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的合理性在战略网络战中,会不会出现下述情况,即交战的双方心照不宣甚至明目张胆地对对方进行网络攻击,但是双方都会努力不使冲突升级为暴力形态,这种情况是否合理呢?由于该假说通过合理性测试(即该假说是值得考虑的)的前提条件并不太高,不需要克服太大的难题,因此简单地说该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交战的双方可能会在网络空间展开相互攻击,并且都不愿意使事态升级。战争通常都是非理性的,往往双方都是如此——但是历史事实表明这些国家依然照打不误。施压仍然是发起攻击的可能动机之一,其他的动机还包括在国际关系中明确立场,或者是想教训别国。一个国家几乎不可能通过网络战来攻城掠地,这样很好:因为夺取土地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冲突动机。此外网络战的成本看起来还很低廉:因为参战的黑客并不存在人身危险;目标系统可能会彻底失效,网络攻击的效果可能会被广为所知且影响巨大(虽然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短暂)。看起来交战方可以控制所有的风险——并且如果初始袭击失败,攻击者可以矢口否认有过该次行动。通常战争开始*可能的原因是,双方或者一方严重错误估计制造冲突所带来的后果。现有的文献认为(如果我们的研究没有遗漏的话),网络空间中的冲突基本上存在以下几种不确定因素:对于发现攻击、找出凶手的能力(反过来说就是隐藏踪迹的能力)的疑问,对于武器效能的疑问(包括攻击前的预测及攻击后的评估),对系统修复时间的疑问,对于能否持续相同水准攻击能力的疑问,对于是否会产生系统连锁故障(反过来说就是不会产生该类故障)的疑问,对于避开敌方破坏能力的疑问,以及第三方参与所带来的疑问。如果所有的国家都以减少冲突的态度来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那么就可以避免危机——但是我们也常常听说冲突中的一方或双方忽视这些疑问(集体决策的常见结果)并继续进逼。网络战中可能会出现战果极不对称的情况(这又回过来肯定了铤而走险的正确性):富庶的国家技术更先进并因此更依赖于信息系统,一个贫穷的国家可以集结足够多的聪明人来对前者进行大肆破坏。如果实体空间中发生类似的攻击,大国会彻底击败发起攻击的小国。如果侵略者国内可供攻击的网络目标很少,并且如果富庶国不愿诉诸武力且无其他好的回击方法,那么后者可能会因此与前者保持安全距离,并避免与其进行贸易或其他生产活动。即使在当今和平的世界环境下,第二种情况并不少见。两国之间发生战略网络战的可行前提是,双方都相信冲突不会蔓延到实体空间。尤其是目标国更容易发现,相比实体攻击,加强自身网络防御并只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回应要更加划算。因为实体攻击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流血牺牲及财产损失,并且通常难以收场。网络战的局限性我们有理由怀疑,网络战是否具有向别国施压的能力。通常人员伤亡是促使一国在还有防卫能力的情况下仍愿意追求和解的主要原因——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网络攻击造成人员死亡的案例。网络战的施压效果取决于两个基础,一是攻击方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二是防御方有多大决心不给外界留下易于屈服的印象。如果赌注足够大,那么即使是西方国家的民众都会在遭受大量打击之后仍不屈服。即使是*猛烈的网络攻击所带来的后果,也很难与萨拉热窝人民在1992至1995年间的遭遇相比,或者是与耶路撒冷居民在1947年和1948年的遭遇相比。在这两起历史事件中,当地民众都顶住了压力。极少有国家会对单独的经济制裁屈服,即使这种经济制裁是全球性的。全球性的经济制裁会长期、全面地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至于一次网络战的效果能否比得过全球禁运,我们尚不得而知。对于一个现代化程度相当于1960年左右美国的经济体来说,即使是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被彻底关闭,也不会阻止其崛起。并且这种阻止还只是临时性的,因为网络攻击基本上不能造成实体破坏。我们可以把前面一句中的“计算机网络”替换为“公共可访问网络”(由于被攻击的计算机网络可以主动与外部世界隔离),并把“1960年左右”替换为“1995年左右”,其结果同样成立。因为1995年左右美国人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已足以比拟当今发达国家的情况。*后一点,技术落后的国家天生就比技术先进的国家具有更强的网络战免疫力,因此更不易被破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简单地(但绝非廉价地)物理隔离其网络的对策来限制对方网络攻击所造成的破坏,该结论说明网络战中攻击所带来的破坏会受到网络空间自身属性的限制,而其他的施压形式则不存在这一类问题。由于网络攻击需要利用对方的安全漏洞,因此攻击越快越猛烈,对方留下的好的安全漏洞就越少,后续攻击的破坏力衰减得也越快。对于核心子系统来说,即使是遭受到了*强烈的网络攻击,其累积破坏效果可能也会有一个上限。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外围系统(用户机器)的攻击更易于重复,这是因为基于人类的安全漏洞(比如允许僵尸程序接管电脑,钓鱼攻击获取系统口令)会一直存在,对其进行利用的能力也不会消失。不过反过来讲,对于基于人类的安全漏洞,即使是全方位的攻击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尽管过去15年中网络攻击的数量与复杂程度持续上升,但是依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攻击延缓了互联网的扩大,更难说它们阻止了互联网的扩大。对于施压战略来说,网络战还有另外一个缺陷,那就是施压的目标(即目标方政府)与网络战中*适宜的攻击目标(即基础设施所用者与银行,它们绝大多数是由私人拥有并经营)并不相同。在遭到网络攻击时,政府可以很好地将公众怒火转移到基础设施所有者身上,使公众认为后者糟糕的防御水平才是网络战带来诸多不便的原因所在。这使得政府可以坚持之前的(外交)政策,并免遭公众不满。虽然基础设施所有者可以对政府的指责进行反驳,但是他们的反驳往往趋向于技术层面,并且缺少说服力。而对意欲向对方公众施压的网络攻击人员来说,敌国政府计算机系统的诱惑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政府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都可以停机数周而不会给普通民众带来太多不便。此处的主要例外情况是美联储结算系统(这是因为会对金融市场带来后续影响)、社会保障局、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于军事原因而被严密防护)以及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空中管制系统(其糟糕的结构决定了它易于被攻击,但其本质状况决定了它难以被击破)。战略网络战能否影响发生在第三方国内的代理战争(比如两个强国在别国内战中各自支持一方)或海洋冲突(比如说可以是美国与伊朗发生在波斯湾的冲突)的结果呢?对于两个强国来说,尽管发生在第三方国内的武装战斗会来带人员伤亡,但与之相比,直接对对方本土所发起的网络攻击更易于影响两国关系。因为虽然只是在网络空间内的攻击,但是对本土发起的攻击会使提升境外军事冲突胜利的重要性,因为此时该冲突已被视为具备战略意义。
