950-2010 本书特色 中国人对非洲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不多,对非洲国别的研究更少。张湘东博士的这部著作是关于埃塞俄比亚联邦制度的研究,是建...
刘临川,军史作者,论坛曾用名“河流林川”。国际军事政治观察者,军事专栏作者,当代战争军事纪实《被遗忘的往事:海湾,第一场
法西斯主义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立足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虽名日基本知识,却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学术普及,每本小册子的著者皆是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权威人士。以往这类书...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美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学者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政治及制定更加明智的外交政策在理念上所作出的重要且深刻的贡献。” ——兹...
融冰之旅-日本原政要北大演讲录 本书特色 《融冰之旅(日本原政要北大演讲录)(精)》辑录了日本著名左翼外交家浅野胜人先生应中国政府及相关民间组织邀请于2011年...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本书特色 1995年,一部《燃烧的太阳》石破天惊,让读者首次看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用血肉和生命昭示出的一个大义凛然的...
“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依然保持其前景不明朗的特点,这自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良序而稳定社会的要求,而政治哲学的正义目标的预期后果却正在于这样一种社...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内容简介 现在拿来问世的这本书——首页,内容共分十七篇,曾分篇连载于上海出版的《时与文》杂志上。在登载**篇《论所谓官僚政治》时,作者曾在前面...
自由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自由的起源、发展、成长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伟大作用。作者以大量翔实而有说服力的历史事实,阐明自由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过程、自由在...
公共领域与宽容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
东欧札记二种-又见《火凤凰与猫头鹰》和《新饿乡纪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金雁是中国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领域,具有领衔地位的专家,...
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 本书特色 《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高校社科文库不朽的丰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 内...
中国正义论的形成 本书特色 本书涉及中国传统思想理论、尤其是儒学的几乎所有重大基本问题。但历史总是被书写的历史,传统也总是被阐释的传统。在这种意义上,本书是中国...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七部(新版)》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从万历年间中日战争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
中日战争 第十一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内容简介 英国外交文件(上)l.备忘录2.欧格讷致金伯利电函(第124号)3.代理总领事嘉托玛致欧格讷(第2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