如果一个国家保持纯粹的防守立场,那么必将招致巨大的风险。
如果一个国家保持纯粹的防守立场,那么必将招致巨大的风险。 鉴于网络空间对经济以及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对这种信息媒介的保护已经变得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国家利益。有些网络攻击者的目的是金钱,有些是为了窃取信息,还有一些是为了扰乱攻击目标的行动。未来的战争极有可能部分地甚至是完全在网络空间内展开。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网络战争与其他媒介形式的战争类似,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网络空间有其自身的规则。举例来说,在网络空间内可以轻易地隐藏身份,但预测甚至评估战斗损失则很困难,并且大多数攻击方法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迅速失效。网络战争实际上就是对模糊事物的操纵。 作者深入地研究了以上主题,并探讨了网络报复的优势与劣势,网络威慑与警戒的价值,以及其他可以帮助国家在面对网络攻击时保护自己的手段。
马丁·C·利比基,1978年获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早年于美国国防大学任教,现就职于美国兰德(RAND)公司资深管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及国家安全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 本书特色 李乡状编著《马恩河战役(**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讲述了**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整个欧洲,给各国军民带来了...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 本书特色 李美玲所著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选取“意识形态观”这个世界各类政党现代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展开研...
温情政治的乌托邦(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机理研究) 本书特色 民本思想有“作为价值的民本思想”和“作为工具的民本思想”两种形态,其中后者是主流。民本思想的理论前提是...
走过带伤的岁月-星星读史 本书特色 毕星星的文字老道、凝练、幽默、传神,可谓熔美文与批评于一炉,合叙事与思辨于一身。他的写作领域上触民国,下抵当今,参照半个多世...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 本书特色 胡熠著的《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海西求是文库》在比较分析美、法、澳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
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目录 编者引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
任弼时选集 本书特色 任弼时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他为新中国的胜利和诞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
特殊战秘密档案-心理战 内容简介 心理战就是对人们进行“精神性”攻击,旨在瓦解敌人土气,摧毁敌人斗志。它不同于陆战、海战、空战的以消灭敌人肉体为目的,而且要在精...
死亡真相 本书特色 美国政府怎样将公众人物的谋杀案件伪造为自杀身亡?《死亡真相》搜罗了美国历史上历次颇有争议的名人死亡案件,指出了这些事件中的疑点,并揭示出残酷...
在过去的20世纪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及世界各地局部战争的不断发展,各国军队的军装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本
《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内容简介:生物的复杂和美妙使得许多人去思考:生物从哪里来?生物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生命过程是如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目录 胡晓义社会保障一、绪论——社会保障一般二、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四、加快完善我国社会...
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 本书特色 《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是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3 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领导干部更好地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人文视野,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继20...
毛泽东箴言 本书特色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版)》内容简介:本书共分10章,主要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线性表,第3章栈和队列,第4章串,第5章数
《心理学与情商》内容简介: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情商的高低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幸福。本书从情商是什么、认识自己、管理情绪、激
海上力量 全球海军和新型战舰2 本书特色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未来,海洋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纵观近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几乎任何一个大国都是经由经略海洋...
《大城市中心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内容简介:本书系统总结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西城区围绕推进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
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 内容简介 这本书本身有它漫长且复杂的历史。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视野上观照,针对欧洲与中国两方诠释中国的过程加以处理的原创构...